#新生
###(一)
2015 年 11 月份刚开始写的时候,书名暂定为《七年就是一辈子》。最终在整理文稿的时候(2016 年春节),我决定把“七年就是一辈子”当作副标题,书名改为《新生 —— 七年就是一辈子》。
为此,我专门注册了一个域名:
“新生”,在这里是双关语:
- “新的学生”:我的一生只有一个职业 —— 学生,这个社群里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人……
- “新一辈子”:我们相信七年就是一辈子,一生可以有很多辈子 —— 可以做很多事情,过很多不一样的生活……
对,《新生》不仅仅是一本“书”,它实际上也是一个社群。
###(二)
漫画师 David Saracino 有一幅连环画,叫《11 辈子》(11 lifetimes),2012 年推出的时候,我一看到就很喜欢,后来我也在微信公共账号上发过这幅连环画的中译版。
很多年来,我自己就是这么认为的:
掌握任何一项新的重要技能,都相当于重生。
重生的意思是说,新的一辈子开始了,上一辈子结束了。学习的结果是不可逆的,尤其对生活的影响更是不可逆的 —— 学了却没有改变生活,那其实就是根本没学会。
七年就是一辈子 —— 而我多年的经历也确实如此。21 岁之前,我学会了如何学习,28 岁之前,我学会了如何销售,35 岁之前我学会了如何传递知识,42 岁之前我学会了如何创业如何投资,2015 年我 43 岁,正走在一条之前自己从未想象过要走的路上……
我早已经活了很多辈子。回头看这些年我做了很多事情,销售,批发商,教师,作者,创业者,投资人,社群组织者……他们说这是“跨界”,我说这是“重生”……
许多年前,我开通博客,前后改了几次名字,也相当于是印证,它们分别是:
- 业余(Non-Professional)
- 重生(Reborn)
- 再生(Reborn Again)
- 反复重生(Reborn Again and Again)
我有个朋友,刘进,原来做域名发了财,即便现在手中也有很多域名。有一次一块儿花酒,他说,在几年前,他决心再也不做域名生意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那样赚钱太容易,再接着做下去,人会变傻的。这句话说的很淡,可实际上,这是敢于死掉的勇气 —— 为了重生。那顿酒后,我更加佩服这位朋友,因为我真懂。
###(三)
重生的手段倒也简单:学习。
学习新技能、走入新领域,循环往复。
最终,《新生 —— 七年就是一辈子》,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的书 —— 等我有一天终于动手写了,我才反应过来其实我琢磨这件事儿已经很久很久了。
单独一个点,可能什么都不是,因为它无限小 —— 等于虚无。
把两个点连起来就是一条线;三个点连起来可以形成一个面;四个点连起来之后,可能还只是一个面,但也可能最多有四个面,成为一个立体……
所谓的“灵感”,只不过就是一个点 —— 仅仅灵感本身它其实什么都不是。
我的公共帐号名称叫《学习学习再学习》。我曾经解释过:
我所说的“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是由三个动词构成的句子;在这个句子中,第一个学习是动词,第二个学习是名词,第三个学习是动词。所以我的意思是说:要先学会学习这件事儿然后再去接着学习,这样才真的有意思。真的不是“学啊学啊学”的意思,更不是所谓的“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把时间当作朋友》,其实是一本讲“如何正常、正确思考”的书籍,而不是一本“时间管理书籍” —— 因为时间其实不可管理,所以还是最好管管自己罢。而所谓的成功,其实只不过是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耐心等待正确的结果出现。所以必须学会正常、正确思考,否则想错了的话,就做错了事情,做错事情的时候,效率越高越可怕,不是吗?选择了正确的事情之后,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呢?是“一切都靠积累”。
《把时间当作朋友》写完之后,我很久没有再写书的欲望。因为我总觉得真正重要的道理其实就那么一点点而已。如果最重要的是“道”,那么剩下的只不过是无足轻重的“术”而已,而且还要因人而异。更何况当时的我自己还在寻求彻底财务自由的最终突破……
不过,现在回头看,其实在 2010 年前后,已经有另外一颗种子埋下了。在 2010 年 5 月 20 日的时候,我在自己的博客上发了一篇《未知的必然、必要和必需》1,当时为这篇文章打上的标签名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开了个头之后,写了一两篇之后,就放在那里了。为什么?说来简单,就是因为“只有一个点,其实等于什么都没有……”
长期以来,我就是无所不学的,只要有机会、有时间、有精力 —— **我身边的人都知道。**虽然我自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践行者,但真的要拿出一个能足够清楚地传播的系统,好像并不是说说、想想、写写那么简单。
偶尔有时间了,或者偶尔那股劲儿上来了,我就会尝试着组织一次,基本上最终都已失败或者不满意告终。嗯,单独的灵感常常还不如个屁。
2012 年 9 月份,我一口气写了几天,可最终没写出多少,又放下了,因为还是不满意。
2014 年 12 月份,我又尝试着启动过一回,可最终又放下了,因为还是不满意。
2015 年年初的时候,百度的张辉同学还请我去做了一次分享,主题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讲座结束之后,现场听众还建了个微信群,群名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九十多个人的群,热闹了一小段时间,然后就没动静了。
2015 年 8 月,我决定开通微信公共帐号,不假思索地就把公共帐号名称定为“学习学习再学习” —— 其实当时并没有准备重启这个尝试过很多次却从未满意、从未完成的写作项目。只不过,当时我觉得那是我的信条,当作公共帐号的名称挺好的。而开通微信公共账号的起初目的,真的不是为了写《新生 —— 七年就是一辈子》,而是基于一个很简单的想法:想要了解微信公共平台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系统,觉得如果不是亲自跳进去的话,知道的毕竟有所偏颇。
从那时候开始,我天天在写,写了很多,不包括作废的、懒得发的、不能发的,到了 2015 年年底,早已经超过 10 万字…… 我在写一本书,名字叫《新生 —— 七年就是一辈子》。可最终,我发现本质上来看,我是在写一本关于“自学”的书,名字不一样了而已,本质上我不就是快把《学习学习再学习》写完了嘛?!
《把时间当作朋友》也是在写作过程中更名的,原来的系列叫“管理我的时间” ——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固执地认为:
只有创作过程中生成的灵感才是有价值的。
…… 因为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点,它是可以与很多其它的点连接起来的一个点,是一个一不小心就能与其他的点构成一条线、一个面、甚至多个面的点。
现在回头看,如果说,《新生 —— 七年就是一辈子》其实是从某个点开始的,那么,那个点就应该是 2010 年 5 月份的时候不经意种下的一颗种子,其后的很长时间里,很多次我都尝试着去浇浇水,却从未见到它真的发芽。结果,等有一天它已经开花结果的时候,我却差一点以为那是另外一颗种子长出来的东西…… 毕竟等了一辈子,差点儿没认出来。
现在再回头看,很多点都早已经在那里了,只不过是它们终于在这一瞬间连起来了。关于这样的现象,史蒂夫·乔布斯的总结是这样的: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你无法连接未来的点,你只能连接过去的点。所以你只能也最好相信那些点终究会连起来。
算起来,《把时间当作朋友》出版也整整七年了,于我来说就是已经过去了一辈子。这七年来,这本书改变了很多人,虽然我不曾知道他们是谁,也无从了解这其间他们究竟在哪里。但等有一天我决定见见大伙的时候,他们给了我巨大的感动和震撼。
这里是《把时间当作朋友》读者见面会报名的时候,读者留言的汇总:
上一次我是写一本书放在那里,然后大伙自顾自地生活去了…… 这一次我要写一本书,而后我们一大群人相互陪伴过好这一辈子。
有位社群成员微博上私信我,这样写到:
听了老师 1 月 1 日的拿个音频,一开始是超级激动,尽管你没有讲什么鼓动人心的话,后来听着听着给自己听哭了。在公交车上哭得不能自已。一直以来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不知道看书有没有用,不知道真诚是不是有点傻。但当听到你说的那些,和我一直在孤独地做的事情吻合,就好象我一个人在黑暗的冰天雪地中,捂着自己的一点火种小心茫然地走着,突然遇到一群举着火炬的人…… @温柔的赵囤主
以前,我总是、也只能是说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现在我要做给一些人看,让我们一起真正感受:
哦,我们一点都不孤独。
**我是一个长期主动持续升级自己的人,我也乐此不彼。**并不觉得这有多辛苦,这有多枯燥 —— 还有什么能比进步更令人开心的呢?
二十八岁的时候,我去新东方教书,一口气教了七年。开始写《把时间当作朋友》的时候我三十五岁,现在我四十二岁刚过…… 又过了七年。这些年里,我结结实实地改变了一些人 —— 这并没有夸张。我真心羡慕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做到。但退而求其次,若是暂时改变不了世界,那还起码可以改变一些人;更进一步还可以带着那些已经被我改变了的人们继续改变更多的人…… 这样也挺好。
###(四)
这一次,与我上一次写书不太一样的地方有两处。
第一处在于:
我将大量使用我自己的真实经历。
一般来说,我们倾向于认为“个人经历不具备代表性”,所以通常在说理的文章里避免使用个人经历。然而,我却要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
因为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不寻常的道理”,无论是道理本身,还是习得之后对生活的影响,都是不寻常的。于是,我面临另外一个困境:
很多道理上清楚正确的事情,却很少有人真的去做。
又因为很少有人去做,所以通常一旦有人做出,会被认为很奇怪,甚至不正常 —— 而“不正常”的标签又使得更多人因此产生畏惧而不去做,进而那行为就会变得更“不正常”……
在这本“书”里我所提到的有关我的经历,都是真实的,都是有身边的朋友可以证明的,并非为了讲道理而杜撰的故事(比如《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关于“猴子与传统”的故事)。涉及到我的朋友的时候,我会询问他们是否同意我实名讲述,如果不同意,我才会把他们的名字用“一位朋友”来替代。
第二处在于:
这是一本持续递归迭代的书 —— 有的时候,先看到的文章里存在一些概念需要读过后面的文章才能深入理解。主要原因在于这本“书”比较特殊:
- 它没有写完的时候…… 只要有必要就会不断补充;
- 未来除了我之外,还会有很多作者加入……
- 每隔一段时间,它的结构可能就需要调整。
因此,它没办法做到与传统的书籍一样 —— 那些线性结构的理论,当然相对容易章节清晰。所以,请读者慢慢适应罢,我暂时还没想出其它更好的办法。
###(五)
2015 年,有一部并没有火的电影,尔冬升的《路人甲》。其中有一段惊艳的舞蹈,是个业余演员,但跳得很美。
http://v.qq.com/page/s/0/n/s0173fmre1n.html
尔冬升的这部片子多少会让我想起十年前的一部电影,顾长卫的《孔雀》。但,尔冬升的这一部却给我更多的感动。《孔雀》里,充满了导演对一个注定不得志的人展现出来的怜悯和同情 —— 这其实是一种矫情,人家用不着你这东西。
尔冬升的角度不一样,他不做这个评判,他只是尽量平静地记录那些辛酸,记录那些无奈,没有同情和怜悯,有的却是一丝看似不经意的鼓励。尔冬升找来“一个非常出名的舞蹈老师”,十个月时间,是这样训练一位业余演员的:
http://v.qq.com/boke/page/p/0/y/p0176t1icry.html
这不是看起来的那样不经意,甚至可以说是处心积虑罢。尔冬升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真真切切地改变了这个女孩。你可以理解为这只不过是电影拍摄的需求,可我却宁愿只看到朴实的情怀。
我很感动,甚至激动。
其实我也是路人甲 —— 谁不是呢?
我出生在农村,幸好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所以还不算笨。走入社会的时候,没有名校文凭,最初甚至没有真正的一技之长,所以只好从销售做起 —— 不知道卖过多少东西…… 卖过盗版光盘,做过硬件批发(在电子市场混过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个非常 low 的生意),当年应聘新东方的时候,被人负责招聘家伙看过手相,问过血型(出门之后真的差点找棵树撞死)……
我很清楚如果自己运气不足够好的话 —— 努力和坚持真的并不算资本,因为那本来就是应该的 —— 在任何一个环节上都可能被甩到另外一个轨道上。又也许是因为我又太多类似的刻骨铭心之经历,才会在这部电影的时候那么容易泪眼模糊。
我做过七年的老师,那些年的经历告诉我,绝大多数人,差的其实只是一个机会和一点点的训练 —— 如若他真的有一颗不甘的心。恰当的机会、恰当的训练,就是可能让一个人脱胎换骨的 —— 就是我们反复提及的“重生”。所以,尔冬升真的令我敬佩,为之感动。
2015 年还有一个词火了 —— 万众创业。基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喜欢这个词,我也懒得知道为什么。在我眼里,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这样:
路人甲得自寻出路。
可路人甲不是从来都是这样的吗?!
很多人是“鸡汤憎恨者”。他们不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更不相信“想要成功,你必须相信自己真的会成功”,甚至,他们讨厌成功这个词,一提起来就觉得恶心……我觉得这是病,原本得治;不过爱治不治 —— 恰好这种人通常也认为别人管不着他们(虽然他们其实自己倒是挺喜欢管别人)。
我懒得与这样的人争辩,所以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标提是:《笑来就是个鸡汤写手啊!》—— 活到四十多岁,恍然之间发现我自己的经历就是一大锅鸡汤,甚至连名字都有浓浓的鸡汤味道……
确实有些鸡汤有毒 —— 这不是鸡汤的问题,这是有坏人下毒。鸡汤本身挺好,挺有营养,虽然不喝无所谓,喝喝又怎样?再换个说法,在我眼里,所谓的鸡汤,其实正确的概念名称应该是:
进步方法论。
谁不想进步呢?什么进步不需要方法论呢?没有救世主,就只能自谋出路。哪怕不是路人甲,其实也一样要不断进步,不是吗?
Footnotes
-
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大陆地区可能无法打开这个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