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音乐现场的生命力。Livehouse演出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大部分乐队是真得喜欢玩音乐(很有生命力),是以“少亏钱就是赚”的态度来在巡演。很多来深圳开livehouse巡演的乐队的网易云粉丝数很少,基本都是在200
3W区间。没有打错,就是200个粉丝,并且百位数粉丝的乐队其实很多。我有时在livehouse,看台下的观众都不一样有50个人,我还挺“心疼”乐手的,希望ta们能火起来,至少不用亏本演出。而看他们尽情表演,也能感受到ta们的生命力。 而去看Livehouse的人,很多自己就是音乐人、乐手、或者自己玩音乐+乐器为乐的(比如我),大家听音乐的心情都比较纯粹,不像一些Live或演出会是一群人来追星、大喊大叫的。我作为爵佬,在某次开盲盒误入重金属乐队的Live,一样能跟着其他几位大佬学排甩,真正喜欢听音乐的人不会限制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因此整体氛围还算挺好。(当然在livehouse也有不好的点,最明显的就是:通常情况下,8099%的人在live都是在罚站)。不过,即便这种现场,一样有一些没素质的人,比如相对常见的:开场前,大声+持续聊天,尤其是一些搞音乐的人线下面基,然后大声装逼+社交,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刚开始玩的效果器/音源,巨烦人。 - 提升自己的生命力。
- 特别的:我个人很难接受要在现场坐着听音乐的现场,尤其是大家都坐着,这种现场免费让我去,我大概率都懒得去。而只有livehouse是大部分人都是站着的。
个人认为,对于听众而言,Jazz的最大魅力就是教会观众如何更好地感受音乐表演本身带来的生命力,如作为表象的:身体蹦跶,如Swing舞蹈;嘴巴Scat Singing。但不仅舞台上的表演者可以这么做,自己作为观众,只要不打扰到别人,也能这么做。并且,这种方式是可以迁移用来欣赏其他风格的音乐(可能除了古典)。
表象方式:
- 蹦跶:
- 抓音乐的节奏+旋律来摇摆+蹦跶,更容易让自己专注听音乐,且能进入心流状态。因此我特别佩服那些在Livehouse现场,坐着听表演的人,牛逼,这也能坐得住,我都要起飞了。
- 如果音乐没有节奏(如后摇、氛围音乐),则晃 + Scat Singing。 P.S. 我个人唯一一次走神,即在Livehouse中思考“我是谁,为什么我在这”是听一次Country blues,一是对country blues兴趣不大,二是表演+选曲都太平了,感觉都是一首歌,听觉疲劳(当然,还因为周围的人在玩手机)。
- Scat Singing:不要说Jazz演出了,即便是重金属、后摇,一样能Scat Singing,抓前景旋律/鼓点即可。Scat singing可以让自己更加投入,尤其是蹦累的时候,可以少蹦跶,然后Scat Singing,在休息的同时,还能专注+沉浸。
注意:上述方式只是对音乐表演感受的一些表象方式,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因为个人的生命力,以及对音乐的喜欢。只要能感受到音乐表演中的生命力,自己自然而然就会发现各种玩法。
这里的“蹦迪”只是一个宽泛代词,并不是真得蹦迪,实际上指的是“任何舞动身体的行为”。
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什么时候应该鼓掌”,毕竟适时的鼓掌能让氛围更好,总比观众都跟死人一样,全程不给任何反应好吧。你看那种livehouse录像,很多乐队在演奏高潮的时候,观众呆若木鸡,如果自己是乐手,那会是啥感受。我上次去“核”的现场,乐手表演得巨嗨,台下一群人呆若木鸡,当然,也可能是被吓呆了。 而不适时的鼓掌,很可能让周围的人觉得“兄弟,你在做啥?”、甚至“什么SB?”的想法,我见过乐手在现场录音+混音,结果有几个愣头青在瞎喝彩,还好没录音进去。
“蹦迪”也是如此。我个人觉得“蹦迪”是:在现场真得想蹦的时候,再蹦”就不会错,而不是因为“我要装逼,秀一下我上节课新学的舞技”、“我要起哄/混到前排,chuan死旁别的倒霉蛋”这类跟现场音乐无关的想法而蹦。
我能想起来的、个人在livehouse至少有以下“蹦”法:
基本功:
- 晃动。适合听抒情曲/自由爵士/实验爵士/比较羞涩的人。 算是在livehouse的“必备技能”了。至于怎么晃,则是跟着感觉左右晃、画圈晃。
- 真得蹦,低调就蹦身子,高调+够嗨就带着手一起蹦。 因为大部分音乐风格都有律动,因此livehouse都能这么蹦。 特别的,因为很多音乐风格的律动都很强,所以可以换着节奏蹦,不一定要跟乐曲节奏完全一样。
- Pogo:个人把这种蹦法理解成一般蹦法的“热情版”,除了摇滚乐外,一般只能在律动性很强的R&B现场 + 高潮时候见到,并且这种蹦法很累,得跳着蹦,因此这种蹦法其实相对也很少见。 P.S. 不要在非摇滚现场,瞎做金属礼。
金属拓展技能:
- 甩头、排甩(Headbanging。适合有长发的人)。 这种蹦法仅限于摇滚乐队,尤其是重金属乐队。 这种蹦法,我勉强能参与,但毕竟排甩的蹦法跟我性子不是很搭 + 老了(可以自己试试持续把头往30~60度甩累不累),就简单甩甩。
- mosh(简单来说就是打拳击) 这种蹦法仅限于摇滚乐队,尤其是重金属乐队。 我:我在家听金属自嗨可能会这么蹦。但要是在livehouse,I人表示打扰了,遇到这种场景,直接”退出群聊“;建议报个自由搏击课程。
- 还有一种蹦法类似于拳皇八神的暴走状态(P.S. 当下的状态很重要),是一种结合了移动式甩头 + mosh等等元素的
狂战士式
的蹦法,这种蹦法的境界过高,只是见过,好像没有一种具体的叫法。 这种蹦法感觉好像只适合重金属乐队的live。 我:I人瑟瑟发抖,怕被打死。
进阶技能:
- 跳街舞、跳韩舞。这种仅限于:人少的场 + 人在最后一排,有空地跳 + 自己真会跳街舞 + 胆子肥。 感觉跳街舞适合律动性很好的R&B场,以及部分国外的club。
特殊”玩法“:
- 打call应援棒。这种玩法应该只有二次元+偶像乐队。不是一个圈子的,不多评价。
- 各种玩。这里指的“玩”主要是国内音乐节,尤其是国摇音乐节,一群人cosplay+开火车+跳水+玩冷焰+玩摔跤等等。
不过,要明白一个很点:来各种类型的音乐节的人,主要分类两大类人,一类主要是奔着
音乐
来的,单纯来听音乐。另一类则不一定,或压根就不是,很可能是奔着节
来的,包括但不限于:来社交、来打卡、来拍照、来追星、来玩,只要知道中国这种音乐环境,就能猜到哪类人更多了。 而没挂”音乐节“的livehouse(如爵士、布鲁斯、重金属)则对应的观众也会单纯很多(我知道的原因是我去了几十场livehouse)。
特别的: (注意:以下所有的”蹦法“都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我刻意要这么崩“)
- 关于实验/自由爵士/摇滚怎么”蹦“:正如是实验/自由音乐,因此蹦法上我觉得真得就随意”蹦“,个人喜欢晃(把自己晃晕,找听迷幻噪音摇滚的感觉),有些人喜欢听着重鼓点快速甩头(注意:自由爵士里的鼓点是没有律动的,节奏也是极其随意的)
- 关于传统爵士怎么“蹦“:我最羡慕的就是能在听传统爵士(比如big band)的时候,能够跳
- 关于类重金属怎么”蹦“:除了上述所说的常规内容,在乐队玩节奏的时候,个人喜欢前后摇摆(幅度得根据鼓点有多重),然后在内心里喊”艹艹艹艹艹“,然后疯狂打拳。当然,这里仅限于我一个人在家蹦的时候,毕竟我是羞涩I人,反正我在livehouse不敢这么奔放。
P.S. 注意热身。特别是在重金属现场。
关于心态: 放心,除非把别人蹦飞,不然没人会diao你的(除非:1. 帅得跟金城武一样;2. 身高180+)。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其他人都是自己的NPC,出了livehouse这门,这些人的人生剧本在我们这就杀青了,我们这一辈子都不会跟他们再产生任何交集,因此放心在livehouse自嗨;而且,这些人又不给你发工资,你看ta们脸色做啥?只要不打扰别人,自嗨就行。
P.S.
- City Pop和传统爵士很多都是为了舞厅、迪厅真蹦迪场所而生的。如果有天“想蹦迪”的心情 > “想听音乐”的心情,则可以考虑去那种在livehouse举办的、有某个音乐主题的、由DJ播放的蹦迪活动(可以理解成以前的“迪厅”)。这种票价比较便宜,一般50块左右。纯蹦。 不要去夜店,一是夜店的音乐风格本身就很受限(全球都一样),尤其中国大部分夜店的音乐太low了,倒贴钱给我都不去,二是中国夜店很多人不是来蹦的。
- 我第一次去livehouse的时候,第一次靠着护栏蹦,结果第3天开始,走路的时候,腿就瘸了(小腿不能发力,否则巨疼),而且腿还瘸了好几天。如今站立连奔3天都没啥感觉,所以:去livehouse = 健身。
P.S.
-
我个人是“特殊案例”,只要不是摇滚乐,我基本在哪一场live都是蹦得最嗨的人,没有之一。因此下面说的各种情况,不包括我在内。
-
下述暂时不讨论摇滚乐队的live情况。
-
在livehouse,能不能遇到好的“蹦迪”队友基本靠运气。
-
氛围buff加成:周围的人蹦不蹦,通常跟以下元素成正相关:1. 乐曲的律动强不强;2. 是不是R&B,既有律动,又有人声;3. 乐手在台上是不是E人;4. 乐手是不是潮男/靓女;5. 乐手是不是相对更年轻。
-
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上述buff都没有。因此:
- 相对小部分情况下,在视野内(以站第3、4排的视角),大家都很羞涩,都在罚站,无人在晃。如果真得是一个蹦的人都没有(当然除了我),通常是因为这个音乐风格本身是小众中的小众,乐队也是小众中的小众,并且音乐风格本身律动就比较弱。自己蹦得爽就完事了。
- 相对大部分情况下,在视野内,可能会有几位女性抽出手在蹦(反正我在前排就没怎么见男生蹦过)。这种时候就可以感恩了,不错了,至少有人在蹦。氛围感还好。
-
除了运气以外,还看自己的状态: 我个人体验是:只要自己蹦得够嗨(放心,尽情蹦,只要不打扰别人,没人在乎你)(P.S. 冷知识:只要你蹦得够嗨,你会发现你周围的人会默默地离你远一点,所以可以留出非常小的“蹦迪”空间,哈哈哈哈哈哈哈) + 音乐律动够好 + 有人也想蹦,就会有人突然出现在你的“蹦迪”空间,然后跟着一起蹦(当然,这个概率是很小的,但也不是不可能)。
-
另外,女性群体的蹦不蹦的差异相对男性群体大,有些女性是“音乐纯享”模式,不管周围氛围再嗨,也是一动不动的。而相比男性,相对多的女性蹦得更随性(会抽出手来蹦),男生相对更保守,要么是不动,即便是动了,也是晃一晃,并且在我印象中,除了我以外,我至今就没见过有男生抽手“蹦迪”的。
-
通常在第一排的人都是在“罚站”(除了摇滚乐,在摇滚乐现场,有一个很适合第一排的“蹦法”:排甩)。我估计是因为第一排看不到后面观众的情况,因此即便后排观众蹦得很嗨,但因为自己看不到后排情况 + 羞涩,所以就不敢怎么动,“自己蹦得很嗨,但万一后面很安静,咋整?”的心态。
- 找个livehouse开始的时候想站的位置,然后坐下来闭目养神+睡觉(P.S. 坐下的人起来就很少,坐下还能睡觉的,我就见过我自己)。这种特别适合:待场音乐没法或者不好蹦,然后旁边又一堆装逼佬在丢书袋的场景。
- 如果待场的音乐听着很有“想蹦”的感觉,可以直接坐着(是的,坐着也能蹦)或站着在蹦,不要diao别人。
TODO
通常开盲盒的方式(也是我之前开盲盒的方式):看演出介绍而得知乐队的音乐风格,然后因为是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所以就不提前听歌,而直接去现场。
- 但不推荐这么开盲盒!!!因为举办方介绍的风格可能跟实际风格不一样!!!你本来是想听A音乐风格的,心想“爽了,终于又能现场听XXX风格的音乐了”,到了现场发现是B音乐风格,心情或多或少会点“WTF”。 因此不能完全开盲盒,至少可以提前抽乐队的1首曲子,听个5~10秒,发现对味了,就直接去现场,发现不对劲,再抽样听几秒。
- 注意:在家里听音频,和去现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在家里听,觉得一般般,可能到了现场,就数你蹦得最嗨(就是说我了)。所以要多点宽容心,放松放松。
特别提一个很影响体验的一点:就单说中国的情况,在livehouse一直举着手机录像的人数,和不听音乐的人的数量成显著正相关。这里指的“不听音乐”的群体,主要是那群来现场“追星的” + “拍照的”。 P.S. 我去了几十场livehouses,从来不拍照+录像+买任何实体(入场的时候,工作人员顺手送的小册子之类的,我还是会拿的)。
- 如果是纯乐器演奏的音乐风格,群的活跃度就会非常低,或者压根没群。反之,如果是R&B + 某音乐风格的,那人气就会高很多。 现场的活跃度也是类似的。在低活跃度现场开蹦的,一般是这类音乐/这个乐队的忠实听众。P.S. 个人浅显观察,这类现场的其他音乐人/玩乐队的人反而不咋蹦(我通过ta们的聊天内容+造型判断的)。 相反的,拥有现场最能蹦的乐队,通常是国内的+摇滚乐队(尤其是网红乐队)。相对次活跃度的,通常就是二次元或偶像乐队(P.S. 这些乐队的live我也不去,我是通过持续关注+看live演出现场视频知道的)。
- 在外国乐队中,不管是什么音乐风格,日本乐队的活跃度基本就是最高的。并且现场人均会日语,听那现场的反应,就知道会基础日语的人真得太多了(P.S. 我日语就N1),以至于现场旁边的人让我翻译,我还有点小吃惊。
- 乐队成员的平均年纪如果比较大,比如40~60。那活跃度就会低不少。 这种成员年纪较大的乐队一般是爵士/布鲁斯/老J-pop(即City pop),以及极个别乐队/乐手(如户川纯。P.S. 户川纯的音乐风格算“另类摇滚”吗?)。
- 乐队中只要有女性,那观众相对就会更多,并且是男女观众都会更多。换言之,纯男性的乐队(除非是日本潮男乐队,人帅+会音乐),观众就会更少。
在深圳听传统爵士live的大部分好像都是男性。有点感概的是:在日本的纯爵士live,基本上都是老爷爷(60+,秃头/白发)+真大叔,在深圳的传统爵士live,基本都是年轻人,估计年纪大点的都被裁了,回老家了.........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很多小众乐队(网易云粉丝数几百~几K的日本乐队)都有粉丝群,但大名鼎鼎的mike stern就没有中国的粉丝群,而且live现场人也很少。
因此,甚至可以通过乐队粉丝群的活跃度+聊的啥,反推这是啥音乐风格的乐队。比如自己加了一个粉丝群,然后发现这群里花痴男/女/大学生尤其多,于是就能推测这是主要唱抒情类R&B,可能有帅哥/美女的乐队。
拿深圳的livehouse来说,几乎所有乐队的门票价都在100~300之间。超过300的,一般就是见面会之类的(”见面会“是什么鬼?见个面,拍个照,就300起步?)。爵士乐的live能超过300的,基本都是火出爵士乐圈子的乐队,但撑死也就1K多的门票(P.S. 在全球范围内、在世的、按知名度排名前10的爵士乐队)。
P.S.
- 说一个”暴论“,一般情况下(即只说大部分乐队的情况,而不是行业顶尖乐队,如各种拿过格莱美乐手/乐队的情况):
- 如果乐队的价位是在100左右,甚至100以下,那一般是不太成熟的乐队。这类乐队已发布乐曲的音乐风格可能重复度相对比较高。 我个人还没去过<100价位的livehouse。
- 如果乐队的价位是在200左右,那这种价位的乐队的音乐通常是最爽的。尤其是很多资深乐手因为年纪相对大,流行度就不容易高(关于乐队的流行度见上文的”不同类型乐队的粉丝群与现场观众的活跃度很不一样“,所以反而不会卖高价,但音乐性确实最成熟的。
- 如果乐队的价位是在300+,那这种价位的乐队的音乐性更次的可能性反而更高。这类乐队因为流行度高(流行度高的原因见上文的”不同类型乐队的粉丝群与现场观众的活跃度很不一样“),所以敢卖高价,但这类乐队的观众更多不仅仅是来听音乐的。 同时这个价位也是”妖魔鬼怪“(这些人虽然开livehouse或演唱会,但自身本职可能是演员,压根不是专门玩音乐的,只是来捞钱)价位,因为很多”妖魔鬼怪“也会把价位定到300+,当然,这个300+对它们来说只是底线。
- 听爵士乐的一大好处就是:相比之下,门票真得很便宜。听大众流行乐,100
300可能连门票都买不到、或抢不到吧(P.S. 爵士乐的门票从来不用抢,即便是行业顶尖乐队的门票也不一定用抢),就算买到了,这价位也得是在”山顶“的位置,可能得拿望远镜去。古典乐可能还能买到门票,但绝对只能“挑”在山卡拉的位置,不过古典乐乐队的编制很大,价位高点也能理解(突然更能理解美国上世纪因为经济萧条,请不起Big Band了)。而livehouse,你可以轻松地站在离乐队13米的距离欣赏。
P.S. 感觉演出也有“季节性”,就是某几个月,某风格的音乐风格的乐队会扎堆出现,然后接着几个月就基本没这类音乐风格,而是另N类音乐风格的乐队。
(以下评价非常主观,尤其我个人只会关注我感兴趣的音乐风格+乐队。如果在音乐演出app上刷到不感兴趣的乐队+风格,我的脑子会自动把ta们忽略掉,不会注意到ta们曾经存在过,因此评价会有偏差)
B10:
- 小众(网易云粉丝数几百~几W)乐队居多,偶尔会有日爵大佬来。
- 每年好像都会有开音乐节,比如“明天音乐节”。
- 明天音乐节:
涵盖实验、摇滚、先锋、自由爵士、民族等多种风格,艺术前瞻性和创造力是其重要的音乐选择标准。“明天”指的是一种精神朝向,暗示的是对新事物的渴望以及更多的可能性。
- 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爵佬的精神“狂欢节”。感觉曲风好像实验/先锋/自由爵士偏多。估摸现场大部分观众自己也是玩音乐的。不然真有人听到这“诡异”的曲风,并且自己不玩音乐,同时还能买票来现场“受罪”? P.S. 这种音乐节性价比极高,而且周边可能还会卖一些绝版的爵士书。爵佬没有不去的理由呀。
- 明天音乐节:
- 场地的海报贴着来这演出过的、各种真●音乐圈子的大佬(比如山本刚、铃木勲,即一些能被记录到日本爵士乐教科书里、且会被重点提及的人物),能感觉到举办方也是玩音乐的群体。
- 个人感觉B10就像是深圳这个文化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这livehouse的调性适合真正听音乐+玩音乐的人。
P.S.
- 黑邮票爵士酒吧,就在B10旁边,非常近。这是其他所有livehouse都没有的环境。
- 深圳在我的眼里就是“橱窗城市”,自身没有文化底蕴,只有消费文化+牛马文化。当然,消费文化也有益处,不然我也看不到各种live+jam演出。
OCT-LOFT 10-25:
- 非洲黑人Manou Gallo开场。讲真,这场jazz真得很非洲,很多那种“非洲感觉”的riffs,真得让我想起来了fela那种非洲爵士乐的感觉。可惜:
- 主唱讲了一大堆外语,但我都听不懂(我甚至不知道她讲的是什么语言)。
- 因为我看过fela的纪录片,有时我会联想到fela纪录片里黑人自由奔放跳舞的场景,Gallo最后让我们dance起来,但貌似就我一人在前排pogo(P了几下也没劲了,感觉音乐+现场还没达到pogo的能量。P.S. 除了摇滚乐,好像基本就日本R&B+某音乐风格能达到“嗨到全场都在忍不住地pogo”),这种对比反差,更让人感觉到音乐氛围的不同。
- 中场休息的时候,背景音乐放自由爵士,旁边是嘈杂的聊天声音,这个场景让我想起窦唯有一首曲子(没错,我又忘记乐曲名字了),是主持人在引导观众起哄,然后其实是要故意把观众的人声录进乐曲里。这里的感觉就很像。 P.S. 终于在livehouse现场,听到的待场背景音乐不是胡乱挑选的了。我记得最痛苦的经验就是在待场的时候,那人把一首很催眠的歌曲,循环播放了6、7遍,严重怀疑那人上班摸鱼去WC了。
- 第二场是William Hooker与John King的自由爵士。有一段电吉他失真的演奏让我影响比较深刻,让我想起裸身集会迷幻噪音摇滚的感觉(就是我在聊爵士音乐史,提到的“他乡遇故人”的感觉)。 另外,真得很佩服站第一排的一妹子,在第一排,听自由爵士都能蹦得很嗨,佩服佩服。这里没有丝毫讽刺的意思,单纯是自由爵士真得很难蹦,并且在第一排看不见后面氛围的情况下,能够如此“自嗨”,其实是挺难的(不信可以自己试试),一看就知道是livehouse+音乐节的老司机。个人现场听自由爵士更多把它当作“迷幻噪音摇滚”(P.S. 其实迷幻噪音很沉溺的,甚至能催眠。就像是一些人在完全无声的环境,反而不好入睡,就想开个风扇,听着那“嗡嗡嗡”的声音入睡)的感觉去听,基本上是蹦不起来的,暂时没有找到更好的、可能更贴切的感觉,因此更加佩服前排那姐能solo蹦得那么嗨了。
10-26:
- 第一场偏实验爵士(Maria Bertel vs. 老丹 Lao Dan):太爽了,演奏了好几种实验风格(但我也不知道是具体哪类,一定要好好研究下),而且基本都是我没听过的类型。血赚。
P.S.
- 老丹太猛了,感觉后面Maria Bertel的存在感低了不少。尤其是中间用效果器玩的噪音直接让我起飞,我从来没有设想过有一天能在“爵士”主题livehouses中,听到我最喜欢(之一)的噪音爵士/摇滚。 而且在演出现场还有一件很“诡异”的事情:在老丹表演最噪音摇滚的时候,有一小学生窜到了我旁边。尼玛,谁带小学生来听自由爵士?我都担心这噪音把小学生吓死。
- 我说我咋在现场蹦出了金属乐的感觉,原来这哥们也玩噪音摇滚。
- 第二场偏自由爵士(林栄一四重奏):学到的新知识:原来自由爵士也能演奏出温暖的曲子,之前一直以为自由爵士就基本是在不和谐、“混乱”、诡异的风格里转。 P.S. 鼓手真帅,有点像某个日本明星(没错,他的名字我忘了)。
10-27:
- 很纯的自由爵士,但没啥特色和亮点,都给我听走神了(我听livehouses几十场,至今24年10月唯二的走神)。感觉反而是因为乐手/乐队之间都在互相照顾 + “低调做人”,避免一枝独秀,给别人机会,所以反而不像前两天那几场,特色分明。
- 尤其是这场live,拍照和录像的人太多了,而且ta们都得了一种病,叫做“不拍照就会死”的病(P.S. 更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要买黑胶了)。我都怀疑我走到了“流行音乐”场的live,要知道这场可是自由爵士,我就不信自由爵士的流行度还能超过其他爵士乐风格(如bebop、fusion等等),这要是能超过,就犹如是在说“在中国,爵士乐比R&B有人气”。我去livehouses几十场,我就没见过“天上”能有这么多手机+相机,这会倒是让我想起了“景观社会”的
放眼今天我们周遭的世界,各种事物如果不出现在报纸和电视上,似乎就是不存在的
。 还有一群老哥在疯狂“欢呼”,我要不是平时真听自由爵士,我听这种程度的欢呼声,我会以为这场表演得有多么出彩。我在偏流行音乐的livehouses场,都没听过这么能“欢呼”的人。 P.S. 我突然悟了为什么,这场异常“热闹”了。因为平时去的场,大部分都是深圳本地打工的社畜(比如我),而这场有很多来自各地的搞艺术的+年轻人(因为ta们的气质跟平日在livehouse看到的人的形象非常不一样)
非常主观的个人总结:
- 25号:他乡遇故人,还行;
- 26号:出乎意料,有惊喜;
- 27号:乏善可陈,听困了。
- 毫无疑问,我心目中的MVP:老丹。
P.S.
- 我原本按照惯例站第3、4排,结果又“惯例”不知不觉地到了第二排。经过观察,发现是前几排通常会站着哪些爱拍照/录像的人,而这类人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奔着音乐来得,可能ta们就是想拍照、买周边(尤其是黑胶,然后转手赚钱),等这些人拍够了,就有可能撤了,所以前排会腾出一些位置。 仅个人体会而言,我还真不太喜欢站1/2排,一方面,在1/2排,没有人肉盾牌可以给我挡声响带来的冲击力(可以通过双手在胸前交叉,然后就能“摸到”鼓带来的声响冲击力),听得相对容易累,鼓得声响也太大,很容易盖过其他乐器的声音;另一方面,在1/2排,感觉氛围会差一点,虽然也能够“自嗨”,但毕竟来livehouse,除了现场感受乐队的表演,还有一部分是跟观众一起嗨起来(当然,通常观众都比较“文静”)。
- 个人虽然听自由爵士,但连听3天自由爵士,讲真,确实有点小难顶。你让我现场听任意单一音乐风格三天,我都会有点小难顶。如果都能穿插着各种爵士乐风格的乐队就好了。
- 入场+出场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很有文艺气息:男生长发、女生染发,做各种造型等。要知道今天可是周五工作日,大家看着都不咋像是社畜,不像我班味缠身,“老人蹦迪”(P.S. 我以前WFH的时候,也留长发,现在专心工作,搞长发反而得花时间+精力去稍微搭理,感觉很烦人)
- 到场的人好像还挺多,好像竟然几乎/已经满场了,要知道爵士乐在深圳本来就热度非常低(只要多去爵士乐livehouses就能深切感受到了,你经常会感觉到都要开场了,人都没来几小排),而且这爵士音乐节主要是演奏“离群众最遥远的”实验/自由爵士,我这种老爵佬都不习惯长时间听(单纯觉得很多乐队/乐手演奏的自由爵士其实花样并不多,很多时候没有那种“探索”的感觉,而是变成了一种常见的自由爵士的演奏方式),但这种音乐节又确实非常难得,毕竟“实验/自由爵士”自身真得很难有市场,即便不缺钱,也很少有机会现场听实验/自由爵士。
- 咋那么多情侣、朋友团一起去听爵士?真有这么多人能找到能听实验爵士/自由爵士的男/女朋友 + 朋友团?怕不是被朋友“坑”来的吧,朋友以为是传统爵士,结果发现是“鬼在叫”,哈哈哈哈哈。
- 26号没看到25号那“听着自由爵士都很能蹦”的大姐,可惜就我一人在前排晃(自由爵士我可蹦不来,没有想蹦的感觉),也没遇到听金属的大佬(听金属的大佬在这种场肯定蹦的比我还猛。我的蹦迪精神导师:金属大佬疯狂蹦迪的身影),观众氛围略微可惜。
- “可惜”都是实验/自由爵士,要是在待场的时候,能整首其他任意爵士乐风格的音乐,只要还能给我这个“蹦迪伪爵佬”尽情“蹦”一首。这样我就不用憋着一股“蹦”劲,回家之后,自己开音响放bebop,狂蹦。
HOU LIVE:
- 相对有名的乐队居多(P.S. 尽管mike stern的网易云粉丝数才2K+,但他可是行业大佬呀)。 可能也是因为HOU LIVE是唯一一个开在商城(kkong)的livehouse,场租会高些,所以适合这些相对有名+有钱的乐队。
- 场地好像只有近几个月的演出名单,没啥乐队海报?而且我看演出名单,啥啥乐队都有,感觉没特定调性。让人感觉举办方/场地没啥音乐文化氛围。
- 个人感觉举办方没有存在感,就像是不搞音乐的老板,只是把场地租给这些乐队表演(P.S. 主观的个人感受)。适合完全是单纯奔着乐队来的听众。
BO:
- 小众(特别是网易云粉丝数几K~几W的乐队)乐队居多,但总感觉Livehouse的调性偏J-pop(可能是跟老板调性有关,老板本人经常在朋友圈发日本相关动态)。 P.S. 当然也不可能经常有日本乐队,因为压根就没那么多乐队可以过来。
- 特别的,每个来演出的乐队都会有官方粉丝群,因此不会有livehouse“一夜情”的感觉(听完演出,就没有任何后续了,从此是路人的感觉),至少还能加群,关注下各种动态(虽然也没啥好看的,基本就是一些小朋友在吹水)。
- 老板本人也经常发朋友圈运营。
- 因此,算是相对比较有“人情味”的livehouse,适合奔着特别是日本乐队/社交的听众。
NUBOND AIR/SuFun/MAO LIVE:突然发现还有这3个livehouses,估计是因为调性跟我非常不一致,八竿子打不着,所以我竟然都没去过,有机会再去。
对于我这类爵佬,在livehouse最期待就是乐队的即兴时刻。不管是什么音乐风格的乐队,当鼓手突然把鼓点切成爵士乐风格,给其他乐手“铺路”的时候,我的心情都是“WC,熟悉的感觉来了,兄弟赶紧出招”。这种感觉就类似于,在《黄飞鸿》电影里,黄飞鸿跟别人battle的时候,突然《傲气傲笑万重浪》的BGM响起,然后观众的精气神突然就被调动起来的感觉。珍惜这些moments。
这里指的“挂羊头卖狗肉式地蹭热度“是说,比如某知名乐队/乐团(P.S. 通常是外国乐队)卖票演出,主办方也是用ta的名声去卖票的,因此几乎所有观众买票来的观众就是为了看ta们的表演,结果观众到了现场,主办方给搭配了一个本地的“关系户”乐队。而这两个乐队的知名度可能相差几百倍、几千倍、几万倍,一个乐队可能是火遍全球,一个乐队可能本地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乐队存在。而且这个“关系户”乐队表演的时长可能还不短,水平可能还不太行(尤其是相比前者),那部分观众可能就会感觉被骗了 + 精神污染(尤其中国乐队的总体水平本来就比较低。中国的音乐发展水平 vs 日本的音乐发展水平,就如同国足 vs 日足 = 0比7,由于二者差距过大,反倒没什么好比)。
识别方法(适用于livehouse与音乐厅演出):
- 首先判断想看的乐队是不是知名乐队;如果不是知名乐队,不用担心这事,因此没热度可蹭。
- 如果是知名乐队,再判断主办方在宣传的时候,有没有在宣传资料上写某个其他乐队,特别是本地乐队、关系户乐队(有没有关系,就看这个乐队跟主办方/城市的关系)。
- 如果宣传资料没有写,那一般没事,主办方一般不至于那么恶心,在现场强插其他乐队。
- 如果宣传资料有写,并且还敢买票去现场的话,则要做好被恶心的准备(被恶心的原因是:通常两个乐队的水平差距很大,甚至音乐风格都是风马牛不相及。你能指望这本地的“关系户”乐队有能力做融合?)。
P.S. 以本人很少的样本数据(因为来深圳的、我关注的、在圈外也知名的乐队本身就极少),对于知名乐队,这种事情在深圳发生的概率好像也不太低。
(P.S. 我大学练了2~3年的古筝,虽然还是菜得极致)
关于民乐的现场(通常不是livehouse,通常是在音乐厅),我个人觉得最大问题在于:一是没根、二是没创新、三是过于媚俗。不信的话,可以看下自己所在城市最近的民乐演出曲目名单,它们基本都是二次元曲目、影视剧曲目、经典传统曲目(就是路人从小到大可能都听了几十、几百遍遍,如《金蛇狂舞》)。说句实话,我就没见过像民乐+古典乐这样不思进取的音乐现场,就是:几乎只演奏传统曲目,不敢在舞台上创新。这在我看来甚至是不可理喻的,我去音乐现场有一个底线:乐队必须演奏原创曲目。你找个正经学爵士乐的人,要是ta不会即兴作曲+演奏,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专业学爵士乐演奏的。
当然,民乐+古典乐“私底下”还是挺有创新的,但问题就在于,它们的创新很可能只能让业内人士,或是比较资深的音乐爱好者才能淘到。明明都有那么多上台的机会了,还是那么媚俗,MD,混吃等死吃老本,演奏那些重复演奏了无数遍的曲目,加深观众觉得民乐死板、枯燥的印象,而民乐其实可以很有意思,比如:王中山——溟山;邵容——铃兰;还是上面说的老丹,你知道哪种感觉吗?就是那种在音乐现场,听着他一个人演奏的笛声,同时发出的呼啸声,真得听出了在西北大沙漠,那种狂风呼啸时,笛声悠扬的感觉,惊了,太牛逼了,没想到音乐还能这么玩,真TM有自由爵士精神)。
任何音乐风格,新生代乐队的特点就是音乐元素特别简单(除了自由爵士这类比较硬核的音乐风格),不管是词还是曲,但优点特别有朝气+生命力。比如我很喜欢的“天然味道”乐队(噪音)的音乐现场,虽然ta们的演出非常稚嫩、也不是那么专业,欸,很青春但又不做作,就是很real。赶紧来深圳,这票价卖得太低了(50~80。当然,这类新生代乐队卖这价格的门票是非常“正常”的),我都准备多买一张门票,随机送给路人去听。
很多乐队写的词太空洞+幼稚,且矫揉造作,为赋新词强说愁(当然,这点上,通常也比爵士乐“强”,爵士乐的发展史就是娼妓+毒品的发展史,所以很多带词的爵士乐,它的歌词非常俗。如再次推荐的:My Girl's Pussy - Harry Roy and His Bat Club Bo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