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论:中国音乐的音乐发展,真得很“中国”。
- 童子功的学生大部分学古典乐,硬是被教成了“做题家”。只会机械演奏,没有玩音乐的生命力,本末倒置。
- 还有部分学民乐。但学过民乐的都知道,学中国民乐就得从那些“听起来很传统”的曲子练起(古典也是如此。但爵士不太一样,一是因为爵士是现代流行乐的根,其实听感上并没啥“这是我爷爷/曾祖父辈的音乐”的感觉,二是爵士乐本身鼓励随便“玩”,很自由。而玩民乐/古典随便“玩”,大概率要被老师吐槽),并且也没啥出圈的、跟现代流行乐融合的好的新曲目。这就像打游戏,你打到一定阶段之后,发现没啥新的、有意思的游戏内容可玩了,那还玩啥,毕竟很多人能坚持练乐器,就是为了“逐步升级”,然后弹某些自己很感兴趣的乐曲,这样才有盼头。而且民乐影响力太弱,尽管会有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新曲子,但通常只能在小圈子里自己玩,外人压根没机会听到,当然即便听到了,大部分也不会感兴趣。
- 家长急功近利让小孩学古典。要知道在中国这个“到处都能被土嗨音乐强奸”的音乐环境里,直接一步到位学古典,那得跟现实世界多脱节。如果学生长大之后,还能把练古典作为兴趣爱好坚持下去的,那是真牛。
- 大学还在教斯波索宾,跟时代脱节;学阀利益垄断,巧立名目,造各种无意义的比赛,很“中国游戏策划”。
- 而且在受到各种教育+社会的规训与摧残之后,能不成为麻木的空心人就不错了,哪还有生命力来玩爵士乐。生命力都没了,能玩啥?只求少玩中国氪金、助长人性之恶的手游。
- 除了急功近利等原因,中国现在的流行音乐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扎实发展,中间断了Jazz、Rock等音乐的扎实稳步发展、迭代传承。只能拼接前者古典+民乐,后者现代R&B,音乐发展都是断层的,因此音乐作品大部分都很表面,那不如干脆就借着音乐的外皮,参加各种综艺、当偶像等来圈钱得了。
- 大部分中国人最多只能接受有人声的音乐,只能接受喜怒哀乐情绪的音乐。这条就足够把各种音乐风格搞死了。
P.S. 当然,很多现代的欧美音乐中的人声听起来也很难听,千篇一律(自嗨可以,就跟我一样,在KTV唱得再难听,至少不出来吓人;很多流行音乐的编曲挺有意思,但败笔就在vocal,充满着公式和套路,既无特色又矫揉造作。就好像如花拍照:风景挺美,但人长得很丑,丑其实也没啥,但千万别以为自己是西施来搔首弄姿)。
好的人声例子,比如:中島美雪 《孤獨的肖像》、《骑在银龙的背上》(我心目中的
日式Soul
,当然这是我瞎封的。她就像是黑人soul一样,能用灵魂在唱歌);又或者Ray Charles的If I Could。一句话评价这类人声就是:每次听到都肃然起敬,真艺术家。
综上,只要环境不变,个人不觉得中国音乐能有什么发展,并且观察中国大陆在近100年,走出“局域网”之后,在世界上做出了什么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与贡献,其实答案也一目了然。而其中,我认为最有特色的“贡献”,就是贡献了一本很幽默的、很有节目效果的传世之作——《怎样鉴别黄色歌曲》。其中对爵士乐的描写是:
爵士音乐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应用切分节奏。它的切分节奏的应用和一般音乐中的切分法有根本不同的用法。爵士是配合一种激狂的舞蹈的音乐,舞蹈时,拍手、顿足、身体一上一下地颠跃着。它采用会拍子,但并不依照每小节两个重音的节奏规律进行,而是避开正规的重音,而留待舞蹈者动作之后发出。比如一首名为《苏莎进行曲》的爵士乐曲,它的节奏重音不是在舞蹈者脚落地时发出,而是在舞蹈者的腿摆动时发出,它狡猾地规避着人们心理上所希望的重音,而强迫人们接受非心理需要的不正常的重音。按照这种节奏来跳舞,就像是神经质的痉挛。 ... 第三个特点、在爵士音乐的配器和乐器演奏方面。一般的爵士乐队,用一个双簧管、一个短号、一个萨克索风、一个伸缩长号,还有钢琴和打击乐器。演奏时,管乐器使用弱音器,或将乐器口塞住,故意造成一种含浓重鼻音的音色、刺耳的炸裂音。伸缩长号则不断使用滑奏法,发出怪诞的音响。这种种手法,主要是为了制造一种感官刺激的效果,以适应夜总会之类的色情的、低级趣味的娱乐场所的需要。
P.S.
-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里,唯一让我感觉真牛逼的人应该只有黄霑了,他在中国音乐史的地位形象在我心目中就如同他的曲子《傲气傲笑万重浪》给人的感觉形象。如同在《黄飞鸿之狮王争霸》中,能够说出“李大人,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现在,这个金牌在我黄某人手上,并非我赢了,大人为大显我民神威而办的这场狮王争霸,劳民伤财,死伤这么多人,其实,在世人眼里,我们都输了。以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更重要的是广开言路,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望大人三思,这金牌,送给您作纪念吧。” 的形象,可惜中国音乐已经断代了。
至于说经济水平发展不够,这类心态就是遮羞布。还在清朝的时候、黑人当黑奴与被种族隔离的时候,就已经能从零开始把jazz发展起来了。学音乐近代史,就能知道黑人如何用音乐+舞蹈赢得别人对自己发自内心的尊重,并影响全世界音乐发展的走向。
-
在1982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某一本很幽默、很有节目效果的、一些人已经有所耳闻的“神作”——《怎样鉴别黄色歌曲》。其中对爵士乐的描写是:
- Jazz in China: From Dance Hall Music to Individual Freedom of Expression
- Wang, Linfeng (2022) Jazz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P.S. 是这老哥的博士论文
- 《中国爵士乐赏 2020年前》——即兴Improv
- 《中国爵士乐赏 2020年始》——即兴Improv
仅针对这歌单简单评价下,这歌单中的大部分爵士乐更偏向于“形似”,少了美国爵士乐的真自信、自由、随意,也没有日本爵士乐的旋律性,而且太公式/套路化(就像是“做题家”在做题),原创性也比较弱,甚至我听多了这歌单,感觉这里的很多爵士乐还不如中国一般的流行乐有创意。
- 当然,这里的比较其实有点不太公平,因为大部分乐迷(包括我)对美国爵士乐/日本爵士乐最直观的听感,都来自于爵士乐中、教科书级别的、影响爵士乐发展的人物/乐队的演奏,一是因为ta们在爵士乐史上的贡献大,二是因为大神的数量众多,听众是绕不开ta们。因此听到各国一般乐队毫无特色的(甚至机能还不太OK的)演奏,很可能就切歌了。当听多、听惯了这些大浪淘沙下来的经典音乐,再听一般爵士乐乐队的演奏/作曲,自然能感受出差距。
- 当然,即便不提爵士圈的教科书级别人物,跟当代日本的爵士乐相比,还是能感受到明显差距。不用拿上原广美这种知名度的,就比如跟相对年轻的Blu-Swing乐队相比,也能感觉到音乐原创性、“玩爵士乐”机能上、自信上的明显差距(演奏爵士乐如果不自信,听众都能很明显听出紧绷+死板的感觉,比如听我弹“爵士乐”)。P.S. Blu-Swing的专辑封面真好看。
不过讲真,还是挺佩服能在中国坚持做纯爵士的乐队。真得是越用心做爵士乐,可能就亏得越惨。这种环境怎么能专心全职做爵士乐,就算做出来了,卖给谁听?至少这种原创性水平的爵士乐队要开livehouses,我是大概率不去的(P.S. 我一个月去livehouses 1~3次)。不知道跟哲学专业比起来,哪个专业的毕业生更难找工作。如果要想在体制外找个正职来赚快钱,不如转行报个“黑马培训班”,花3个月/半年转行做程序员,纯靠“能力”在北上广深月薪上万,也是比较轻松。
大多数关于“中国爵士乐”的描述都是指中国音乐家演奏的爵士乐,而不是围绕中国特色构建的爵士乐,也不是根据中国不同地区的地方传统改编的爵士乐。
P.S. 连我这种专门研究爵士乐历史+练爵士乐的老哥都没咋听说过中国爵士乐,在线上也没特别听过中国爵士乐(P.S. 深圳线下还是有挺多爵士酒吧的),中国爵士乐真的是相当小众。
- 主要是因为在近代/当代的中国,中国爵士乐本身没啥影响力和存在感。比如说对爵士历史略有研究的人,说到cool jazz,就肯定知道bill evans,然后顺带开始研究美国爵士乐历史。听到jazz fusion就知道t-square,然后顺带开始学日本爵士乐历史。而中国不存在这号人物。
- 二是以我个人非常粗浅的体验,中国没有日本”爵士喫茶店“那种把jazz带到日常生活的亲近感、随意感,感觉中国的爵士酒吧好像还是有点儿“端”,不好接近。
不过讲真,挺佩服能在中国坚持做纯爵士的乐队。真得是越用心做爵士乐,可能就亏得越惨。
TO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