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816 lines (544 loc) · 34.7 KB

2015-08-03-課發會第四第五次會議紀錄.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816 lines (544 loc) · 34.7 KB

8/3 課發會第四、第五次會議紀錄

柯華葳:

各位課發會的委員、代表、同仁早安,我算了一下人數,只差兩票就可以達到開會人數。

與會者均同意。第四次會議開始,確定議程。

柯華葳:

我們可以先介紹新委員。兩位業界的代表:

唐鳳委員開始製作逐字紀錄,並提示在主議程結束後,會提出紀錄相關之臨時動議。

業務報告:

確認第二屆第二、三次記錄及辦理情形。

柯華葳:

有些領綱可能會遲交,所以還有可能再增開課發會。

提案討論:

一、彙整委員所提對於第一群組內領綱草案之意見,供相關領綱研修小組參酌,詳列如附件1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發展會(第二屆)對各領域課程綱要草案(104年6月第1版)意見彙整表」。

辦理情形:

一、已彙整委員對於第一、二、三、四群組領域課程綱要草案(以下簡稱領綱草案)所提相關意見,並請各領域課程綱要研修小組(以下簡稱領綱研修小組)提供回應說明,詳如19-81頁),將併同修改後之第2版領綱草案,於本次會議依序討論之。

柯華葳:

請看附件中,研修小組是否有回應。

洪詠善:

附件二整理的邏輯,以19頁為例。從最左邊是六月的第一版,接下來是課發會整體的書面意見。再來是大會6/29每位的意見彙整,再來是決議版簽核,交由研修小組回應,並且參酌前述各委員意見修改。

柯華葳:

主要訊息都在附件二,方便委員閱讀,如果擔心紀錄不完整的話,後面附件也有逐一列舉,可以比對。

提案討論:

案由三

辦理情形:

一、彙整委員意見提供各領綱研修小組之辦理情形,同案由二之一。

柯華葳:

這邊要請參與第二群組的課發委員,注意上次提出來的,是否都有呼應?

洪詠善:

值得好好說明的原因,是因為呼應這次十二年國教課綱研修的三個精神。

劉欣宜:

剛才提到,各領綱附錄二(153頁)的呈現形式,作為例子跟大家說明。

柯華葳:

九年一貫到現在,因應社會變遷,有很多要新教的。

提案討論:

案由四。

辦理情形:

已彙整委員對於第一、二、三、四群組領域課程綱要草案(以下簡稱領綱草案)所提相關意見,並請各領域課程綱要研修小組(以下簡稱領綱研修小組)提供回應說明,詳如附件2(第19-81頁),將併同修改後之第2版領綱草案,於本次會議依序討論之。

柯華葳:

健康與體育上次沒有送進來。明天會第一次看到,請第三群組委員稍微關心一下。

提案討論:

案由五。

辦理情形:

已彙整委員對於第一、二、三、四群組領域課程綱要草案(以下簡稱領綱草案)所提相關意見,並請各領域課程綱要研修小組(以下簡稱領綱研修小組)提供回應說明,詳如附件2(第19-81頁),將併同修改後之第2版領綱草案,於本次會議依序討論之。

柯華葳:

以上五案,是否都忠實反應意見?如無問題,進入業務報告。

業務報告:

經104年6月29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發展會(以下簡稱課發會)第二屆第2、3次會後,各領綱研修小組已分別調整各領綱草案。

柯華葳:

這是6/29到今天,工作的情形,有人要問洪主任嗎?沒有,都接受,進入正式議程。

提案討論:

國教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有關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語文領域-國語文(含國民中小學、普通型、技術型及綜合型高中)課程綱要(草案),提請討論。

柯華葳:

要先跟委員們說明,文字大致都是一樣的,除了附件頁數之外。

洪詠善:

國語文研修團隊的代表,是副召集人蔡曉楓助理研究員。

蔡曉楓:

我們比較大的爭議點,是文白比例的問題,還有學習內容是否要調整的問題,很抱歉無法做太大的調整。

柯華葳:

蔡研究員剛才要表達的是,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既然這次已經變成必修,所以其他的比例不宜過高,保持45%-55%。國語文課發委員們,這樣可以嗎?

林文虎:

當初文白比例的意見,其實來自於兩個地方。文言文的撰寫,確實大部份比白話文高明、精鍊,當然網路文學更精鍊,不過我們可能看不懂。但這不是最重要的。

丁志仁:

是不是45%就不要提?把文化基本教材和其他教材合起來算,算出一個新的比例,我們就講這個比例。如果這樣算進來的話,恐怕其實是提高的。

柯華葳:

文化基本教材是以節數為單位。

蔡曉楓:

文化基本教材是有很多則。古文我們是用篇數去算,如果加入則數的話會混淆,因為每則可能只有兩三句話。

柯華葳:

可能要寫在更明顯的地位。

林文虎:

需符合三年平均45-55%,我教科書怎麼寫都有彈性,可以平均到三年裡來。

黃秀霜:

有心人會問,為什麼文化基本教材不算文言文?

柯華葳:

這是文字、數字遊戲,原則上我們不想看到45%出現,因為會引起很大的爭議。

蔡曉楓:

學習內容類別修改,「文本」和「文字分類」是不一樣的,在表格的前面加上了文字的說明。另一方面,很感謝院長和第一群組委員給我們的意見,應該加上文件上說明。

林文虎:

請看11頁,學習內容這一塊。要不要加上「為原則」,不然999字不行,1001也不行?一篇文章給這麼硬的限制,是很奇怪的,改一個字都不行,簡直比憲法還偉大,所謂「一千個常用字」,是否可以加上「為原則」?可以多十個生字、少五個字嗎?

柯華葳:

委員主要提的是,分類和普通知識不同,以及文法詞彙對大眾的接受程度。

蔡曉楓:

一千字可以在前面加「約」。

柯華葳:

委員提的,語言學詞彙後面加上「運用」?

蔡曉楓:

領綱委員應可以接受,但還要調整。

柯華葳:

p11-14 的專業描述,林委員提到對教師和學生會有衝擊、造成困難。

林文虎:

15 頁另一個小地方,提「食衣住行」而未提「育樂」,在文化裡不提,是為什麼呢?

柯華葳:

我建議小學到高中,定義應該要是一樣的。麻煩小組互相對照,要舉的例子不要有差異。

陳思玎:

我自己覺得,林文虎委員提到的語文課綱問題,不只是語文課綱。我們這次十二年國教裡,最會影響到的,就是第五項「學習重點」,分成學習表現(技能能力)、學習內容(基本知識概念)。

歐用生:

非常感謝語文委員會的委員。聽了兩位的高見,我補充兩點。

丁志仁:

我最近在看國中的教科書,國中的國文教科書把語文學的東西和一般的文章,確實是分開的。語文學的部分,確實完全沒有跟文章、學生聽說讀寫做整合與應用。我是滿認同林文虎委員和陳思玎委員的意見。除了加上「運用」以外,是否可以酌情可以稍微再減量一點?請國文領域回去再調整,謝謝。

柯華葳:

請何委員從語文研究的角度說明。

何寄澎:

抱歉晚來了,沒有聆聽到林委員、陳委員兩位的高見。簡單說明,剛才歐校長提到了,我自己也補充一點。各位談到的問題有大有小,如果就大的來看,國語文在一到六年級叫國語,七年以後叫國文。

黃秀霜:

我贊成絕對不要製造新的名詞,讓大家不瞭解、誤解。

柯華葳:

爭議小組已經存在。何委員的意見,可以多加討論。

王垠:

我贊成。在20頁對文字、文本、文化我也很confused,但既然這是有學理上的依據,是不是雙方要有個對話,才能解決?

柯華葳:

所以王委員同意成立第二次爭議小組。各委員是否同意?

(各委員均不反對,柯主席重述語言學專有名詞、文法運用等爭點摘要。)

柯華葳:

我建議小組自己做一次雙向表,看是否能把學習表現和內容對應到。

林文虎:

這個議題討論過很多次了,我對黃校長的爭議小組有很高的期待。

方新舟:

被林委員點名了。院長說以學習者為主體,我很認同。

唐鳳:

林委員提到網路上日常使用的書面語,言簡意賅,常常無法唸出來,只能在書面使用。

柯華葳:

方委員提到的可執行,這是一個關鍵。簡潔、清楚、量要少,這就是一種原則。

何寄澎:

我也看不太懂技術手冊。我在政府機構服務,甚至新進人員寫的公文,我也看不太懂。

柯華葳:

決定成立第二次爭議小組,拜託黃秀霜委員主持。各位可以看到時間表,要徵得大家同意,國語文的公聽會可能會延後,原本 8/15 要公佈第三版草案、8/18 上網,是否同意會慢?

(委員均同意。)

柯華葳:

一定要做好,要充份討論。第三版時,課發委員擔心之處要有改變。

林文虎:

做得好比做得快重要。數學領綱的召集人說,數學會慢,「如果自己不安心,就送不出去」,我喜歡這樣的態度。我對爭議小組有很高的期待,也請主席給出明確的要處理的事項。我們提過「修辭」的問題,現在領綱就看不到了。原本二十二種「修辭」,現在改成「各類文句表達的意義」,就好多了。

柯華葳:

第一點,技術綜合和一般高中的舉例、分類一定要一致。

林文虎:

加上第七點,主題類別的整理。

柯華葳:

國語文這邊,老師的教學方法一定要檢討。好玩的東西到了老師手上,都變成一大堆知識。我覺得從小學到高中都要檢視一下。

蔡曉楓:

我希望如果要成立爭議小組,各委員意見均很明確。在領綱大會上,我們一直不知道哪些該調哪些不該調。如果像「學習者為重點」,這對我們比較模糊。如果要成為提案,請給比較明確的指示。

陳思玎:

我想舉個例子,以學習者需求為主,請看到英語文課綱,稍微做個對照。請看英語文p6-7學習重點,分為語言能力(聽說讀寫做)、p14 學習興趣與態度、p15 學習方法與策略、p16 文化習俗、p17 邏輯。

林文虎:

p7 各項都寫成 4-I-1。

蔡曉楓:

列印是舊版,新版已改正。

林文虎:

建議做一個雙向對照,也就是是否能在菜單裡拿到?如果當年級沒有書法教學,是無法銜接起來的。

柯華葳:

請技術和綜合型高中的報告。

宋修德:

剛才的問題,我已經紀錄了,以及文言範文等五、六個問題,會帶回去討論。

柯華葳:

就拜託爭議小組了。慢慢做,比較完善時,再放在網路上,或放公聽會。

(現在時間 11:53,繼續討論英語文。)

莊惠如:

版本上看到六月的原因,是因為六月沒有討論也沒有收到新版。

林明佳:

第二外語部份,請翻到案由二第四點,第二小點講的第十八頁刪除的文字,因為會議紀錄未確認,這篇說的是給第二外國語文的建議,還不是決議。

柯華葳:

好的,第二外語的紀錄要修改,先就英語文討論。

林文虎:

標示法,英語文第六頁 1-3-12、1-3-13 有一個「聽懂歌謠的主要內容」,相同的內容有不同的編碼,這是很奇怪的,也出現很多次。不同的編碼用的標記,擺在最前面,這樣很混亂。如果用標註的話,希望星號或雙圈放在編碼的後面。

黃秀霜:

剛才提到標註,我很認同要標愈少愈好。標註不宜放在前面,應該放在編碼後面。

柯華葳:

林委員的意見如果做得到就做,難度用學習內容調整,就不會在國小、國中重複要求。

林明佳:

國小 1-3-12 聽懂簡易故事,加雙圈之外,還用星號表示可以視學生程度安排。

柯華葳:

重疊之處,請想辦法用學習內容,來表現它的難度。

林明佳:

加深、加廣的選修規劃,跟委員報告:新版在第二頁時間分配上,就應該要列出五門課。

洪詠善:

這是針對加深、加廣六學分的學習重點。

林明佳:

我們會帶回去修訂。

柯華葳:

第二外語(新住民語),請楊老師。

楊承淑:

第二外語,有關於 p247 的內容、修正與建議,如果在文字上有任何修訂,希望跟新住民語有正式的對話,再行調整。

柯華葳:

最重要的是總綱裡有提到。

楊承淑:

我們希望抱持開放的胸襟來看這件事情。在高中、彈性的時段,如果還要壓縮的話,請容許我們還有討論的空間。

柯華葳:

小學目前可以開放選修泰語、印尼語等,如果高中除了英語之外,可以變成第二外語的選修,希望可以跟羅老師再討論。

林明佳:

就總綱的規範報告。

柯華葳:

領綱上網之後,大家也會想看總綱。

林文虎:

雙圈其實是星號的前備條件。

林明佳:

請看第六頁 1-3-14,對應到國中 1-4-10「辨識句子、語調情緒與態度」,星號的意思是高階的能力,對照會議手冊 225 頁,表示各校針對時數規劃,可以自行研發適性教學教材。

林文虎:

回到 1-3-14 和 1-5-13,顯然內容是不一樣的(少一個「簡易」),所以編碼自然不同。

柯華葳:

對於林文虎委員的顧慮,對於雙指標合併成單指標,其他委員的意見?

陳思玎:

我們討論了許多次,英語和本土語言都想用標識,解決學生程度雙峰分布的問題。這在各領域都有,但這和學生的家庭,以及城鄉落差,都是很大的。如果可以在課綱上,用標記來容許不同的表現。

丁志仁:

優先看起來,標示是對課綱的更細緻的表達。

黃秀霜:

針對剛剛提到的,說明兩點。

柯華葳:

這是英語的情況。第二外語請文瑤。

鄭文瑤:

因為第二外語要上網了,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師資安排和培育。中小學老師的發證和聘用,像師資培育法已有規定。我們總綱裡只有提到「協助專業發展」,但我們在領綱裡提到了「配套」,主要是規範行政單位的實行要項。

柯華葳:

第二外語,第25頁的師資培用,各領綱可以有需求,但規範教育部、縣市教育局要做哪些事,似乎不是領綱應該做的,可以放在協作平台。對於老師的要求,可以寫下來。

曾祥榕:

8/6 新住民語組和第二外國語組要開會,但請課發會先形成決議。

柯華葳:

這要回到總綱,各階段都有明確規範。

洪詠善:

第二外語加深、加廣選修(六學分),是為了銜接大學升學的進路,讓學生選的。

柯華葳:

就如總綱所規範。

(午餐來了,請大家用餐。)

楊承淑:

第二外語組願意抱持開放的態度對話。

柯華葳:

這算是爭議議題嗎?高中不能成為第二外語,和總綱是違背的。

方新舟:

因為我服務過新住民,剛看到的就是有七個語言。

柯華葳:

是否可以加入線上課程,再用檢定考試評量,這是可以考量的。

鄭文瑤:

領綱後續的師資,配套是需要加強的。因為我們今天在討論的是領綱,所以比較不建議在此會議呈現。但我同意這可以在協作平台,做進一步的對話。

丁志仁:

各領綱實施要點能否提及師資來源,當時是說可以看領域現況。

柯華葳:

在多元選修裡開設新住民語文,建議依地區特性開設課程。

林明佳:

那我就依主席建議討論。以東南亞為主的,可能指的是國小的必修課,但彈性和選修課,就不限於第二外語。

柯華葳:

13:30 另有一個會議,我們繼續往下走。第二外國語處理完了?接著是閩南語。

(宣讀共識。)

方耀乾:

現在快要下午一點了,時間可能比較緊迫。

歐用生:

建議主席先用餐,太辛苦了。

方耀乾:

謝謝委員的指正。就委員所說能力問題,第一個是溝通,第二個是愛鄉土。

柯華葳:

教育部有推薦用字,像是「天烏烏」。

何寄澎:

是全部都有漢字嗎?

唐鳳:

此階段的常用字,全部都有漢字。

柯華葳:

教育部有詞典、有推薦用字表,可以作為支撐。

歐用生:

以前有台通、台羅的爭議,現在的情況?

方耀乾:

這是在10-20年前的爭議,現在已經全部使用台羅音標,也有常用詞典和詞表,大部份滿足了語言的需求。

柯華葳:

請客家語。

一、統一標題。

方耀乾:

江委員下午有會議,目前就是照表列上面的,原則上報告並沒有補充報告,以書面呈現為主。

柯華葳:

第六點,各語文領域要統一用詞(「聆聽、說話」vs「聽、說」),這是誰來做?

楊承淑:

我想本土語言的聆聽和外語不同。漢語只是聽,外語需要「聽辨」區別聲音,本土語言也會需要。

柯華葳:

本來語文就有爭議小組,所有語文領域裡的聽、說、讀、寫,希望各領綱提供適合他們的解釋。請提醒黃委員。各位委員有人會說客語嗎?

(委員均表示不會。)

柯華葳:

如果沒有爭議,用辭修改之後,就上網了。

方新舟:

我想提工具的問題,像國語用注音符號,其他語文用標音,這樣會有問題嗎?

柯華葳:

上次爭議時特別講說,在同一個學習階段授課,是否會有負擔?負擔的程度會是如何?

洪詠善:

第三年級,特別是新住民、原住民,如果不是專家,難以判斷。

王雅萍:

小組有辯論過,在九年一貫時沒有那麼快教符號,但是有做認圖到拼音(不強調書寫)。

方新舟:

我很意外聽到這樣的結果。

王雅萍:

但是注音符號的學習成果就比較不好。

方新舟:

如果定課綱時不把方法論描述出來,我覺得加這麼多進去只會造成挫折感。

柯華葳:

謝謝方委員的提醒。如果對特定學生有衝突或困難,可以在實施要點裡稍加說明。

方新舟:

我和許多老師、校長談過,看到很多原住民的小孩使用注音符號有困難。

唐鳳:

完全同意方委員的意見。

柯華葳:

可以考慮,是不是讓一年級的小孩,減輕剛進來的負擔。

一、統一題標。

王雅萍:

修正部份均有共識,8/11、8/12 會在台東、屏東開諮詢會議,如果有需要修正之處再進行,目前狀況良好。

柯華葳:

但是注音符號會比較跟不上?

王雅萍:

沒錯。

柯華葳:

請給小孩一些路可以走。

王雅萍:

在總綱最後希望過的是甲案(國中必修),後來變成選修。

鄭文瑤:

因為王委員特別提出原住民師資部份,還是回應一下。

柯華葳:

24頁的師資安排,只要是交付教育部做的,就會移到領綱外面,但還是會納入平台,也請你們經常盯著我們達成。

(宣讀共識。)

余政賢:

第三點,新住民的「領域」文字我們會用破折號處理。

柯華葳:

不是說禁止多標音系統一起教,而是留一條路給教師決定。

林文虎:

很多人在閱讀時,如果只讀領綱不讀總綱,那「素養導向」的精神,就不知其詳了。

柯華葳:

第四點以後,同心圓的概念、順序性等,是否可以省略?

方耀乾:

我贊同林文虎委員的說法,因為字數不是多到占太大的篇幅,我覺得應該保留。

柯華葳:

單獨頁數不多,但加起來很多。各領綱不滿意的話可再提出保留。

(主席確認此領域內容均可上網。)

林文虎:

國語文和英語,「表現或能力內容」太多了,我要求減量,不是削減品質,而是實質減量。

柯華葳:

會檢討。

唐鳳:

提出臨時動議。

臨時動議:

提案人
唐鳳委員、洪詠善委員
案由
為落實程序透明,課程研究發展會之大會與分組會議(下稱「課程研究發展會」),以及各領域、科目、群科課程綱要草案公聽會(下稱「公聽會」)之紀錄,應以發言記名、完整記錄、主動公開為原則,不記名、不記錄、不公開為例外,以昭公信,並保障各界討論者之充份知情權。
說明
1. 課程研究發展會應預先提供,予受邀出席者知悉。
2. 公聽會主辦單位應於事前公告接受申請,並於結束後 48 小時內公開影音紀錄。
3. 課程研究發展會、公聽會出席人員,得徵求現場出席者同意後,自行現場製作逐字紀錄。於表示不同意紀錄之出席者發言時,應以下述「具名,但不記錄」原則為之。
4. 公聽會出席人員各得邀請最多 1 位旁聽紀錄人員,以協助記錄。旁聽紀錄人員名單應於開會前 1 工作天,提供予主席知悉。
5. 課程研究發展會出席人員如欲邀請旁聽紀錄人員,應於開會 7 天前提供名單,並經主席同意,方可為之。
6. 課程研究發展會、公聽會記錄人員,應將各發言者之每次發言重點摘要,作成具名紀錄。文字呈現方式為:
發言者名稱:...發言內容...
7. 發言者於發言時,得註明當次發言為「具名,但不記錄」,此時應暫停所有音訊錄製(以消音方式呈現)。文字呈現方式為:
發言者名稱:...接下來這段不列入紀錄,理由是...
發言者名稱:(不列入紀錄)
8. 發言者於發言時,得註明當次發言為「記錄,但不具名」,此時應暫停所有影像錄製(以空白畫面呈現)。文字呈現方式為:
(不具名):...發言內容...
9. 會後 7 日內為修正期,期間內受邀出席者得依據主辦方之摘要紀錄,於線上共筆網址自行編修逐字紀錄、書面提出修正,並瀏覽其他出席者作成之修正。
10. 依第七點、第八點註明之發言,逐字紀錄、摘要紀錄應以相同方式呈現。
11. 修正期結束後 48 小時內,國教院應將逐字紀錄轉換為靜態網頁,與摘要紀錄同時公開於網站上。
茲建請各領域、科目、群科課程綱要聯席會議參酌,並就各項會議性質,逐項討論是否適用、針對各項會議需調整的參數(內容阿拉伯數字部份),以及理由。

洪詠善:

第一點,自行製作逐字紀錄,會透過協作網址,今天會寄給所有委員,可以上去增補。

(唐鳳委員使用投影機展示 Hackpad 及 SayIt 系統。)

林文虎:

摘要紀錄上我同意可以具名,但是逐字紀錄如果有二十個版本,如何確認哪個是正確的?

唐鳳:

逐字紀錄是共用一個系統,多位記錄人員可以互相補正,所以只會有一個版本。

丁志仁:

我同意這樣的具名紀錄方式,這是時代的趨勢。

唐鳳:

主動公開的好處,就是可以一次讓大家參考。

陳思玎:

我們說情、理、法,唐委員說的是法理的部份。

唐鳳:

這次提案針對我們課發會本身、公聽會、以及各群組會議。

柯華葳:

在場是否有委員不同意唐委員對本次課發會做出逐字紀錄?

(在場委員均無意見表示)

柯華葳:

我看到很多委員在沉思,可能還要一些時間沉澱。

(第四次會議結束,第五次會議開始。)

洪詠善:

請葉雅卿確認議程:數學、自然科學、全民國防。

孫明霞:

第二群組的綜整人今天無法出席,我僅代表做報告。

(宣讀議題。)

張鎮華:

謝謝剛才的解釋。再補充一下重點。

楊瑞明:

技術型高中、綜合高中由我召集老師研修。這次因為綜高的課程和普高落差太大,造成高一準用普高課本,到高二時出現 65% 斷裂、45% 重疊。這次我們盡量三塊有共同的對談,特別邀請長期參與的曾老師。也做了知識參與和知識地圖的盤點和調查。在需要的當中,在哪個學期放才合適。

柯華葳:

前一陣子爭議有微調過,不能做為參考嗎?好像不協調的部份還是存在?

曾政清:

三年前我們微調過,在學科中心有許多教師表示有教學困難。

柯華葳:

之前微調過,做了補充教材,有幫助嗎?

曾政清:

有幫助,但目前還需要調整。

柯華葳:

所以還有 10%-15% 的差異,需要繼續工作。因為每次出去時,委員比較不會讀別人的版本,所以延後的必要性應該要寫得出來,例如「課發委員覺得還不行」等。當然有一版空白是比較嚴重的。

林文虎:

除了技綜普高的時數差異之外,技術上都是可以處理的,只是兩方面都各有主張。

張鎮華:

感謝指點,其中三點我們有討論過了。

柯華葳:

統計的問題是否有處理?

唐鳳:

這裡 Data Science 就是統計的意思。

歐用生:

小組的目標寫得很好,但是我們從早上看到現在,每個領域都有一樣的問題,好比說學習表現,也就是達成目標非常重要的地方。這裡內容講的都是數學,很多都是學科本身的內容。要培養的能力,如「以簡馭繁」,是表現在什麼地方?

鄭漢文:

過去用學習階段,以年段做學習表現(p8-9),學習內容卻是用年級來定義,是否有轉化?如果從學習內容來談,我有一些建議。

張鎮華:

先用大方向解釋。數學和其他領域很大的不同,是用分年撰寫,而不是分階段撰寫。

方新舟:

呼應一下應用的事情。在偏鄉和後段的學生,經常會問到,花這麼多時間學數學,到底要如何使用?公制在生活上是否用得到?公制當然是要教,這是國際通用的,但也可以放入生活的單位。

張鎮華:

小組會討論公制、台制、英制的出現程度。

潘慧玲:

第三頁倒數第三行所分的軌道,是否需要調整?

林文虎:

生活上應用問題的教材,現行國中小教材的第一單元第一頁,都會講一個很生活的數學案例,但教師都會跳過不教。再好的教材,沒有搭配教學都是沒有用的。

張鎮華:

我們會參照來做。

柯華葳:

請委員決定,數學是否可以延後?跟不上大家 8/18 的進度?可不可以審查的工作和公聽會同步?

林文虎:

我們衡量後續反應,如果數學圈裡還有衝突,我不建議送草稿。

張鎮華:

我比較希望先審查再公聽。林委員有解釋說,數學裡是有派別的差異,雖然送出審查給五到十人,但自認為有資格審查的人有更多,所以這個效應我不太敢承擔。

柯華葳:

希望諮詢人數再多一些。要想一些比較給大家知道的理由,例如普技綜高三方代表還在整合,或是跟自然科學間的關係等,委員也提了許多意見。會慢多久?

方新舟:

數學和國語文是否延後到同一時間公佈?

柯華葳:

等明天開完會再來一起看。還是要有一個時間點。

林文虎:

可能很難做到。

柯華葳:

希望別組不要學... 數學就這樣吧,辛苦了。

(宣讀自然科學。)

陳泰然:

感謝 7/24 參與的課發會委員,提出許多意見。

林文虎:

p14 學習內容的 3-4 年級、5-6 年級這邊,I-B-2-3 電池或燈泡可以有並聯和串聯的接法,這個單元很獨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一直要到國二才會再出現。國小老師教這個單元時很有趣,非常狀況百出,搞不清楚的多有人在,因為電是極少數你看不到它的東西,只能用嘴巴講。當然在現場教學有很大的困擾。

陳泰然:

會帶回去討論。這個主題確實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太獨立了,我們會帶回去討論。

鄭文瑤:

大張的 p33 裡提到(九)國小包班教學,對自然師資能力的把關,自然科知能是否充足?

陳泰然:

感謝說明,如果師資上能夠配合,我們樂見其成。

鄭漢文:

學習內容和教科書編寫、教師都有關。

陳泰然:

剛剛提到學習內容的四個方面:

林文虎:

再丟一個難題看看。看一下第 24 頁原子模型的發展,A-A-4-5 說到元素的規律周期性,其實是講周期表,國中都是用背的,那是慘無人道的事情。我常常告訴老師,你不妨用簡單的原子模型來講即可。

陳泰然:

謝謝林委員。週期性、元素的問題我再回去問問看。

王垠:

p69 實施要點第五小點「自然科學探究,於前一學期擬定計劃」。

陳泰然:

依總綱精神說是領域實驗室,其實到高中都是談分科,在現場上都是說「物理」、「化學」實驗室。

柯華葳:

可能要邀技術、綜合型高中的來回應。

陳生明:

明天要開會,各種委員問到相關的事項,我們會討論。

李彥儀:

請問因為有分 A、B 版,是否簡要說明?裡面打星號的部份是否說明?

陳生明:

時數在 138 頁,以物理、化學、生物各有 A、B 版,學分數各有不同,有時間的分配和類群科的差異。

柯華葳:

自然科學稍微修一下,可以來得及 8/18 上網。包括技術型和綜合型的都可以。各位委員可以嗎?

林文虎:

技職的自然 p152,後面有沒有更細的說明?

陳生明:

請看附錄的地方 p179,有表現、內容、對應和指引,還有配合時事,例如氣爆和食安。

林文虎:

主題和國中重疊很多?

陳生明:

我們希望把十二年國教做出橫向連貫,所以我們的主題、次主題其實都是一樣的,差別是在國小、國中、高中(普高必選修、技綜高)各要學什麼,標題都一樣,但是內容是都不一樣的,在附錄裡的差別非常大。

林文虎:

p179 好比說電的認識、力的作用,如果用這個標題,是否能有更深的描述?不然在國中已經教過了。

陳生明:

請看 p276-p279,在物理的 B 版裡把學習內容右邊相對頁的指引,寫得很詳細了。

柯華葳:

國高中的統整,可以再走過一次。然後就上網了。

(科技領域宣讀。)

游光昭:

課綱工作小組已經調整,欣然接受所有的建議,很多具體的建議是我們沒有處理得很好的。

柯華葳:

可以結合STEM專題運用,再增加科技的一些美感。

洪詠善:

要從總綱回應,綜合高中是自選科目共四學分,所以學分不宜放在領域裡。

游光昭:

國小沒有時數,至少把內容讓大家一貫讀得懂。如果放在這裡,十二年一次看比較清楚。

林文虎:

我覺得不宜。科技領域雖然說「宜在國小階段」,但總綱在國小是沒有分配到特定時間,所以會誤導看的人,以為科技在國小也要兩學分,這是有疑慮的,沒有就是不行,建議放在附錄。

游光昭:

這是舊版,群組的版本已經調整了。

林文虎:

我的意思是,內容我真的看不出來。材料說多不多,就是木、電、電子電機。

方新舟:

呼應一下「動手做」這件事。三年前我們做均一的時候,我們以為台灣有那麼多本科畢業的資訊老師,應該可以做網頁修改吧?我們剛從可汗學院拿到全部的軟體,需要志工幫忙,後來發現所謂的資訊教師,其實沒有寫程式的能力。

鄭文瑤:

在 p23 教學資源括號五,看到教師需要檢定核可。科技是自然生活區分出來的,剛才方委員的提議我們也會在協作平台上重新檢視,看整個科技領域教師的職前搭配。

柯華葳:

同意。8/18 是否跟得上上網?

游光昭:

可以,我們 8/10 就可以確認。

(宣讀全民國防教育。)

柯華葳:

首先,在國防裡分為「認知、情意、技能」。科技用「知識、情意、技能」。別的領域都不這樣分了...

林育慈:

生活科技沒有這樣分了,如果要刪除,可以帶回去討論。

柯華葳:

意見三跟六不一致,反而給小組帶來困擾...

吳文龍:

這次的架構有很大的更動。上次課發會之後我們做出六點回應,所以文字書寫的難度已經降低了。這個草案的內容,我們挑燈夜戰到九點半。

林文虎:

我只提一點原則。當初全民國防,在驚濤駭浪中通過的理由,是台灣多災多難,防救應該是很重要的內涵。現在如果只能占次主題的十幾分之一的話,至少要對應到各地區的課程份量。

林曉瑩:

九八課綱也是36小時,防衛動員包含災害防救有22小時。

柯華葳:

災害防救有配22小時,但如果只看課綱看起來就只有五分之一,是有落差的。

吳文龍:

可以寫在實施要點裡。

柯華葳:

三跟六的衝突如何調解?交付小組參考。

林文虎:

以前是軍訓,現在是全民國防,所謂步槍簡介、基本教練、實彈射擊,學生把它當成校外教學一樣,沒有理由剝奪孩子郊遊的快樂。

潘慧玲:

我也贊成國防科技保留。在學習表現裡有防衛技能,之前說要拿掉,林文虎委員也談了,可以再參酌。

柯華葳:

謝謝潘委員。上次也提過,學習表現的程度寫得不夠高,公聽會出去可能比較沒有人會注意,所以潘老師也再幫我們看一下,尤其高中需要的是批判、思考。

洪詠善:

素養工作圈也會幫忙。

謝金城:

歷次戰史,例如「鄭成功復台、清朝攻台戰爭、日軍攻台戰爭」這些用詞,目前爭議很大。

柯華葳:

建議搭配社會領域用詞。

秦葆琦:

社會領域的用詞還沒出來。

吳文龍:

國防要比社會先上網,所以這些舉例文字會先拿掉。

柯華葳:

除了數學以外,其他都可以 8/18 上網,最晚 8/15 要拿出來,還有 12 天。

林文虎:

...以下不記錄。

柯華葳:

那大家就挑燈夜戰吧。

方新舟:

以後是否請領綱召集人盡量都出席?

柯華葳: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