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经济模型的博弈设计 #32

Open
yatingzhou opened this issue Jun 12, 2019 · 14 comments
Open

经济模型的博弈设计 #32

yatingzhou opened this issue Jun 12, 2019 · 14 comments
Labels
⭐lanels issues want to be outstanding

Comments

@yatingzhou
Copy link
Collaborator

yatingzhou commented Jun 12, 2019

方案一:测试网络总量恒定模型

  • 币种:
    ICO阶段:HLCerc20 token
    第一个阶段:测试网络的p-meer
    第二个阶段:主网的主币meer

  • 假设测试网络总量恒定为10亿,与ICO erc20的货币发行数量一致。目的是为了erc20与p-meer能够1:1置换。那么假设基金会需要挖出X数量的p-meer与HLCerc20 token进行1:1的置换,X数量是基金会至少需要兑换的最小数;Y数量的是除了基金会之外的其他矿工挖出来的数量,意味着X+Y=10亿。

  • 两个占比
    第一个占比是:X:Y,基金会挖出的数量(兑换的ecr20)的数量:矿工挖出来的数量。
    第二个占比是:第一阶段p-meer与第二阶段meer的映射关系,测试网络总量与主网meer总量的占比,我们可以设为W,目前第二阶段meer总量是一个未知数,假设未来meer总量为2100万,那么p-meer的总量是应该是W*2100。

  • 博弈设计:在X:Y中,由于Y是矿工挖出币的数量,同时也作为X:Y的分母存在,如果Y占的比重越大,那么意味着参与测试网络中的矿工也就越多,算力也就越高,那么网络中的挖矿难度也就越高,这里挖矿难度设为Q。简而言之就是Y越大,Q也就大;Y越小,Q也就小,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将Q值的大小与W关联起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Y越大矿工越多,算力越高,Q值就越高,那么p-meer占meer总量的W的比例也就越高。

举例说明:在X+Y=10中,假设X为4,Y为6,意思是HLCerc20 token占40%,矿工挖出60%,这里的难度我们设为Q6,那么W的百分比也就达到15%,假设X为10,Y为0,那我们的难度设为Q1,那么W的百分比也就只有5%,假设X为2,Y为8,那么我们的难度设定为Q8,那么W的百分比就能达到25%.(这里的数据一切都是假设,只是为了表达逻辑关系)

  • 以上的博弈设计,关键点是在于Y的数量,如果矿工多那么也意味着占meer总量的百分比也就越大,其目的是为了让持币用户转化矿工,同时也是为了激励所有的持币用户为了让其持币比重增加而不断吸引新的矿工参与。因此这也是博弈——合作模型,所有人为了这条网络的发展都要为之付出努力,如果erc20持币者对网络没有贡献,或者没有矿工参与,那么大家共同来承担后果。如果大家都有参与感,这条网络也就越欣欣向荣,大家在主网的占比也就越高。其实X=10就是我们所讲的公地悲剧。

  • X:Y到底是多少比例,一方面需要社区给出答案,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基金会配合,因为X应该是一个至少必须兑换erc20的数量,因为X=0的情况是不会存在的。至少兑换erc20的数量对应的p-meer数量,在挖矿过程当中,初始挖矿难度Q1对应的也是这部分的数量X,超过这个X数量才是难度递增的开始。

  • 假设测试网络总量恒定为10亿,与ICO erc20的货币发行数量一致,除了可以1:1置换之外,还有就是如果一旦开始挖矿,交易所HLC token的价格其实也就是p-meer的价格,这样自动就形成了市场的博弈,那么矿工能不能被吸引到这里,这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 但由于HLC erc20 token与p-meer不同质,因此矿工挖出来的p-meer需要与持币用户或者基金会进行一个1:1兑换才能够进行市场交易

方案二:测试网络总量不恒定模型

  • 币种:
    ICO阶段:HLCerc20 token
    第一个阶段:测试网络的p-meer
    第二个阶段:主网的主币meer

  • 假设测试网络总量不恒定,那么假设基金会需要挖出10亿数量的p-meer与HLCerc20 token进行1:1的置换,Y数量的是矿工挖出来的数量,意味着10+Y=Z。Z是一个未知数,能确定的是10亿。

  • 两个占比
    第一个占比是:10:Y,基金会挖出的数量(兑换的ecr20)的数量10亿:矿工挖出来的数量。
    第二个占比是:第一阶段p-meer与第二阶段meer的映射关系,测试网络总量与主网meer总量的占比,我们可以设为W,目前第二阶段meer总量是一个未知数,假设未来meer总量为2100万,那么p-meer的总量是应该是W*2100。

  • 博弈设计:(这部分是同上的,就不多赘述了)

  • 10+Y=Z,与上面方案不同的地方是在于,同样是Y起来决定因素,但交易所上HLC的价格还是token价格,而不是p-meer的价格,因此吸引矿工方面在价格方面还是需要在场外进行炒作,必须是HLC erctoken的价格+xxx=p-meer的价格,这个不知道是否好操作。另外一方面,这是一个总量稀释方案,持币用户是否会转化为矿工未知?还是会提前离场?

这两个方案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实际操作层面还是差别很大的。实际上通过这样的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矿工,持续的为这条网络做工来维护网络安全和稳定,以及将所有的利益相关方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另外我写的可能很文字化,有哪位小伙伴可以帮我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达我的博弈公式?

@Qitmeer Qitmeer deleted a comment from xiaobai99 Jun 12, 2019
@blocklee
Copy link
Collaborator

blocklee commented Jun 12, 2019

  • Y与算力的对应关系:Y若指代的是基金会之外的矿工挖出来的币,那么它的大小反映了基金会以外的矿工算力 @yatingzhou

  • Q值对应的是 X+Y 的算力,如果假设基金会的算力是固定的,那么 Y 越大,对应Q也会越大这是没问题的

  • W代表的是测试网挖的代币占主网总量的比例,那么这个 W 值可能有两个情况:1)认为固定设定的;2)随测试网挖出来的,挖到多少算多少(这个应该不合理,因为测试网的难度可能是有优惠的,那么在兑换的时候就是有打折比例的,不可能1:1,而这个对比又是跟你愿意给测试网多少量有关)

@yatingzhou
Copy link
Collaborator Author

yatingzhou commented Jun 12, 2019

  • Y与算力的对应关系:Y若指代的是基金会之外的矿工挖出来的币,那么它的大小反映了基金会以外的矿工算力 @yatingzhou
  • Q值对应的是 X+Y 的算力

不对,未达到X值之前还是Q1,对应的p-meer数量,在挖矿过程当中,初始挖矿难度Q1对应的也是这部分的数量X,超过这个X数量才是难度递增的开始。

@xiaobai99
Copy link

之前@blocklee提出的测试挖矿我觉得可行性很大,不作任何兑换,纯粹挖着玩,相当于做一个简单的市场调查,估计大概有多少人愿意参加上面说的P-Meer挖矿,用来推测Y值。

@yatingzhou
Copy link
Collaborator Author

yatingzhou commented Jun 12, 2019

  • W代表的是测试网挖的代币占主网总量的比例,那么这个 W 值可能有两个情况:1)认为固定设定的;2)随测试网挖出来的,挖到多少算多少(这个应该不合理,因为测试网的难度可能是有优惠的,那么在兑换的时候就是有打折比例的,不可能1:1,而这个对比又是跟你愿意给测试网多少量有关)

这个W值是一个阶段性设定,这个可以是我们跟社区商定,也可以是我们给一个建议,难度最低是多少百分比,例如最低是5%,因为只有一个矿工那就是基金会,如果Q值大,那么W的比例就高,我们可以一个最低值和一个最高值,总之可以把难度与W值有一个对应。Q1对应的W1值是5%,Q2-W2是8% Q3-W3是12%等等来逐渐递增(具体数值我们可以进行一个讨论)

我就是把这几者的关系关联起来形成一个博弈模型啊,其实我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矿工,同时把持币用户转化为矿工,同时是大家一起来做矿工和吸引矿工,大家的比例就越高。

另外我们在主网的货币总量,还有税收以及其他的考虑是我们经济模型第二版要做的事情。

@yatingzhou
Copy link
Collaborator Author

之前@blocklee提出的测试挖矿我觉得可行性很大,不作任何兑换,纯粹挖着玩,相当于做一个简单的市场调查,估计大概有多少人愿意参加上面说的P-Meer挖矿,用来推测Y值。

但要解决问题啊!我是想在第一阶段就解决token持币用户的问题,同时吸引矿工。到了第二个阶段就是p-meer与meer映射的问题。如果单纯是玩,矿工不一定会投入真实的算力来支持你的网络。

@blocklee
Copy link
Collaborator

blocklee commented Jun 12, 2019

建模

  • 测试网挖出总量,对应的meer数量:NT = w · N

    测试网挖出的 p-meer 数量: Np-meer = c · NT

    w——测试网占比;N——meer总量,c 是兑换 meer 的比例。

  • 测试网挖出的p-meer总量与两个量有关:Np-meer = X + Y

    X、Y分别代表基金会最终的挖矿量和其他矿工的挖矿量

    • 对于方案一,X + Y 对应的就是 10 亿HLC(按1:1映射),那么 Y 就相当于对应的是市场上未流通的HLC。

      原本未流通的HLC是固定的,而其他矿工的算力是一个增加的过程,这就需要基金会采取一定的调节手段,调节的力度根据其他矿工参与的算力情况来决定。简言之,Y 的算力小,基金会轻调节(或不调节);Y 的算力大,基金会就重调节。

      未流通的 HLC,可以用来满足其他矿工想要把 p-meer 兑换成 HLC 的需求。

    • 对于方案二:X 对应的就是10亿HLC,即 X = 10亿(按 1:1 映射);Y 没有制衡条件。

      基金会同样用原本未流通的HLC去满足其他矿工想要将 p-meer 兑换为 HLC 的需求。

  • 要维持出块时间的稳定,难度会随算力调整,即难度和算力是正相关的,由于产量 X、Y 和对应的算力也是正相关的,所以(X+Y)和难度 Q 其实也是正相关的。在 X(算力)确定的情况下,难度 Q 的主要决定因素是 Y(算力),即 Y 越大,Q 会越大

    在此基础上,虽然无法建立 Q 和 w 的算术关系,但也是一个正相关关系,可以引导社区共同确定一个 w 值。即 Y(算力)越大,难度 Q 会越大,测试网在主网的权重 w 也会越高

@blocklee
Copy link
Collaborator

单纯是玩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提出完全是一种运营手段,就是为了宣传挖矿,吸引爱好者,让大家先熟悉环境配置,紧接其后的就是真测试了

@yatingzhou
Copy link
Collaborator Author

yatingzhou commented Jun 12, 2019

建模

  • 测试网挖出的币占总量中的meer数量:NT = w · N
    测试网挖出的 p-meer 数量: Np-meer = c · NT
    w——测试网占比;N——meer总量,c 是兑换真 meer 是比例。
  • 测试网挖出的p-meer总量与两个量有关:Np-meer = X + Y
    X、Y分别代表基金会最终的挖矿量和其他矿工的挖矿量,X = a · 10亿HLC,a 是兑换比例;
    X、Y理论上是和算力正相关的,那么这里有一点是必须要考虑的,就是是否要维持出块时间的稳定,也就是说要不要在测试预挖期间进行难度调整,不做难度调整或者调低难度,就是在给测试网挖矿施加优惠,当然施加优惠的方式也可以选择另一种:增加单块产出。总之就是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给与更多产出(相对正常水平)

我不理解你说的c 是兑换真 meer 是比例?

也不理解你说的 X、Y分别代表基金会最终的挖矿量和其他矿工的挖矿量,X = a · 10亿HLC,a 是兑换比例;这里的a是兑换比例?

实际上兑换比例是我们之前的想法,但是怎么来确定这个比例呢?

因为测试网络p-meer的总量和主网上线的货币总量不一定是一致的,这点很重要。毕竟主网上线的货币总量是未确定的。现在所有的只是记录一个占比,因为上面两个方案Y值就会影响Q值,Q越大那么W也就越大,也就是说矿工越多算力越高,那么未来在主网上的总量占比就越多。测试网络与主网是一个映射关系。

换句话说,测试网络也是一条真正的区块链网络,主网其实可以理解为硬分叉一条真正基于DAG数据结构的区块链网络。而且矿工不需要重新购买矿机。

之所以分为测试网络与主网阶段,主要是在两个不同的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测试网络解决持币用户与矿工群体增加的问题,主网是需要一个真正的经济模型,也是我前面逼逼叨叨说了很多的一些问题,可以认真阅读我#30

@lawrencedxb
Copy link

针对方案一 有几个问题:

  • 这个模式整体是在扩大的token的流通量,虽然通过挖矿实现了token 换coin,币的质发生了变化 但是币价是否能支持挖矿?
  • 必须约定主网上线时候 只接受P-meer兑换 meer,那如果用户不同意1:1换成P-meer 怎么处理?
  • 测试网挖矿出来的p-meer 不上交易所 如果要变现 只能是兑换hlc erc20 ,那hlc erc20 不是越来越多吗?那主网上线时候这些erc20token怎么办?

@yatingzhou
Copy link
Collaborator Author

yatingzhou commented Jun 14, 2019

针对方案一 有几个问题:

  • 这个模式整体是在扩大的token的流通量,虽然通过挖矿实现了token 换coin,币的质发生了变化 但是币价是否能支持挖矿?
  • 必须约定主网上线时候 只接受P-meer兑换 meer,那如果用户不同意1:1换成P-meer 怎么处理?
  • 测试网挖矿出来的p-meer 不上交易所 如果要变现 只能是兑换hlc erc20 ,那hlc erc20 不是越来越多吗?那主网上线时候这些erc20token怎么办?

详情请看我新的issue,我会再一次分析这个的逻辑

1.token的流通量并没有扩大,原来多少流通现在还是多少流通。至于币价是否支持挖矿这个就是方案一的X:Y的博弈结果
2.用户不同意1:1换成p-meer,那么只能接受token归零的而结果。
3.但是针对你最后一个问题,我实在很无语。HLC erc20 token只是从一个人手里到另外一个手里,只是换手,怎么会越换越多呢?当然最后token置换的时候是基金会来置换啊,因此基金会是需要挖一定量的X也就是最少兑换量的p-meer出来。

@wzp929
Copy link

wzp929 commented Jun 14, 2019

@yatingzhou @lawrencedxb @dindinw 非常受益。我在你的方案上有几个不成熟的思考, :1、我主张恒定模型,它从一开始就断掉了通货膨胀的预期,有益铸币氛围,也是很多公链在设计铸币时的基本思路。2、我主张一次性预挖法,即在测试网上一个高度值下一次性预挖10亿枚,准备按1:1等量兑换HLC现有流通量。3、关于兑换积极性与合法性的问题,我主张采取按比例投票法,在一个确定日期内,同币同权来投票,根据基金会的的持币量与管理层的持币量,加上QITMEER的未来预期,这个兑换方案应当能够通过。一旦方案通过,注销旧币,HLC TOKEN一次性全部兑换为MEER。(这一类方案详细可参考国民党1940年代的法币改革方案)。4、旧币换新币后,会出现预期的面值填权,即我们原来分析的,MEER的初始值在1元人民币左右(这正是货币的锚定价值的意义)。这个既解决了旧币利益,也能吸引矿工来参与。5、如何防止第4条不填权的情况出现,基金会可以加一个铸币分红承诺:在3年内,每年的铸币薄税中拿出二分之一的收入摊分到每一个币的份额上去,这样,可以产生一个三年的预期,这个3年中商业与生态的繁荣可以把预期的接力棒一直传下去。5、关于第3条,基金会在投票时,解决动机的合法性证明,并用股票结果保证自己的法律地位安全,也应当不是问题。

@blocklee
Copy link
Collaborator

  • 这个过程就是把HLC和P-meer对等起来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吸引其他算力来挖矿,挖的就是还未分配的那部分HLC,相当于那部分发展基金现在要发挥他的作用了。

  • 因为算力对于我们的主网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就是要通过测试网来网罗一些算力,但是这些算力平白无故肯定不愿意来,所以虽然咱们这个是测试网,但是我们把 p-meer 和 hlc 对等起来后,p-meer不仅和未来主网币是有映射关系的,而且有价了,这样跟真挖矿是没区别的,只是冠了个测试网的名,这样既能达到真实算力做测试的目的,还保护了主网币不受影响。

@wzp929
Copy link

wzp929 commented Jun 15, 2019

  • 这个过程就是把HLC和P-meer对等起来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吸引其他算力来挖矿,挖的就是还未分配的那部分HLC,相当于那部分发展基金现在要发挥他的作用了。
  • 因为算力对于我们的主网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就是要通过测试网来网罗一些算力,但是这些算力平白无故肯定不愿意来,所以虽然咱们这个是测试网,但是我们把 p-meer 和 hlc 对等起来后,p-meer不仅和未来主网币是有映射关系的,而且有价了,这样跟真挖矿是没区别的,只是冠了个测试网的名,这样既能达到真实算力做测试的目的,还保护了主网币不受影响。

昨与雅婷交流后感觉这个方案很好。我们进一步推演各种极端情况下它的可行性。

@blocklee
Copy link
Collaborator

  • 这个方案中,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基金会要投入挖矿呢?

    • 早期挖矿成本更低
    • 基金会投入算力的重要性:1)早期算力太少,基金会的算力对保护网络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带头作用,同时也是网络功能的基本保障者

@blocklee blocklee added the ⭐lanels issues want to be outstanding label Jun 19, 2019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lanels issues want to be outstanding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5 particip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