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212 lines (123 loc) · 9.88 KB

README.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212 lines (123 loc) · 9.88 KB

FPS-AI-Aiming 🎯

组员:(打码)

概要

本程序为SJTU AI1101(原AI001)课程小组作业,仅供技术验证,不用于实际游戏作弊

​ 本程序基于pytorch框架与yolov5物体检测平台,实现了人工智能对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辅助瞄准。与传统游戏作弊方式不同,本程序不读取或改动游戏的内存数据,而是通过人工智能实时分析游戏画面、确定敌人位置并移动鼠标射击,反应流程与人脑相同,难以被普通反作弊方式检测。本程序的特点有:

  • 单次识别过程经过反复优化,在RTX30系显卡下单次时延$\leq 0.1s$​
  • 前后端分离,前端启动器UI界面现代化、扁平化,提供参数调节功能并与后端通过json参数共享
  • 设计演示模式,实时展现AI的识别过程
  • 设计静态和动态模式,在敌人静态和近匀速运动时有可观的射击精准度
  • 适配多款射击游戏,对CS:GO(《反恐精英:全球攻势》)单独优化,考虑到鼠标加速与鼠标灵敏度设置对程序参数的影响

​ 从本次技术验证中,我们深刻意识到游戏公司对以人工智能CV识别为原理的新型游戏作弊方式防不胜防,但AI为缩小延迟,一般将移动鼠标的过程尽量缩短,且模拟鼠标移动方式与人工存在差异。通过实时记录鼠标移动、结合用户举报,未来或许可以训练出合适的神经网络检测这一新型游戏作弊方式。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此类技术或许可以运用于未来战场。

目录

[TOC]

程序架构

程序中由组员原创的主要代码文件有:

  • launcher.py 前端启动器,与用户提供交互。用户可设置启动参数并运行
  • \bin\ai.py 后端主程序,捕捉游戏画面、调用API识别人物、计算射击位置并模拟移动鼠标
  • \bin\demo.py 演示模式前台置顶小窗,展示识别过程
  • \bin\asr_switch.py 用于语音识别关闭后端(待进一步测试)

程序开发过程中用于测试性能和参数的代码文件有:

  • \bin\tune.py 用于测试CS:GO(《反恐精英:全球攻势》)鼠标加速与鼠标灵敏度设置对程序参数的影响

使用的第三方模型平台有:

  • \bin\ultralytics\yolov5\ 调用的物体检测平台,基于torch

  • [Console-Running-Directory]\yolov5n.pt 预训练模型位于运行脚本的命令行cd目录(若无则自动下载)

  • \bin\audio.py 课程提供库(来自sjtu.audio

功能实现与技术方案

程序运行流程图如下:

注:需使用launcher.py启动程序,若直接启动\bin\ai.py会自动关闭。

image-20220715203301128

前端启动器

  • 前端界面中的各组件使用均基于 tkinterttkbootstrap 库构建。

  • 每行为一组参数的选择,设计上借鉴了pytorch和openVINO下载界面的风格,布局上使用多重ttk.Frame 嵌套 ttk.RatioButton 实现。同时,根据不同的参数选择会提供不同的提示(如模型选择较小的yolov5n,显示“所有设备均推荐使用”,选择较深层的yolov5m,显示“推荐在RTX3080及以上显卡使用)。

  • 选择目标游戏为CS:GO时会显示鼠标灵敏度的调节条(使用 ttk.Scale 实现),运行后参数被保存至 \\bin\running_status.json 中,可供下次启动时自动读取,省去了每次设置的麻烦。同时使用 try...except 语句避免第一次运行json文件不存在引发报错。

  • 点击运行按钮后,弹窗提示使用说明。并根据参数执行 \bin\ai.py\bin\demo.py ,运行按钮同时变为关闭按钮,用于关闭后端脚本。运行状态下,窗口标题也发生改变。

    QQ图片20220714231212 image-20220715204314973

后端脚本

  • \\bin\running_status.json 读取启动器中用户定义的参数

  • 使用 win32guiscreenindoPyQt5库实现自动获取系统原始分辨率与对指定游戏窗口的截屏,并定义了QImageToCvMat()函数将捕捉到的屏幕截图转换格式。在 demo 模式下使用opencv库相关函数绘制人物位置、头部位置并弹窗展示。

  • 使用keyboard库的keyboard.hook()函数对键盘事件实施监听,当用户按下x键时启动后续流程

  • 通过 torch.hub.load() 函数调用 yolov5 库的API捕捉人物位置,选取置信度较高、离准星最近的识别目标,通过 calc_head() 计算头部位置。运动模式下单次按下x重复上述流程两次,计算敌方运动速度、根据实测的识别时间加以运动补偿。

  • 定位到射击位置后使用 pydirectinput.moveTo()pydirectinput.click() 函数移动鼠标并模拟射击。对CS:GO采取特殊优化,通过前端传入的鼠标灵敏度计算移动速度的倍率tune

    QQ图片20220714231520

image-20220715211142842

技术难点

1.Python的tkinter标准GUI库设计风格老旧

解决:使用ttkbootstrap库实现了美化。

2.前后端传递参数问题

通过import调用函数的方式难以调和前后端多个循环执行的loop冲突与阻塞

解决:前后端完全分离,前端通过start pythonw 以独立进程、隐藏终端的方式打开后端脚本,通过json文件传递、保存参数并关闭后端脚本。

3.单次瞄准时间延迟高

最早版本的单次瞄准需要花费0.4-0.5秒,这么高的延迟在紧张的射击游戏中毫无作用,应对移动敌人精准度差。最后我们将速度优化至在RTX30系显卡(RTX3070 6G)下单次时延约0.09秒,在集成显卡(AMD R7-5800H 移动端Vega Graphics)下单次时延小于0.2秒)

解决:我们对从截图、识别到模拟鼠标移动的多个环节都进行了反复的迭代优化

  • 测试5种截图方式,最终选择了最快的PyQt5库函数,截屏部分最终耗时小于0.02秒。
  • 测试多种模型,最终选择 yolov5nyolov5s 模型作为主力(用户可以在启动器选择),并将模型从 cpu-only 迁移至 cuda(GPU),识别模型部分最终耗时小于0.06秒(yolov5n ,独显)、0.12秒(yolov5n ,核显)
  • 研究 pydirectinput 的库函数代码,保证性能的情况下进行改动,使鼠标移动部分耗时小于0.005秒,几乎忽略不计。
  • 多次优化了计算最佳射击位置的函数aim()calc_head(),确立目标部分耗时最终小于0.008秒,几乎忽略不计。

4.预训练模型仅提供人物矩形框

考虑到实时游戏下的性能影响和速度需求,使用的模型仅提供人物识别的矩形框

解决:自行设计了通过矩形框计算人物头部位置的函数,确定头部大致位置并瞄准。根据游戏运行时实际情况调整,最终射击精确度十分可观

5.CS:GO鼠标偏移问题

CS:GO接受鼠标原始输入后进行了变换,导致鼠标移动过大时出现偏移。

解决:在反复测试中我们确定其与鼠标加速、鼠标灵敏度有关。我们记录了约20组参数,自行搭建了单层pytorch全连接模型,最终回归得到了鼠标移动倍率基本与鼠标灵敏度和鼠标加速有关,并得到定性关系。同时在游戏内关闭“原始输入”选项。

开发日志

前端启动器

0.3.6 - 7-16-10:08

  • 修复了2个bug
  • 优化使用体验,在运行时改变参数,将提示用户改动下次生效,若在启动器内使用快捷键启动/关闭后端将不显示弹窗
  • 在游戏内可以通过语音关闭后端,无需切换启动器关闭(待进一步测试)

0.3.5 - 7-14-19:54

  • 在用户选择CS:GO时显示鼠标灵敏度的调节器,与游戏内保持一致,提高精准度

0.3.3 - 7-14-15:37

  • 优化使用体验,设置弹窗提示,指引用户使用方式

0.3.1 - 7-14-14:30

  • 完成与后端的json参数传递
  • 后端脚本改为新线程隐藏式启动(python->start pythonw),避免运行后端之后前端程序阻塞
  • 增加动态模式启动(Beta)选项
  • 启动器运行后端之后不再关闭,运行按钮变为结束后端。同时,关闭启动器窗口也会结束后端(类似腾讯会议设计)

0.3.0 - 7-13-22:51

  • 使用ttkbootstrap重构界面,现代化、扁平化。
  • 增加模型选择及提示、游戏选择、启动方式选择(Demo或Normal)

0.2.0 - 7-13-11:23

  • 使用tkinter完成前端启动器开发

后端脚本

0.3.3 - 7.15-19:32

  • 修复了演示模式的1个bug,优化动态补偿算法的流程,减少时延

0.3.2 - 7.14-23:11

  • 适配CS:GO,根据用户输入的鼠标灵敏度调整鼠标移动算法,提高精准度

0.3.1 - 7.14-18:00

  • 新的演示模式,实时标框并展示,截图识别范围改回全屏识别。
  • 完成与前端的json参数传递

0.3.0 - 7.14-00:56

  • 修复识别非真实屏幕分辨率的问题
  • 初步实现了动态补偿算法,对近匀速运动的敌人有效

0.2.0 - 7.13-12:32

  • 将模型迁移至cuda,进一步降低时延
  • 优化了选择最佳目标的方式,由选择最大目标改为选择离准星最近目标

0.1.5 - 7.12-21:48

  • 改进截图、鼠标移动的API,修改使用模型,简洁流程函数。降低单次瞄准延迟为0.2秒左右,与高手反应速度持平
  • 修改截图的识别位置为屏幕中心
  • 使用opencv置顶小窗展示识别过程

0.1.0 - 7.12-11:14

  • 初代版本,单次瞄准延迟近0.4-0.5秒

附录

第三方依赖库

os
sys
time
tkinter
ttkbootstrap
json
pickle
PyQt5.QtWidgets
PyQt5.QtGui
win32gui
pytest
pytorch(torch)
keyboard
pydirectinput
opencv-python(cv2)
num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