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56 lines (93 loc) · 7.78 KB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56 lines (93 loc) · 7.78 KB

前端面试之道

从 V8 中看 JS 性能优化

注意:该知识点属于性能优化领域。

性能问题越来越成为前端火热的话题,因为随着项目的逐步变大,性能问题也逐步体现出来。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减少加载时间,工程师们想尽一切办法去优化细节。

掘金之前已经出过一本关于性能的小册,我在写涉及性能优化的内容之前就特地去购买了这本小册阅读,目的是为了写出点不一样的东西。当然性能优化归结起来还是那几个点,我只能尽可能地写出那本小册没有提及的内容,部分内容还是会有重叠的。当然它通过了十五个章节去介绍性能,肯定会讲的比我细,有兴趣的可以同时购买还有本 「前端性能优化原理与实践 」小册,形成一个互补。

在这几个章节中不会提及浏览器、Webpack、网络协议这几块如何优化的内容,因为对应的模块中已经讲到了这部分的内容,如果你想学习这几块该如何性能优化的话,可以去对应的章节阅读。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来学习如何让 V8 优化我们的代码,下一章节将会学习性能优化剩余的琐碎点,因为性能优化这个领域所涉及的内容都很碎片化。

在学习如何性能优化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如何测试性能问题,毕竟是先有问题才会去想着该如何改进。

测试性能工具

Chrome 已经提供了一个大而全的性能测试工具 Audits

点我们点击 Audits 后,可以看到如下的界面

在这个界面中,我们可以选择想测试的功能然后点击 Run audits,工具就会自动运行帮助我们测试问题并且给出一个完整的报告

上图是给掘金首页测试性能后给出的一个报告,可以看到报告中分别为性能、体验、SEO 都给出了打分,并且每一个指标都有详细的评估

评估结束后,工具还提供了一些建议便于我们提高这个指标的分数

我们只需要一条条根据建议去优化性能即可。

除了 Audits 工具之外,还有一个 Performance 工具也可以供我们使用。

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详细的看到每个时间段中浏览器在处理什么事情,哪个过程最消耗时间,便于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性能瓶颈。

JS 性能优化

JS 是编译型还是解释型语言其实并不固定。首先 JS 需要有引擎才能运行起来,无论是浏览器还是在 Node 中,这是解释型语言的特性。但是在 V8 引擎下,又引入了 TurboFan 编译器,他会在特定的情况下进行优化,将代码编译成执行效率更高的 Machine Code,当然这个编译器并不是 JS 必须需要的,只是为了提高代码执行性能,所以总的来说 JS 更偏向于解释型语言。

那么这一小节的内容主要会针对于 Chrome 的 V8 引擎来讲解。

在这一过程中,JS 代码首先会解析为抽象语法树(AST),然后会通过解释器或者编译器转化为 Bytecode 或者 Machine Code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JS 会首先被解析为 AST,解析的过程其实是略慢的。代码越多,解析的过程也就耗费越长,这也是我们需要压缩代码的原因之一。另外一种减少解析时间的方式是预解析,会作用于未执行的函数,这个我们下面再谈。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对于函数来说,应该尽可能避免声明嵌套函数(类也是函数),因为这样会造成函数的重复解析。

function test1() {
  // 会被重复解析
  function test2() {}
}

然后 Ignition 负责将 AST 转化为 Bytecode,TurboFan 负责编译出优化后的 Machine Code,并且 Machine Code 在执行效率上优于 Bytecode

那么我们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什么情况下代码会编译为 Machine Code?

JS 是一门动态类型的语言,并且还有一大堆的规则。简单的加法运算代码,内部就需要考虑好几种规则,比如数字相加、字符串相加、对象和字符串相加等等。这样的情况也就势必导致了内部要增加很多判断逻辑,降低运行效率。

function test(x) {
  return x + x
}

test(1)
test(2)
test(3)
test(4)

对于以上代码来说,如果一个函数被多次调用并且参数一直传入 number 类型,那么 V8 就会认为该段代码可以编译为 Machine Code,因为你固定了类型,不需要再执行很多判断逻辑了。

但是如果一旦我们传入的参数类型改变,那么 Machine Code 就会被 DeOptimized 为 Bytecode,这样就有性能上的一个损耗了。所以如果我们希望代码能多的编译为 Machine Code 并且 DeOptimized 的次数减少,就应该尽可能保证传入的类型一致

那么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到底优化前后有多少的提升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实践测试一下到底有多少的提升。

const { performance, PerformanceObserver } = require('perf_hooks')

function test(x) {
  return x + x
}
// node 10 中才有 PerformanceObserver
// 在这之前的 node 版本可以直接使用 performance 中的 API
const obs = new PerformanceObserver((list, observer) => {
  console.log(list.getEntries())
  observer.disconnect()
})
obs.observe({ entryTypes: ['measure'], buffered: true })

performance.mark('start')

let number = 10000000
// 不优化代码
%NeverOptimizeFunction(test)

while (number--) {
  test(1)
}

performance.mark('end')
performance.measure('test', 'start', 'end')

以上代码中我们使用了 performance API,这个 API 在性能测试上十分好用。不仅可以用来测量代码的执行时间,还能用来测量各种网络连接中的时间消耗等等,并且这个 API 也可以在浏览器中使用。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优化过的代码执行时间只需要 9ms,但是不优化过的代码执行时间却是前者的二十倍,已经接近 200ms 了。在这个案例中,我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 V8 的性能优化到底有多强,只需要我们符合一定的规则书写代码,引擎底层就能帮助我们自动优化代码。

另外,编译器还有个骚操作 Lazy-Compile,当函数没有被执行的时候,会对函数进行一次预解析,直到代码被执行以后才会被解析编译。对于上述代码来说,test 函数需要被预解析一次,然后在调用的时候再被解析编译。但是对于这种函数马上就被调用的情况来说,预解析这个过程其实是多余的,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代码不被预解析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给函数套上括号就可以了

(function test(obj) {
  return x + x
})

但是不可能我们为了性能优化,给所有的函数都去套上括号,并且也不是所有函数都需要这样做。我们可以通过 optimize-js 实现这个功能,这个库会分析一些函数的使用情况,然后给需要的函数添加括号,当然这个库很久没人维护了,如果需要使用的话,还是需要测试过相关内容的。

小结

总结一下这一章节我们学习的知识

  • 可以通过 Audit 工具获得网站的多个指标的性能报告。
  • 可以通过 Performance 工具了解网站的性能瓶颈。
  • 可以通过 Performance API 具体测量时间。
  • 为了减少编译时间,我们可以采用减少代码文件的大小或者减少书写嵌套函数的方式。
  • 为了让 V8 优化代码,我们应该尽可能保证传入参数的类型一致。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思考,这是不是也是使用 TypeScript 能够带来的好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