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关于 @LogRecordDiffObject 和 @LogRecordDiffField 的一些建议 #81

Open
duanluan opened this issue Jul 31, 2023 · 3 comments
Open
Labels
enhancement New feature or request

Comments

@duanluan
Copy link
Contributor

duanluan commented Jul 31, 2023

  1. diff 时,oldObj 和 obj 必须都要加 @LogRecordDiffObject 注解,否则 diff 内容为空。我觉得这个注解可以不加,主要只用 @LogRecordDiffField 的 alias。或者没有都加 @LogRecordDiffObject 的时候报错提醒下。
  2. diff 时,oldObj 和 obj 的字段都得写 @LogRecordDiffField(alias = "用户名"),结果才会有中文,否则就是字段名,我觉得其中一个加就行了,根据字段名来判断。
@qqxx6661
Copy link
Owner

建议收到了,这个其实当时写的时候思考了这个问题。

其实是在 更加方便和灵活使用DIFF 和 严格要求用户申明DIFF相关对象 中作取舍。

当时想着是要严格申明的,这样能保证用户理解了DIFF的使用方式才会让DIFF生效。

这个我觉得可以思考下,哪种更好。

@duanluan
Copy link
Contributor Author

duanluan commented Jul 31, 2023

当时想着是要严格申明的,这样能保证用户理解了 DIFF 的使用方式才会让 DIFF 生效。

我觉得更多地自动化更好,就比如 satoken 如果需要将 Token 持久化到 Redis 中,只要引入它的 Redis 包以及 Spring Boot 配置了 Redis,就可以自动生效,不需要做其他配置。还有 Forest 框架当中有些注解在低版本都是要单独配置的,但是在新版本里就可以自动配置或者自动根据类型判断了。

另外能建个 QQ、微信或者 Discord、Telegram 交流群吗?单独开个 issue 或写在 README。

@qqxx6661
Copy link
Owner

qqxx6661 commented Aug 2, 2023

当时想着是要严格申明的,这样能保证用户理解了 DIFF 的使用方式才会让 DIFF 生效。

我觉得更多地自动化更好,就比如 satoken 如果需要将 Token 持久化到 Redis 中,只要引入它的 Redis 包以及 Spring Boot 配置了 Redis,就可以自动生效,不需要做其他配置。还有 Forest 框架当中有些注解在低版本都是要单独配置的,但是在新版本里就可以自动配置或者自动根据类型判断了。

另外能建个 QQ、微信或者 Discord、Telegram 交流群吗?单独开个 issue 或写在 README。

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DIFF这个注解上,确实可以更"约定优于配置"一些,不会造成危害。

没有做群,主要是现在这份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先就用ISSUE沟通好了,未来如果闲一些有精力维护再说。否则群里讨论我也及时响应不了。

@qqxx6661 qqxx6661 added the enhancement New feature or request label Aug 3, 2023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enhancement New feature or reques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2 particip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