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网络层只把分组发送到目的主机,但是真正通信的并不是主机而是主机中的进程。传输层提供了进程间的逻辑通信,传输层向高层用户屏蔽了下面网络层的核心细节,使应用程序看起来像是在两个传输层实体之间有一条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信道。
-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无连接的,尽最大可能交付,没有拥塞控制,面向报文(对于应用程序传下来的报文不合并也不拆分,只是添加 UDP 首部),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 传输控制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面向连接的,提供可靠交付,有流量控制,拥塞控制,提供全双工通信,面向字节流(把应用层传下来的报文看成字节流,把字节流组织成大小不等的数据块),每一条 TCP 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一对一)。
HTTP协议的Keep-Alive意图在于短时间内连接复用,希望可以短时间内在同一个连接上进行多次请求/响应。
TCP的KeepAlive机制意图在于保活、心跳,检测连接错误。当一个TCP连接两端长时间没有数据传输时(通常默认配置是2小时),发送keepalive探针,探测链接是否存活。
首部字段只有 8 个字节,包括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检验和。12 字节的伪首部是为了计算检验和临时添加的。
检验和:检查UDP段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
-
序号 :用于对字节流进行编号,例如序号为 301,表示第一个字节的编号为 301,如果携带的数据长度为 100 字节,那么下一个报文段的序号应为 401。
-
确认号 :期望收到的下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例如 B 正确收到 A 发送来的一个报文段,序号为 501,携带的数据长度为 200 字节,因此 B 期望下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为 701,B 发送给 A 的确认报文段中确认号就为 701。
-
数据偏移 :指的是数据部分距离报文段起始处的偏移量,实际上指的是首部的长度。
-
确认 ACK :当 ACK=1 时确认号字段有效,否则无效。TCP 规定,在连接建立后所有传送的报文段都必须把 ACK 置 1。
-
同步 SYN :在连接建立时用来同步序号。当 SYN=1,ACK=0 时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若对方同意建立连接,则响应报文中 SYN=1,ACK=1。
-
终止 FIN :用来释放一个连接,当 FIN=1 时,表示此报文段的发送方的数据已发送完毕,并要求释放连接。
-
窗口 :窗口值作为接收方让发送方设置其发送窗口的依据。之所以要有这个限制,是因为接收方的数据缓存空间是有限的。
假设 A 为客户端,B 为服务器端。
-
首先 B 处于 LISTEN(监听)状态,等待客户的连接请求。
-
A 向 B 发送连接请求报文,SYN=1,ACK=0,选择一个初始的序号 x。
-
B 收到连接请求报文,如果同意建立连接,则向 A 发送连接确认报文,SYN=1,ACK=1,确认号为 x+1,同时也选择一个初始的序号 y。
-
A 收到 B 的连接确认报文后,还要向 B 发出确认,确认号为 y+1,序号为 x+1。
-
B 收到 A 的确认后,连接建立。
一句话,主要防止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器,从而产生错误。
如果使用的是两次握手建立连接,假设有这样一种场景,客户端发送了第一个请求连接并且没有丢失,只是因为在网络结点中滞留的时间太长了,由于TCP的客户端迟迟没有收到确认报文,以为服务器没有收到,此时重新向服务器发送这条报文,此后客户端和服务器经过两次握手完成连接,传输数据,然后关闭连接。此时此前滞留的那一次请求连接,网络通畅了到达了服务器,这个报文本该是失效的,但是,两次握手的机制将会让客户端和服务器再次建立连接,这将导致不必要的错误和资源的浪费。
如果采用的是三次握手,就算是那一次失效的报文传送过来了,服务端接受到了那条失效报文并且回复了确认报文,但是客户端不会再次发出确认。由于服务器收不到确认,就知道客户端并没有请求连接。
以下描述不讨论序号和确认号,因为序号和确认号的规则比较简单。并且不讨论 ACK,因为 ACK 在连接建立之后都为 1。
-
A 发送连接释放报文,FIN=1。
-
B 收到之后发出确认,此时 TCP 属于半关闭状态,B 能向 A 发送数据但是 A 不能向 B 发送数据。
-
当 B 不再需要连接时,发送连接释放报文,FIN=1。
-
A 收到后发出确认,进入 TIME-WAIT 状态,等待 2 MSL(最大报文存活时间)后释放连接。
-
B 收到 A 的确认后释放连接。
四次挥手的原因
客户端发送了 FIN 连接释放报文之后,服务器收到了这个报文,就进入了 CLOSE-WAIT 状态。这个状态是为了让服务器端发送还未传送完毕的数据,传送完毕之后,服务器会发送 FIN 连接释放报文。
TIME_WAIT
-
报文段的最大存活时间
简单说timewait之所以等待2MSL的时长,是为了避免因为网络丢包或者网络延迟而造成的tcp传输不可靠,而这个time_wait状态则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网络传输的可靠性。
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端的 FIN 报文后进入此状态,此时并不是直接进入 CLOSED 状态,还需要等待一个时间计时器设置的时间 2MSL。这么做有两个理由:
- 确保最后一个确认报文能够到达。如果 B 没收到 A 发送来的确认报文,那么就会重新发送连接释放请求报文,A 等待一段时间就是为了处理这种情况的发生。
- 等待一段时间是为了让本连接持续时间内所产生的所有报文都从网络中消失,使得下一个新的连接不会出现旧的连接请求报文。
ss -s
可以查看time_wait数量
- 开启SYN Cookies。当出现SYN等待队列溢出时,启用cookies来处理,可防范少量SYN攻击,默认为0,表示关闭;
- 开启重用。允许将TIME-WAIT sockets重新用于新的TCP连接,默认为0,表示关闭;
- 开启TCP连接中TIME-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认为0,表示关闭。
- 增加可用端口范围
- 短连接变长连接
建立连接的时候, 服务器在LISTEN状态下,收到建立连接请求的SYN报文后,把ACK和SYN放在一个报文里发送给客户端。
而关闭连接时,服务器收到对方的FIN报文时,仅仅表示对方不再发送数据了但是还能接收数据,而自己也未必全部数据都发送给对方了,所以己方可以立即关闭,也可以发送一些数据给对方后,再发送FIN报文给对方来表示同意现在关闭连接,因此,己方ACK和FIN一般都会分开发送,从而导致多了一次。
TCP还设有一个保活计时器,显然,客户端如果出现故障,服务器不能一直等下去,白白浪费资源。服务器每收到一次客户端的请求后都会重新复位这个计时器,时间通常是设置为2小时,若两小时还没有收到客户端的任何数据,服务器就会发送一个探测报文段,以后每隔75分钟发送一次。若一连发送10个探测报文仍然没反应,服务器就认为客户端出了故障,接着就关闭连接。
TCP 实现可靠传输的方式之一,是通过序列号与确认应答。
在 TCP 中,当发送端的数据到达接收主机时,接收端主机会返回一个确认应答消息,表示已收到消息。
但在错综复杂的网络,并不一定能如上图那么顺利能正常的数据传输,万一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了呢?
所以 TCP 针对数据包丢失的情况,会用重传机制解决。
重传机制的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在发送数据时,设定一个定时器,当超过指定的时间后,没有收到对方的 ACK
确认应答报文,就会重发该数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超时重传。
TCP 会在以下两种情况发生超时重传:
- 数据包丢失
- 确认应答丢失
超时时间应该设置为多少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 RTT
(Round-Trip Time 往返时延),从下图我们就可以知道:
RTT
就是数据从网络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就是包的往返时间。
超时重传时间是以 RTO
(Retransmission Timeout 超时重传时间)表示。
假设在重传的情况下,超时时间 RTO
「较长或较短」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上图中有两种超时时间不同的情况:
- 当超时时间 RTO 较大时,重发就慢,丢了老半天才重发,没有效率,性能差;
- 当超时时间 RTO 较小时,会导致可能并没有丢就重发,于是重发的就快,会增加网络拥塞,导致更多的超时,更多的超时导致更多的重发。
精确的测量超时时间 RTO
的值是非常重要的,这可让我们的重传机制更高效。
根据上述的两种情况,我们可以得知,超时重传时间 RTO 的值应该略大于报文往返 RTT 的值。
实际上「报文往返 RTT 的值」是经常变化的,因为我们的网络也是时常变化的。也就因为「报文往返 RTT 的值」 是经常波动变化的,所以「超时重传时间 RTO 的值」应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值。
TCP 还有另外一种快速重传(Fast Retransmit)机制,它不以时间为驱动,而是以数据驱动重传。
快速重传机制,是如何工作的呢?其实很简单,一图胜千言。
在上图,发送方发出了 1,2,3,4,5 份数据:
- 第一份 Seq1 先送到了,于是就 Ack 回 2;
- 结果 Seq2 因为某些原因没收到,Seq3 到达了,于是还是 Ack 回 2;
- 后面的 Seq4 和 Seq5 都到了,但还是 Ack 回 2,因为 Seq2 还是没有收到;
- 发送端收到了三个 Ack = 2 的确认,知道了 Seq2 还没有收到,就会在定时器过期之前,重传丢失的 Seq2。
- 最后,接收到收到了 Seq2,此时因为 Seq3,Seq4,Seq5 都收到了,于是 Ack 回 6 。
所以,快速重传的工作方式是当收到三个相同的 ACK 报文时,会在定时器过期之前,重传丢失的报文段。
快速重传机制只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超时时间的问题,但是它依然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重传的时候,是重传之前的一个,还是重传所有的问题。
比如对于上面的例子,是重传 Seq2 呢?还是重传 Seq2、Seq3、Seq4、Seq5 呢?因为发送端并不清楚这连续的三个 Ack 2 是谁传回来的。
根据 TCP 不同的实现,以上两种情况都是有可能的。可见,这是一把双刃剑。
为了解决不知道该重传哪些 TCP 报文,于是就有 SACK
方法。
还有一种实现重传机制的方式叫:SACK
( Selective Acknowledgment 选择性确认)。
这种方式需要在 TCP 头部「选项」字段里加一个 SACK
的东西,它可以将缓存的地图发送给发送方,这样发送方就可以知道哪些数据收到了,哪些数据没收到,知道了这些信息,就可以只重传丢失的数据。
如下图,发送方收到了三次同样的 ACK 确认报文,于是就会触发快速重发机制,通过 SACK
信息发现只有 200~299
这段数据丢失,则重发时,就只选择了这个 TCP 段进行重复。
如果要支持 SACK
,必须双方都要支持。在 Linux 下,可以通过 net.ipv4.tcp_sack
参数打开这个功能(Linux 2.4 后默认打开)。
Duplicate SACK 又称 D-SACK
,其主要使用了 SACK 来告诉「发送方」有哪些数据被重复接收了。
下面举例两个栗子,来说明 D-SACK
的作用。
-
「接收方」发给「发送方」的两个 ACK 确认应答都丢失了,所以发送方超时后,重传第一个数据包(3000 ~ 3499)
-
于是「接收方」发现数据是重复收到的,于是回了一个 SACK = 3000~3500,告诉「发送方」 3000~3500 的数据早已被接收了,因为 ACK 都到了 4000 了,已经意味着 4000 之前的所有数据都已收到,所以这个 SACK 就代表着
D-SACK
。 -
这样「发送方」就知道了,数据没有丢,是「接收方」的 ACK 确认报文丢了。
- 数据包(1000~1499) 被网络延迟了,导致「发送方」没有收到 Ack 1500 的确认报文。
- 而后面报文到达的三个相同的 ACK 确认报文,就触发了快速重传机制,但是在重传后,被延迟的数据包(1000~1499)又到了「接收方」;
- 所以「接收方」回了一个 SACK=1000~1500,因为 ACK 已经到了 3000,所以这个 SACK 是 D-SACK,表示收到了重复的包。
- 这样发送方就知道快速重传触发的原因不是发出去的包丢了,也不是因为回应的 ACK 包丢了,而是因为网络延迟了。
可见,D-SACK
有这么几个好处:
- 可以让「发送方」知道,是发出去的包丢了,还是接收方回应的 ACK 包丢了;
- 可以知道是不是「发送方」的数据包被网络延迟了;
- 可以知道网络中是不是把「发送方」的数据包给复制了;
在 Linux 下可以通过 net.ipv4.tcp_dsack
参数开启/关闭这个功能(Linux 2.4 后默认打开)。
我们都知道 TCP 是每发送一个数据,都要进行一次确认应答。当上一个数据包收到了应答了, 再发送下一个。
这个模式就有点像我和你面对面聊天,你一句我一句。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效率比较低的。
如果你说完一句话,我在处理其他事情,没有及时回复你,那你不是要干等着我做完其他事情后,我回复你,你才能说下一句话,很显然这不现实。
所以,这样的传输方式有一个缺点:数据包的往返时间越长,通信的效率就越低。
为解决这个问题,TCP 引入了窗口这个概念。即使在往返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它也不会降低网络通信的效率。
那么有了窗口,就可以指定窗口大小,窗口大小就是指无需等待确认应答,而可以继续发送数据的最大值。
窗口的实现实际上是操作系统开辟的一个缓存空间,发送方主机在等到确认应答返回之前,必须在缓冲区中保留已发送的数据。如果按期收到确认应答,此时数据就可以从缓存区清除。
假设窗口大小为 3
个 TCP 段,那么发送方就可以「连续发送」 3
个 TCP 段,并且中途若有 ACK 丢失,可以通过「下一个确认应答进行确认」。如下图:
图中的 ACK 600 确认应答报文丢失,也没关系,因为可以通话下一个确认应答进行确认,只要发送方收到了 ACK 700 确认应答,就意味着 700 之前的所有数据「接收方」都收到了。这个模式就叫累计确认或者累计应答。
窗口大小由哪一方决定?
TCP 头里有一个字段叫 Window
,也就是窗口大小。
这个字段是接收端告诉发送端自己还有多少缓冲区可以接收数据。于是发送端就可以根据这个接收端的处理能力来发送数据,而不会导致接收端处理不过来。
所以,通常窗口的大小是由接收方的决定的。
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大小不能超过接收方的窗口大小,否则接收方就无法正常接收到数据。
发送方的滑动窗口
我们先来看看发送方的窗口,下图就是发送方缓存的数据,根据处理的情况分成四个部分,其中深蓝色方框是发送窗口,紫色方框是可用窗口:
-
#1 是已发送并收到 ACK确认的数据:1~31 字节
-
#2 是已发送但未收到 ACK确认的数据:32~45 字节
-
#3 是未发送但总大小在接收方处理范围内(接收方还有空间):46~51字节
-
#4 是未发送但总大小超过接收方处理范围(接收方没有空间):52字节以后
在下图,当发送方把数据「全部」都一下发送出去后,可用窗口的大小就为 0 了,表明可用窗口耗尽,在没收到 ACK 确认之前是无法继续发送数据了。
在下图,当收到之前发送的数据 32~36
字节的 ACK 确认应答后,如果发送窗口的大小没有变化,则滑动窗口往右边移动 5 个字节,因为有 5 个字节的数据被应答确认,接下来 52~56
字节又变成了可用窗口,那么后续也就可以发送 52~56
这 5 个字节的数据了。
程序是如何表示发送方的四个部分的呢?
TCP 滑动窗口方案使用三个指针来跟踪在四个传输类别中的每一个类别中的字节。其中两个指针是绝对指针(指特定的序列号),一个是相对指针(需要做偏移)。
SND.WND
:表示发送窗口的大小(大小是由接收方指定的);SND.UNA
:是一个绝对指针,它指向的是已发送但未收到确认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列号,也就是 #2 的第一个字节。SND.NXT
:也是一个绝对指针,它指向未发送但可发送范围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列号,也就是 #3 的第一个字节。- 指向 #4 的第一个字节是个相对指针,它需要
SND.NXT
指针加上SND.WND
大小的偏移量,就可以指向 #4 的第一个字节了。
那么可用窗口大小的计算就可以是:
可用窗口大 = SND.WND -(SND.NXT - SND.UNA)
接收方的滑动窗口
接下来我们看看接收方的窗口,接收窗口相对简单一些,根据处理的情况划分成三个部分:TCP 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是为了控制发送方发送速率,保证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接收方发送的确认报文中的窗口字段可以用来控制发送方窗口大小,从而影响发送方的发送速率。将窗口字段设置为 0,则发送方不能发送数据。
-
#1 + #2 是已成功接收并确认的数据(等待应用进程读取);
-
#3 是未收到数据但可以接收的数据;
-
#4 未收到数据并不可以接收的数据;
其中三个接收部分,使用两个指针进行划分:
RCV.WND
:表示接收窗口的大小,它会通告给发送方。RCV.NXT
:是一个指针,它指向期望从发送方发送来的下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列号,也就是 #3 的第一个字节。- 指向 #4 的第一个字节是个相对指针,它需要
RCV.NXT
指针加上RCV.WND
大小的偏移量,就可以指向 #4 的第一个字节了。
接收窗口和发送窗口的大小是相等的吗?
并不是完全相等,接收窗口的大小是约等于发送窗口的大小的。
因为滑动窗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当接收方的应用进程读取数据的速度非常快的话,这样的话接收窗口可以很快的就空缺出来。那么新的接收窗口大小,是通过 TCP 报文中的 Windows 字段来告诉发送方。那么这个传输过程是存在时延的,所以接收窗口和发送窗口是约等于的关系。
发送方不能无脑的发数据给接收方,要考虑接收方处理能力。
如果一直无脑的发数据给对方,但对方处理不过来,那么就会导致触发重发机制,从而导致网络流量的无端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种现象发生,TCP 提供一种机制可以让「发送方」根据「接收方」的实际接收能力控制发送的数据量,这就是所谓的流量控制。
下面举个栗子,为了简单起见,假设以下场景:
- 客户端是接收方,服务端是发送方
- 假设接收窗口和发送窗口相同,都为
200
- 假设两个设备在整个传输过程中都保持相同的窗口大小,不受外界影响
根据上图的流量控制,说明下每个过程:
-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请求数据报文。这里要说明下,本次例子是把服务端作为发送方,所以没有画出服务端的接收窗口。
- 服务端收到请求报文后,发送确认报文和 80 字节的数据,于是可用窗口
Usable
减少为 120 字节,同时SND.NXT
指针也向右偏移 80 字节后,指向 321,这意味着下次发送数据的时候,序列号是 321。 - 客户端收到 80 字节数据后,于是接收窗口往右移动 80 字节,
RCV.NXT
也就指向 321,这意味着客户端期望的下一个报文的序列号是 321,接着发送确认报文给服务端。 - 服务端再次发送了 120 字节数据,于是可用窗口耗尽为 0,服务端无法在继续发送数据。
- 客户端收到 120 字节的数据后,于是接收窗口往右移动 120 字节,
RCV.NXT
也就指向 441,接着发送确认报文给服务端。 - 服务端收到对 80 字节数据的确认报文后,
SND.UNA
指针往右偏移后指向 321,于是可用窗口Usable
增大到 80。 - 服务端收到对 120 字节数据的确认报文后,
SND.UNA
指针往右偏移后指向 441,于是可用窗口Usable
增大到 200。 - 服务端可以继续发送了,于是发送了 160 字节的数据后,
SND.NXT
指向 601,于是可用窗口Usable
减少到 40。 - 客户端收到 160 字节后,接收窗口往右移动了 160 字节,
RCV.NXT
也就是指向了 601,接着发送确认报文给服务端。 - 服务端收到对 160 字节数据的确认报文后,发送窗口往右移动了 160 字节,于是
SND.UNA
指针偏移了 160 后指向 601,可用窗口Usable
也就增大至了 200。
前面的流量控制例子,我们假定了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是不变的,但是实际上,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中所存放的字节数,都是放在操作系统内存缓冲区中的,而操作系统的缓冲区,会被操作系统调整。
当应用进程没办法及时读取缓冲区的内容时,也会对我们的缓冲区造成影响。
那操心系统的缓冲区,是如何影响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例子。
当应用程序没有及时读取缓存时,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变化。
考虑以下场景:
根据上图的流量控制,说明下每个过程:
- 客户端发送 140 字节数据后,可用窗口变为 220 (360 - 140)。
- 服务端收到 140 字节数据,但是服务端非常繁忙,应用进程只读取了 40 个字节,还有 100 字节占用着缓冲区,于是接收窗口收缩到了 260 (360 - 100),最后发送确认信息时,将窗口大小通过给客户端。
- 客户端收到确认和窗口通告报文后,发送窗口减少为 260。
- 客户端发送 180 字节数据,此时可用窗口减少到 80。
- 服务端收到 180 字节数据,但是应用程序没有读取任何数据,这 180 字节直接就留在了缓冲区,于是接收窗口收缩到了 80 (260 - 180),并在发送确认信息时,通过窗口大小给客户端。
- 客户端收到确认和窗口通告报文后,发送窗口减少为 80。
- 客户端发送 80 字节数据后,可用窗口耗尽。
- 服务端收到 80 字节数据,但是应用程序依然没有读取任何数据,这 80 字节留在了缓冲区,于是接收窗口收缩到了 0,并在发送确认信息时,通过窗口大小给客户端。
- 客户端收到确认和窗口通告报文后,发送窗口减少为 0。
可见最后窗口都收缩为 0 了,也就是发生了窗口关闭。当发送方可用窗口变为 0 时,发送方实际上会定时发送窗口探测报文,以便知道接收方的窗口是否发生了改变,这个内容后面会说,这里先简单提一下。
我们先来看看第二个例子。
当服务端系统资源非常紧张的时候,操心系统可能会直接减少了接收缓冲区大小,这时应用程序又无法及时读取缓存数据,那么这时候就有严重的事情发生了,会出现数据包丢失的现象。
说明下每个过程:
- 客户端发送 140 字节的数据,于是可用窗口减少到了 220。
- 服务端因为现在非常的繁忙,操作系统于是就把接收缓存减少了 100 字节,当收到 对 140 数据确认报文后,又因为应用程序没有读取任何数据,所以 140 字节留在了缓冲区中,于是接收窗口大小从 360 收缩成了 100,最后发送确认信息时,通告窗口大小给对方。
- 此时客户端因为还没有收到服务端的通告窗口报文,所以不知道此时接收窗口收缩成了 100,客户端只会看自己的可用窗口还有 220,所以客户端就发送了 180 字节数据,于是可用窗口减少到 40。
- 服务端收到了 180 字节数据时,发现数据大小超过了接收窗口的大小,于是就把数据包丢失了。
- 客户端收到第 2 步时,服务端发送的确认报文和通告窗口报文,尝试减少发送窗口到 100,把窗口的右端向左收缩了 80,此时可用窗口的大小就会出现诡异的负值。
所以,如果发生了先减少缓存,再收缩窗口,就会出现丢包的现象。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TCP 规定是不允许同时减少缓存又收缩窗口的,而是采用先收缩窗口,过段时间在减少缓存,这样就可以避免了丢包情况。
在前面我们都看到了,TCP 通过让接收方指明希望从发送方接收的数据大小(窗口大小)来进行流量控制。
如果窗口大小为 0 时,就会阻止发送方给接收方传递数据,直到窗口变为非 0 为止,这就是窗口关闭。
窗口关闭潜在的危险
接收方向发送方通告窗口大小时,是通过 ACK
报文来通告的。
那么,当发生窗口关闭时,接收方处理完数据后,会向发送方通告一个窗口非 0 的 ACK 报文,如果这个通告窗口的 ACK 报文在网络中丢失了,那麻烦就大了。
这会导致发送方一直等待接收方的非 0 窗口通知,接收方也一直等待发送方的数据,如不不采取措施,这种相互等待的过程,会造成了死锁的现象。
TCP 是如何解决窗口关闭时,潜在的死锁现象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CP 为每个连接设有一个持续定时器,只要 TCP 连接一方收到对方的零窗口通知,就启动持续计时器。
如果持续计时器超时,就会发送窗口探测 ( Window probe ) 报文,而对方在确认这个探测报文时,给出自己现在的接收窗口大小。
- 如果接收窗口仍然为 0,那么收到这个报文的一方就会重新启动持续计时器;
- 如果接收窗口不是 0,那么死锁的局面就可以被打破了。
窗口探查探测的次数一般为 3 此次,每次次大约 30-60 秒(不同的实现可能会不一样)。如果 3 次过后接收窗口还是 0 的话,有的 TCP 实现就会发 RST
报文来中断连接。
如果接收方太忙了,来不及取走接收窗口里的数据,那么就会导致发送方的发送窗口越来越小。
到最后,如果接收方腾出几个字节并告诉发送方现在有几个字节的窗口,而发送方会义无反顾地发送这几个字节,这就是糊涂窗口综合症。
要知道,我们的 TCP + IP
头有 40
个字节,为了传输那几个字节的数据,要达上这么大的开销,这太不经济了。
就好像一个可以承载 50 人的大巴车,每次来了一两个人,就直接发车。除非家里有矿的大巴司机,才敢这样玩,不然迟早破产。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大巴司机等乘客数量超过了 25 个,才认定可以发车。
现举个糊涂窗口综合症的栗子,考虑以下场景:
接收方的窗口大小是 360 字节,但接收方由于某些原因陷入困境,假设接收方的应用层读取的能力如下:
- 接收方每接收 3 个字节,应用程序就只能从缓冲区中读取 1 个字节的数据;
- 在下一个发送方的 TCP 段到达之前,应用程序 还从缓冲区中读取了 40 个额外的字节;
每个过程的窗口大小的变化,在图中都描述的很清楚了,可以发现窗口不断减少了,并且发送的数据都是比较小的了。
所以,糊涂窗口综合症的现象是可以发生在发送方和接收方:
- 接收方可以通告一个小的窗口
- 而发送方可以发送小数据
于是,要解决糊涂窗口综合症,就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就可以了
- 让接收方不通告小窗口给发送方
- 让发送方避免发送小数据
怎么让接收方不通告小窗口呢?
接收方通常的策略如下:
MSS就是TCP数据包每次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分段。
当「窗口大小」小于 min( MSS,缓存空间/2 ) ,也就是小于 MSS 与 1/2 缓存大小中的最小值时,就会向发送方通告窗口为 0
,也就阻止了发送方再发数据过来。
等到接收方处理了一些数据后,窗口大小 >= MSS,或者接收方缓存空间有一半可以使用,就可以把窗口打开让发送方发送数据过来。
怎么让发送方避免发送小数据呢?
发送方通常的策略:
使用 Nagle 算法,该算法的思路是延时处理,它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一条才可以发送数据:
- 要等到窗口大小 >=
MSS
或是 数据大小 >=MSS
- 收到之前发送数据的
ack
回包
只要没满足上面条件中的一条,发送方一直在囤积数据,直到满足上面的发送条件。
另外,Nagle 算法默认是打开的,如果对于一些需要小数据包交互的场景的程序,比如,telnet 或 ssh 这样的交互性比较强的程序,则需要关闭 Nagle 算法。
为什么要有拥塞控制呀,不是有流量控制了吗?
前面的流量控制是避免「发送方」的数据填满「接收方」的缓存,但是并不知道网络的中发生了什么。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都处在一个共享的环境。因此也有可能会因为其他主机之间的通信使得网络拥堵。
在网络出现拥堵时,如果继续发送大量数据包,可能会导致数据包时延、丢失等,这时 TCP 就会重传数据,但是一重传就会导致网络的负担更重,于是会导致更大的延迟以及更多的丢包,这个情况就会进入恶性循环被不断地放大....
所以,TCP 不能忽略网络上发生的事,它被设计成一个无私的协议,当网络发送拥塞时,TCP 会自我牺牲,降低发送的数据量。
于是,就有了拥塞控制,控制的目的就是避免「发送方」的数据填满整个网络。
为了在「发送方」调节所要发送数据的量,定义了一个叫做「拥塞窗口」的概念。
什么是拥塞窗口?和发送窗口有什么关系呢?
拥塞窗口 cwnd是发送方维护的一个 的状态变量,它会根据网络的拥塞程度动态变化的。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发送窗口 swnd
和接收窗口 rwnd
是约等于的关系,那么由于入了拥塞窗口的概念后,此时发送窗口的值是swnd = min(cwnd, rwnd),也就是拥塞窗口和接收窗口中的最小值。
拥塞窗口 cwnd
变化的规则:
- 只要网络中没有出现拥塞,
cwnd
就会增大; - 但网络中出现了拥塞,
cwnd
就减少;
那么怎么知道当前网络是否出现了拥塞呢?
其实只要「发送方」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接收到 ACK 应答报文,也就是发生了超时重传,就会认为网络出现了用拥塞。
拥塞控制有哪些控制算法?
拥塞控制主要是四个算法:
- 慢启动
- 拥塞避免
- 拥塞发生
- 快速恢复
TCP 在刚建立连接完成后,首先是有个慢启动的过程,这个慢启动的意思就是一点一点的提高发送数据包的数量,如果一上来就发大量的数据,这不是给网络添堵吗?
慢启动的算法记住一个规则就行:当发送方每收到一个 ACK,就拥塞窗口 cwnd 的大小就会加 1。
这里假定拥塞窗口 cwnd
和发送窗口 swnd
相等,下面举个栗子:
- 连接建立完成后,一开始初始化
cwnd = 1
,表示可以传一个MSS
大小的数据。 - 当收到一个 ACK 确认应答后,cwnd 增加 1,于是一次能够发送 2 个
- 当收到 2 个的 ACK 确认应答后, cwnd 增加 2,于是就可以比之前多发2 个,所以这一次能够发送 4 个
- 当这 4 个的 ACK 确认到来的时候,每个确认 cwnd 增加 1, 4 个确认 cwnd 增加 4,于是就可以比之前多发 4 个,所以这一次能够发送 8 个。
可以看出慢启动算法,发包的个数是指数性的增长。
那慢启动涨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有一个叫慢启动门限 ssthresh
(slow start threshold)状态变量。
- 当
cwnd
<ssthresh
时,使用慢启动算法。 - 当
cwnd
>=ssthresh
时,就会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前面说道,当拥塞窗口 cwnd
「超过」慢启动门限 ssthresh
就会进入拥塞避免算法。
一般来说 ssthresh
的大小是 65535
字节。
那么进入拥塞避免算法后,它的规则是:每当收到一个 ACK 时,cwnd 增加 1/cwnd。
接上前面的慢启动的栗子,现假定 ssthresh
为 8
:
- 当 8 个 ACK 应答确认到来时,每个确认增加 1/8,8 个 ACK 确认 cwnd 一共增加 1,于是这一次能够发送 9 个
MSS
大小的数据,变成了线性增长。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拥塞避免算法就是将原本慢启动算法的指数增长变成了线性增长,还是增长阶段,但是增长速度缓慢了一些。
就这么一直增长着后,网络就会慢慢进入了拥塞的状况了,于是就会出现丢包现象,这时就需要对丢失的数据包进行重传。
当触发了重传机制,也就进入了「拥塞发生算法」。
当网络出现拥塞,也就是会发生数据包重传,重传机制主要有两种:
- 超时重传
- 快速重传
这两种使用的拥塞发送算法是不同的,接下来分别来说说。
当发生了「超时重传」,则就会使用拥塞发生算法。
这个时候,sshresh 和 cwnd 的值会发生变化:
ssthresh
设为cwnd/2
,cwnd
重置为1
接着,就重新开始慢启动,慢启动是会突然减少数据流的。这真是一旦「超时重传」,马上回到解放前。但是这种方式太激进了,反应也很强烈,会造成网络卡顿。
就好像本来在秋名山高速漂移着,突然来个紧急刹车,轮胎受得了吗。。。
还有更好的方式,前面我们讲过「快速重传算法」。当接收方发现丢了一个中间包的时候,发送三次前一个包的 ACK,于是发送端就会快速地重传,不必等待超时再重传。
TCP 认为这种情况不严重,因为大部分没丢,只丢了一小部分,则 ssthresh
和 cwnd
变化如下:
cwnd = cwnd/2
,也就是设置为原来的一半;ssthresh = cwnd
;- 进入快速恢复算法
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算法一般同时使用,快速恢复算法是认为,你还能收到 3 个重复 ACK 说明网络也不那么糟糕,所以没有必要像 RTO
超时那么强烈。
正如前面所说,进入快速恢复之前,cwnd
和 ssthresh
已被更新了:
cwnd = cwnd/2
,也就是设置为原来的一半;ssthresh = cwnd
;
然后,进入快速恢复算法如下:
- 拥塞窗口
cwnd = ssthresh + 3
( 3 的意思是确认有 3 个数据包被收到了) - 重传丢失的数据包
- 如果再收到重复的 ACK,那么 cwnd 增加 1
- 如果收到新数据的 ACK 后,设置 cwnd 为 ssthresh,接着就进入了拥塞避免算法
也就是没有像「超时重传」一夜回到解放前,而是还在比较高的值,后续呈线性增长。
- https://cyc2018.github.io/CS-Notes/#/notes/%E8%AE%A1%E7%AE%97%E6%9C%BA%E7%BD%91%E7%BB%9C%20-%20%E4%BC%A0%E8%BE%93%E5%B1%82
- 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411735?toCommentIpt=1
关注我获得最新笔记、更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