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 这世上其实没有圣人 ,顶多只有强者和弱者。而那些强者并非完美无缺,只是由于有更多弱者存在,才因此显得好像“完美”。所以,若是非要准确地描述的话,
这世界根本就没有强者,其实大家都是弱者 —— 只不过弱的程度不一样而已,或者弱的方面不同而已。
这是我花了很多年才彻底想明白的简单道理。
这个道理也很重要,它一下子让我改头换面,瞬间重生。若是想不明白这个基础的道理,我又如何 逃脱鄙视链?如果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我又如何忍受过往 我做过的那么多蠢事?我又如何在各种捉襟见肘、各种尴尬的情况下 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想明白这个道理,让我对另外一件事恍然大悟:
所谓的原罪,很可能只不过是没有学会学习的结果……
天主教教义里,有所谓的七宗罪:
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暴食……
抛去这些罪名定下来的历史时间因素,仔细去看,我得到这样的结论:
若是今天的我们身上有这些特征的话,基本上都是不尊重知识、放弃了进步的结果。 核心理由在于,我们天生都是无知的,我们需要挣扎才能进步 ,若进步是有可能的,那么我们终将变好,不是吗?
仔细看看罢,色欲其实并不是什么罪,搞得好像谁没有似的…… 也确实有人没有,但这本来就不应该成为针对所有人的要求。又,这项罪名怎么看都像是在没有避孕措施的世界里不得已存在的罢?暴食其实也并不应该是什么罪,你看,在今天这个物资丰富的时代里,吃货早已成了褒义词,而通过锻炼保持健康也早已经是全民接受的生活方式……
剩下的五宗“罪”呢?
- 傲慢是因为认为别人不可能进步,以为自己的优势永存;
- 嫉妒是因为认为自己不可能进步,以为他人的优势永存;
- 懒惰是因为相信自己不可能进步,所以干脆放弃,一了百了;
- 暴怒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可以进步,所以弱者永远患得患失、永远输不起、吃不起亏;所以强者一旦发现自己的地位可能被动摇就自然而然地勃然大怒;
- 贪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进步效果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才可能出现的复利曲线,所以才生成的不切实际的欲望……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顺手研究了一下历史上主流的宗教教义,发现大多数宗教基本上都在不约而同地固化一个错误观点:
一切都是天定。
既然一切都是天定,一切就都跟自己无关;虽然说一切都跟自己无关,却依然要活着,依然要面对那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面对各种尴尬,面对各种丑恶,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所有人都有原罪。基本上是这个逻辑。所以说,想明白这个道理真的是一种超级解脱啊!—— 简称“超脱”……哈哈!
于是我开始坚信,
所有人都有进步的可能,只不过是有没有放弃而已,若不放弃,那最多是进步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一下子就比之前宽容多了,那些过去面目可憎的人,在我的世界里突然变成了跟之前的我一样的可怜人,他们只不过是放弃了而已。一下子就比过去淡定多了,知道所有的尴尬终将成为过去,我只要不放弃,就能往前走,就能进步,就能改善……
然后才反应过来,原来所谓的“ 宽容 ”、所谓的“ 淡定 ”,竟然如此容易获得 —— 惊喜,绝对是惊喜。嗯,进步(升级)是获得、制造 惊喜 的最有效手段。
逃脱鄙视链,已经是解脱了,明白别人和自己一样只要不放弃也会进步,真的是超脱。然后就开始回头庆幸自己从来都很朴素,从来都没有装蛋过。
什么叫装蛋?
自欺欺人是装给自己看;欺世盗名是装给别人看,反正都是装蛋。
自己做过蠢事,不好意思说给别人听,其实算不上装蛋,因为这起码是知道廉耻的表现。
自己做过蠢事,却完全见不得别人做蠢事,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冲上去占据道德制高点而后妄图消灭一切敌人,这才是装蛋,而且还是无耻的装蛋。
装蛋有无数种变体,可装蛋的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
对自己的未来不自信。
注意措辞,不是“对自己不自信”,而是“对自己的未来不自信” —— 核心在于,装蛋的人要么不相信自己或者别人会进步,要么自己干脆早已经放弃了进步,于是反过来认定谁都不可能进步才心里多少舒服一些……
在遥远的过去,装蛋其实是成本较低,收益极大的行为模式。可是,到了今天,资讯极其发达的今天,装蛋的成本就很高了 —— 早已高到了大多数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为什么十多年前我选择了在网上实名存在?因为我当时花时间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未来,每个人其实都是透明的…… 保护隐私其实是做不到的。只不过是你不知道而已,运营商手里有几乎你所有的数据,除了你每个月的话费是多少,给谁打过电话、发过短信之外,你去过哪里,你常住在哪里,你有哪些信用卡,你的信用额度是多少,等等等等 —— 还有很多很多你以为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不要以为你干过的蠢事别人不知道,只是人家没空、或者懒得挖出来而已。唐骏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其实他何必呢?人又不笨,若是当初不投机取巧,不欺世盗名,现在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的恩惠在于,普通人不必一定大富大贵,老老实实学习、老老实实成长、老老实实工作,做个中产阶级并不是很难 —— 早已不再是“必须你死才能我活”的时代了,真没什么必要欺世盗名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不要以为你长大了、你升级了,你聪明了,你懂事了,你就再也不会做蠢事了……那你就图森破了, 至少还有两种蠢事,叫“不由自主式”和“自然灾害式” ,发生多少次,什么时候发生,就看你运气怎样了。
一旦把自己挂到墙上,就下不来了。有些人不懂,四处吹嘘自己,搞得自己很完美一样,这其实很累的。潜在成本异常地高,身败名裂若要发生,就在瞬间。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很快,这也使得“欺世盗名”的起步很容易,起点很高,很容易形成诱惑,但这也恰恰极大地抬高了潜在成本,不是吗?
别装,千万别装。偶尔装装,不是不可以,但千万别装圣人 —— 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就不要做了,这跟不要尝试发明永动机是一个道理,多明显啊!
其实真的没必要装。 其实大家都是可怜人,最初的时候大家都不怎么样 —— 不一样的只是某些天生条件而已,可那些基本上真的都是 “脑”外之物 —— 比如,遗传的长相,或者继承的财富。 智商这东西,其实不遗传的,大家都是从零开始。
也完全没必要顾镜自怜。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但这世界正在发生变化。一个很重要但常常并不被重视的变化就是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 —— 在今天这个社会,三十岁的时候醒悟过来,和一百年前的人十五岁的时候醒悟过来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时间段的增长,明显增加了可以获得并体验 复利效果的概率……
这就是时代的恩惠。
###关于榜样
长久以来,人们好像不仅仅是心理上,甚至干脆是生理上就需要有榜样的存在 —— 把那榜样当作模仿的对象也好,当作将来有意超越的目标也罢,反正,需要有个榜样放在前方。
然而,若是有能力站在榜样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发现“充当榜样”其实是非常可怕的 —— 因为榜样被要求完美,被要求没有瑕疵,被要求高大上。可这明显是谁都做不到的啊! 这世上就没有圣人,有的基本上都是装出来的而已。
先说个别的事儿罢。
每当我需要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时候,总是先从书入手 —— 网络上碎片化的文章,基本上毫无用处(尽管,这么说可能会伤到一些人)。免费的不是不好,只是按照经济规律,免费的东西通常伴有隐秘的成本(只不过有些人坚决不相信而已)。买书,我通常不会只买一本,我会一口气买若干本 —— 基本上是 5 ~ 7 本(为什么是差不多 7 本呢?你猜!)。在 Amazon 上搜索,相关话题的书籍,只要符合基本条件的就直接买下来,买一堆回来:
- 知名作者的;
- 知名且专业对口的出版社的;
- 版次更多一些的;
- 印次更多一些的;
- 评分相对高一些的……
我觉得在我不懂那个领域的时候,连挑书都是浪费时间 —— 只能从通用的标准入手,只因为专业知识完全缺失么。去问别人应该看什么书,这更是浪费时间,因为别人怎么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 —— 尤其是连你自己都搞不明白问题究竟是什么的情况下岂不更是如此?拿来别人列出来的书单,照单全收,还是浪费时间 —— 因为没有什么书单是针对你定制的。
然后呢,我会拿着这些书, 齐头并进地阅读。很快就会发现,有些节点这本书讲的最精彩;而另外的一些节点那本书讲得最通透;另外一本书中几个的例子实在太精妙;还有某本书里顺带发现了更好的几个作者……
于是,我渐渐养成了这样一个关于书籍的价值观:
花几十块钱(人民币或美元)买回来的一本书,哪怕是有其中一点点的内容(有时哪怕是一句话而已)给我带来惊喜,已经很划算了!
有了这样的价值观之后,没多久,就发现自己即便是从“烂书”里也常常有所收获,最损的情况无非是知道了“究竟烂到怎样一个恰当的程度就依然可以有不错的销量”?
(我永远不可能理解那些嫌书贵的人 —— 省一次打车的钱,就可能带来操作系统的升级,哪怕是个很小的升级或者补丁,怎么叫贵呢?这么重要的东西,又如何便宜的下来呢?买一本书都嫌贵,同样的话题一口气买许多本,就是少有人为之的事情了……)
这跟什么很像呢?这样的方法论可以用到其他什么地方呢?
—— 习惯于这种提问,是让自己学会 融会贯通 的最直接手段……
这样的方法论可以用在“向他人学习”的行为上。
- 无论学什么,都可以同时向多个人学习(就好像可以多买几本相同领域的书一并阅读一样);
- 只要满足一定条件的人,都可以成为学习对象(就好像挑书那样,设定一些基本条件);
- 总是可以在这个人身上学到这点,在那个人身上学到另外一点;
- 甚至可以从烂人身上反向学习如何才能避免变成那种烂人?
曾经,我也好像需要榜样的激励,后来放弃了。如果把榜样比作好书,理由就清晰了:
- 好书永远存在;
- 经典书籍永远不止一本;
- 经典书籍也有可能被颠覆的可能;
- 新的好书永远源源不断;
- 众多好书都各有千秋……
同样的道理,
- 榜样永远存在;
- 值得当作榜样的人其实有很多;
- 曾经的榜样,很可能被颠覆,实际上经常被颠覆;
- 新的榜样永远远远不断;
- 即便是普通人也常常各有千秋……
若是我买了一本书,在里面学到哪怕一点东西就觉得已经很值了,那么我看到一个优秀的人,只需要从他身上学会一点点就已经很值了,不是吗?既然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我又何必把谁当作榜样?既然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为什么要认为这个值得作为榜样,那个却不能?—— 难道最终我要被“装得更好的那个人”蒙蔽吗?
“被装得最好的那个人蒙蔽”,是寻求单一榜样的最可怕后果。
再后来,我就想,其实真的没必要找什么榜样了,因为之前需要“榜样”是为了追赶和超越,可现在,我们是确定、确信自己只要不死就要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人,榜样的意义并不大。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越发地明白,完美无缺的榜样,只存在于信息流动不畅通的时代里,不是吗?
再反过来, 我自己也特别害怕自己被别人当作榜样处理 ……
- 首先,榜样是要被追赶、被超越的;
- 其次,榜样是被要求至善至美、绝无瑕疵的……
- 最要命的是,互联网时代里,所有的榜样最终是要被爆光的……
前两天,与徐小平老师吃饭闲聊,讲起来一件事儿。
有一次,和聚美优品的 CTO 戴雨森吃饭。闲聊中他提起当年上过我的课,又补了一句,“我老婆也上过你的课呢”…… 闪念之间,我有点感慨,跟他说,“你知道吗? 老师,是一个基本上注定要被甩在学生身后的职业 …… 你知道我哪儿运气好吗?我的好运就是你们一路狂奔,到地方一看,我竟然还在…… 也就是说,我运气真的很好,没有被你们远远地甩在身后。”
然后我和徐老师唏嘘了好一会儿。徐老师说,“我们其实都是很努力的人,都很害怕被甩在身后,然后吧,幸亏结果还不错……”
最为关键的是, 当榜样是很无聊的事情 ,我总觉得不完美的东西才真美。虽然,这更像是甘于堕落的托辞。但,我就是时不时喜欢说脏话啊!在恰当的时候,说出精准的脏话,很爽的!我就是戒不了烟啊!相信我,我尽力了,戒了好多次,都失败了。有时候办了蠢事,反倒有点恶意的快感,有木有!真的,谁喜欢把自己挂在墙上呢?说实话,总得有的时候真生生气,发发脾气,多少有点失态,这样才像一个正常人,有一点人味。
把绝大多数人都当做正常人处理,其实挺解脱的;把别人以为的榜样、偶像也当作正常人处理,自己就变得更正常了。与此同时的 惊喜是,学习对象更多了、学习范围更广了,真是令人大喜过望。
做个正常人,和大家一起做正常人,挺好的。
其实大家都是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