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年以后,不只读书费力,学习任何技能,负担都是很大的。
一方面是「学习新技能」需要时间,成年以后有大段空闲的时间变得非常的少。难以专注精进。一方面是我们对于「学习」这个字,带有许多的不良的印象。
我们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其实跟我们不喜欢读书的理由差不多。
我们从小对于「学习」的印象,往往是坐在教室几个礼拜,忍受课程内容,缓慢的进步。我们成年之后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可以被浪费。
读书要花的时间,比较容易被估算。读一本书顶多了不起,读再慢,花五个小时或者一天就能读完。
但是要「学会一样技能」,很难正确被估算,最后要花多少时间。
如果最后要花上 1-2 年的话。很多人会心生犹豫。在出社会以后,我们不可能再投注这么巨大的成本,去学习一样技能。毕竟每个人出社会以后都要养自己甚至养家,没有这样机会成本上的奢侈。
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跑去拜了某某大师,上了某某神课,上课时觉得自己很嗨,是个天才。下课之后一个月啥都忘光光了。
我们提不起劲去「学习」,理由跟不喜欢「读书」是一样的。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投资报酬率很低的活动。
再加上在职场上,不持续学习,也没有被立即淘汰的可能性。在过去几十年,社会并没有那么大的剧烈变动。花上 20 年只做同一个职业,只拥有一套技能,完全足够。
但问题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光是过去 10 年就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过去可能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学了一门技能,但是在 3-40 岁时,遇到了巨大的中年失业危机。不是我们能力不行,而是社会上很多东西,随著科技的进步,重复性的劳动工作,被这些机器人或者程序所替代了。
所以现代人会感到很焦虑慌张。因为人到了 3-40 岁这个年纪时,车已经太重了。可能已经没有空闲时间可以持续进修,可能有了家庭,还要培养小孩,自己还要有休息时间。因为到了这个年纪,体力与学习能力已经严重的下降。所以很多人实际上是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处境。
在这一章,我们要分享的是如何「有效的学习」。
与大家「不喜欢读书」的问题一样,许多人长到 3-40 岁了,其实还是不知道如何学习是最有效率的。
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学得有方向还很有成就感,是绝对有可能的事。
我们这一辈子对「学习」这两个字其实有很大的误解。
我们对于「学习」的认识,其实来自于 22 岁前的学校教育。所以很多人以为「学习」= 「坐在教室里面上课」。
其实所谓「学习」,方式有很多种。包括:
- 在学校向老师学习
- 在工作上面跟前辈请教经验
- 在工作上熟练业务
- 在视频网站上得到新知,然后回去练习
- 看书
- 参与讲座
这些「透过接触你原先不知道的事情,最后内化成自己经验或技能」的方式,其实都叫「学习」。
我们过去所认知的「学习」,其实只是「教育」方法的一种,叫做「讲述法」(老师说,学生听)。
我们对于「讲述法」有非常不好的印象,是因为「讲述法」其实很考验老师的教学功力。要讲得好需要:
- 老师学识渊博
- 老师有很好的教学技巧
- 老师知道怎么样学生学起来最开心省力
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校园里面,这几样因素不存在。
甚至 100 个老师,里面有 1 个老师能达到这个水平,你又选的到他的课,就真的是上辈子烧香了。
老师自己不懂瞎掰,教得烂,不准学生上课睡觉。
这是我们对校园生活的共同痛苦记忆。
其实,一般学校,真不只有「讲述法」的课可以上,课表上还是会有体育课,美劳课,工艺课等等这些可以上。自然科学学门,通常还有实验课可以操作。问题是,这些课在东方国家的国高中里面,基本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呢?因为在东方国家的教育,学校对老师的评断老师标准,并不是老师教的好不好,学生吸收程度有多少?而是学生成绩考的怎么样?重点学校考上多少人?
所以除了「填鸭式」教育,所有其他的教学方式,都被干掉了。因为对老师的业绩并不会有正向的效果。所谓填鸭式教育,就是大量的让学生背诵学科的基础知识,不断的考试,直到看到问题能够下意识的答题。
很多人之所以痛恨「填鸭法」,是因为青少年时代,被这个方法压迫,花了很多时间用了这个方式学习,当下虽然学得很快。但是也忘得很快。
我们也痛恨学习,是因为我们也误以为「学习」,就是指学校的那一套经验以及过程。
但说实话,我们真的讨厌学校里面上的那些内容吗?
在上学时,我注意到一件有趣的事情。平平是学习课本上的东西,很多学生喜欢补习班教的版本,而不喜欢学校老师上的版本。这点连我也不例外。
为什么呢?因为补习班老师上课 1)会讲段子 2) 教的方法好学很多。不仅学习的方法不是靠惩罚,而且成绩还明显有进步。有阵时间,我都觉得为什么要去学校上课,去补习班上课就好了阿。一个礼拜在补习班上两小时,效果远超过老师在学校教一个星期。
这个可不是段子,很多学生可是打从心里这么认为。但这件事情会让学校老师感到非常的生气,认为本末倒置。
但是许多补习班老师,教学的技巧真的比学校老师好非常多。我原本在上大学的时候,要去考研究所。我原本代数的成绩原本是非常烂的(我念应用数学系),但是去补习了之后,代数的成绩开始变得非常的好。
老师上课的技巧与拆解问题的视角,让我数学水平提升了非常多。一两个月的时间我的代数成绩从 20 分吊车尾,快速上升到 120 超满分。甚至,只要是相似性的数学学门,线性代数,与离散数学。我的功力都突飞猛进。成绩进步的速度让老师觉得我是不是期中考作弊,只是他没抓到....
我发现不是我对数学没兴趣。而是补习班老师,他让这门入门难度降得非常低,而且让我一路有办法慢慢爬上去,甚至产生极大的兴趣以及成就感。
当然,我不是说学校教育一定烂,补习班老师一定好,填鸭法是冲短期绩效的垃圾。而是我认为,「学习」这件事没那么简单,背后牵扯到很多变因。
当然在这当中,不可否认的。能够遇到好的老师能够大幅将门槛降低,甚至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這是我们最渴求的梦幻场景。
总而言之,大家对于「学习」印象的不好,其实背后参杂很多因素。
而且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没弄明白过,学习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羡慕我在学习与进化能力上有指数型的增长,其实背后根本的原因是我已经搞懂大脑背后运作的原理,找到相对非常有效的方式。
就举最近一个比较扯的成果吧。我在写上一本书 <<闪电式开发>> 的时候,为了克服我写书上的种种问题,竟然自学逆向出一套极速写书法。最后只花一个月的时间,就把这本书写完了。为了更佳锻炼这个能力,我竟然又写了一本书,就是各位现在在阅读的这本 <<打造超人大脑>>,这本书写作的速度更快。这本书从立项到写完,只花了七天的时间。
其实真不是我太变态,而是越了解自己大脑怎么运用,而且越熟练相关技巧,能力进化的速度真会成指数型上升。
「高效读书」的技巧,其实跟「有效学习」的技巧很不一样。
我们在上一章,讲到一般人读书的速度会慢,是因为读书其实是两个动作组成,一个是看见资讯,一个是吸收资讯。吸收资讯这件事情 = 理解资讯。而所谓的理解,就是在脑袋新建一笔记忆。如果读书时一边看一边理解,一边看一边理解,那这件事情就会非常的耗能,脑力容易被烧干。
其实学习也是一段非常耗能的过程。但是麻烦的是,我们在学习时,类似极速读书法的「一次性搜集关键字,最后再总结」这个密技,对我们学习时提升的效果比较有限。
读书,是最多五个小时或者是一天的事。但是学习一门技能,少说是几个礼拜,甚至一个月一年的事。所以读书与学习的操作方式,是很不一样的。
我们常把一个领域比拟是金字塔,所以学习是一项登山活动。但是,我觉得技能学习,以大脑的运作原理来说,其实比较像是学画一棵技能树。
如果说老师想要传授的最终技能是长成这样:
那么讲授式学习法,以及强调了解基础原理的学习方式,比较像是这样的轨迹:
这样的学习方式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一般人光画出这两根线就已经够辛苦了。更何况很多人是画完这两根线之后,就放弃了。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人觉得学习很辛苦的原因。
- 耗时
- 看不到尽头
- 记不住
所以,比较好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你会发现教的好的老师,都非常会设计课程。基本上他们的作法是把要教的课程,设计成「虚线」的学习框架,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有根基可言。不需要千辛万苦的从头学起,而能够相对容易的快速入门。
业界有一个将一个技能的程度类比成阶梯式的模型,德雷福斯模型(Dreyfus model of skill acquisition),这个模型将技能熟练度,由上而下分成:专家,精通者,胜任者,高级新手,新手五个等级。
德雷福斯模型阶段 | 业界比例 | 经验值 | 不足之处 |
---|---|---|---|
新手(初级工程师)novice | 0经验,只能照 SOP 一步一步做。从输入x=》y得到运作规则 | 经常天真的以为看了一本书就得到了武功秘籍 | |
高级新手(工程师)advanced beginner | 50% | 懂得基本规则,能够解决基本问题 | 没有宇宙观,有些时候向他们解释基础原理,还是一知半解 |
胜任者(资深工程师)competent | 经验的程度达到可以把规则融合成自己的模型,独立解决问题,寻找答案,向专家提问 | ||
精通者(架构师) proficient | 10% | 形成自己的“套路”(自己提炼的架构和方法),设计解法,整体视角思考,熟练运用pattern | |
专家(大神)expert | 1% | 可以运用直觉解决问题,设计架构,交叉学科融合,推进领域发展 |
一般人不管是进入哪个领域,从新手徒手爬到高级新手,至少都至少要耗费一两年的时间。而且这些人还是中途没有莫名其妙放弃的那种有热情的人,更不用说那些从入门到放弃的隐形案例。
花上一两年时间,完整学一门技能,在成人世界里面是极大的奢侈。除了刚出社会的新人,或者是无所事事的学生之外,没有人是有美国时间慢慢学习的。
所以学习的重点不在于如何自己「建树」,而在于如何「借树」。找到真正的高手,向他拜师,学习他的「高频小套路」。
我们常常在某某大师的学生上看到某某大师的影子,这个影子其实指的就是这样的虚线框架。
找到了大师之后,如何熟练自己的技能呢?
方法就是,就是对这个虚线学习框架,来回反回的补强断裂点,以及重复练习加强深化。
其实这个方法,各位也很熟悉。就是「填鸭式学习法」,背下来反覆练习,用肌肉学习熟悉。
听到这里,读者可能会大感震惊。
这里说的「填鸭式学习法」,是我们上学用的那个「填鸭式学习法」吗?那么学习方法不是没有用吗?
其实,填鸭式学习法,不是没有用。相反的,这套方法非常有用。我们在中学时,用这套方法,不是学会了很多艰深技能吗?现在我回老家时,整理我过去的高中课本,大学课本,我发现我过去简直是太牛逼了,那些艰深的数学问题,英文文法问题,我当时随便考都 100 分。但是我现在一题都解不出来.....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反驳:填鸭式学习没有用阿,学完还不是会忘记。当时我们学习时,根本没有好好的理解背后的基础,所以忘得很快,怎么能说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这里各位可能掉入了一个误区。
填鸭式学习法非常有用,不然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学会很难的事情,还在测验会考高分。但是在你三个月之后会忘掉的原因。不是「没有理解」才会忘掉,而是「对你没有相关性」所以忘掉了。比如说我之前在高中时,就记得湖南省有两个湖,湖周遭还产什么作物,考试也写的出来。但是,我住在台湾阿,湖南的湖旁边产什么跟我有毛线关系,所以期中考完之后,我当然就忘记了。
但是了解原理会记得更强吗?
那也未必。我在大学时代,代数以及线性代数这两科,非常强悍,时常都考高分,闭著眼睛都懂怎么解题。数学是一门极度要求了解原理,才能推导过程解题的学科。问题是我现在大学毕业超过十年了,你再拿代数题目给我解,我会直接跟你说我一题都不会。但是要是你让我去调优网站存取数据库的效能,几千行的代码我看完以后,马上可以就可以指出哪一行有问题。
所以了不了解原理,记不记得知识,取决于相关性。填鸭法后去了解原理,是去建立记忆当下的相关性。现在还能不能记得这些技术,是那一段记忆与当下有没有相关性。
所以,填鸭法真不是没有用。相反的,对学习一门全然陌生且有难度的技能非常有效。你可以先用这个方式,先取得一棵树,在记忆还新鲜时,练习补完强化技能。
我认为比较可惜的是许多人在经过青春期填鸭法的荼毒之后,下意识的厌恶填鸭法。所以在成人期有自主学习权后,全然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甚至反过来认为认为以后学任何东西,绝不能再用填鸭法,学新东西时一定得从「理解基础原理」开始,才学的扎实。
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反效果。
从基础学起并不是不好,而是学习进度就会像这样:
自然学习每一门技能,会直接「从入门到放弃」。
许多人都认为成人以后学习速度会严重下降。
但我认为成人以后,学习速度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下滑。但其实更多的情况是很多人从头到尾,根本没有搞懂「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虚线学习法的一个大重点是找到牛逼的老师。
好的老师带你上天堂,坏的老师害你困套房。但是我们怎么去判断一个老师是不是真正的好老师呢?
我们这里先不论对方懂不懂教学技巧。纯就论这个人身上够不够料到让你可以跟他学习。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的方法,我们在德雷佛斯模型里面看到只有两种等级的人:精通者,与专家,具备自己的套路。
具体鉴定的方式,请教这些你想要拜师学习的高手,他身上有没有一套快速的套路,适合新手很快上手。
如果对方是真的高手,会跟你说,框架是有的,但还是要努力练习。
但是如果对方跟你说,这世界上没有套路,只有认真练习。这种人其实就是假高手,跟著他学可能会进弯路。
我们在德雷佛斯模型里面看到只有两种等级的人:精通者,与专家,具备自己的套路。如果他跟你说没有捷径,只有苦练,可能他的层级就停留在高级新手。他的学门不是没有框架,而是他所在的层级没有框架。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这种判断法非常武断。因为网路上的言论并不是呈现这样的趋势。但这也是大家的一种错觉。精通者,与专家加起来,占整个业界人数的 11%。但是高级新手占业界人数的比例高达 50%。我们很多时候会以为「人多讲的话就是对的」。但是你并没有考虑到,那些讲话很大声的,可能都是新手!
找到牛逼的老师的下一个关键是,只字不差的练习老师的框架。
现代人在学习技能时,其实没有什么耐心。常觉得老师的步骤好麻烦,所以想要在学习的时候,东跳一步西跳一步,加速学习。这也是非常不好的学习态度。
我们之所以会有这种习惯,是因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太慢太蠢了,所以跳步学习,才是最适合自己节奏的学习。但是,学校教育是为了「所有人」所设计的,所以要考虑到最蠢最慢的情况,老师会尽可能的慢教。才导致天资比较聪颖的干脆跳了这些步骤。
但是业界的技能学习不是这样的,反而相反。
大师都认为自己的徒弟应该要有基本程度,所以他们创造的框架,反而都是以最快学成的角度去学习的。再加上大师是技能上的大师,而不是教学上的大师,他没有必要为学习慢速的人考虑。所以这些框架是一个学习低标,也就是在学习上跳一步就会掉进万丈深渊,每一步真的不能少。
很多新手刚拜大师学习时,学习进度很快,所以有一个错觉,误认为自己是天才。其实这叫典型的新手运。
因为在真实状况中,学习的过程中是很多坑的。大师是走过千百次的坑了,才总结出走这一条路不会掉下去。如果你只字不差的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模仿这个套路操作,当然不会掉下去。
但是很多人在这个阶段,就会觉得大师其实也没啥厉害。搞不好我拿到这个框架,咻咻咻咻练几次,就干掉大师了。然后就把这套技能放著了。这也是幻觉。不信你跳脱套路自己搞看看,瞬间就会摔死了。
我通常在拜完一个大师后,不仅会只字不差的先模仿一遍,后面更是会不断的重复练习。
先走一条不会掉坑的路,再反覆抽掉里面我觉得可能会出错的环节,试著真摔一下。摔几下,就会搞懂里面真正的奥秘诀窍了。这时候我就产生了自己对这门方法的独特心得。在老师给我的树上长出了新知。我会尽量在刚学完后,多走几遍。确保我真的搞懂,而且可以灵活使用,短时间不会忘记。
我在跟老师学完这些技能之后,还会尽量的在工作上,利用实战机会尽量练习这些新技能。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人一天只有 24 小时。假设上班时间有 8 小时,睡觉时间 8 小时,自主时间有 8 小时。很多人是上班时间 8 小时,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只能在自己的休息时间练习,而自己的休息时间通常只挤得出2个小时。这样就跟上班 8 小时可以练习,下班还可以练习的人。练习的时长强度差了 4-5 倍。
其实,我的策略不仅仅是上班时多加练习这些新技能。
甚至更极端的是,我只学与上班业务相关的新技能,不学与工作上面无关的技能。这样做的原因除了能够多出很多时间强化练习,而且学习的动机,是为了解决业务上的问题,在寻找相关资源时速度相对来说非常快。学完新技能后,与上班业务也产生极其强的相关性,内容不可能忘记。
我之所以放弃学习无关技能的原因是这样的:
台湾有一门极其牛逼的财报神课,是 MJ 林明樟老师开设的。这门课号称可以让财务小白,一天之内搞懂财报,并且上课之后看到财报,可以秒解这间公司的业务,是不是值得投资。我听到别人推荐这门课之后,也兴冲冲的跑去上。
但很惭愧的是,这门课,我足足上了两次才真正懂。不是 MJ 老师教得不好,MJ 老师教得是极其之好,我当天下课以后也懂了。但是我当时不买股票,公司也算小,所以上完课之后没有机会实操。所以第一次上完几个月后,我就忘记当初上课的内容了。
我意识到不管老师再怎么神,我是不是当下瞬间就学会。只要我后来工作没用,就一定会忘记。那么,老师再会教,在最终意义上,你也只是看了一场华丽的教学秀,而不是产生实际应用价值。
说到这里。其实我很不欣赏现代的一个字,叫做「斜杠青年」。斜杠青年就是现在大家对自己同时拥有许多技能感到自豪,觉得自己懂很多东西很牛逼。
其实不是我觉得同时学很多技能这种策略不对。如果你 20 几岁,要了解自己真的喜欢什么,多多学习,尝试不同的生涯方向。
但是 30 多岁 40 多岁,还说自己是斜杠青年,这就有点尴尬了。因为很大概率会透露自己并没有一样专精牛逼的技能。有点像是国王的新衣一样。
样样通样样松这个策略,比较吃亏的地方在于:
自己如果没有一项技能精通的话。去学第二门第三门的技能,速度效率不会很高。但是一旦你在一项事情学到专精,很自然就会产生一套自己对于学习的框架套路。继续去学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会有指数型加速的效果。
很多人热中「上课」这件事,其实真不是在学习。而是施打一种麻醉剂。对于自己焦虑的麻醉剂。到处去上课,看似短期自己有成长,缓解了焦虑。但事实长期上根本没有在自己身上产生变化。一直去学一些与上班无关的技能,首先 1) 练习的时间很少 2) 产生不了长期记忆。而且我还看过一种更糟糕的情形,是因为狂上课,导致自己人生失衡。下班时报得课太多,写作业时间不够用了。结果整天专注力包括上班时间,都放在要如何应付那些作业,搞的工作一直出包,最后被老板开掉。
其实我是最看不懂这样的策略的。我之前推荐的策略,是「工作外学习的技能应用在工作上」,而不是把上班的时间拿来写无关的作业。
我看过很多上课魔人报了很多课,学了很多技能感觉很牛逼,但事实上最后真的一项能拿出手的成果都没有。
我认为出社会头两年,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然后想办法摸出自己一套快速学习技能的这个套路。然后围绕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学习相关的技能,这样成长速度就会非常看。
各位不要以为我现在在这里谈认知心里学,感觉非常牛逼。其实这些学问理论,对于几年前的我,都是外星语。
我最初刚开始出社会时,是一个只懂写代码的程序员。后来,因为发现自己工作上写代码很快,没什么用,团队速度跟不上。所以最后去学项目管理,提升项目协作进度与品质。
后来,我带领的的项目,开发速度变的极快。但是这些项目,又遇到生意增长上的瓶颈,于是我去学了增长黑客以及创业。
学完了增长黑客以及创业之后,我拿这些理论回来重看程序开发以及项目管理,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感悟。颠覆了以前我所认知的软件世界,完全知道创业时,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不用现在作。最后开发出一套 <<闪电式创业>>方法论,并且依此成功创了三个还不错的公司。
后来,因为我精熟技术开发,所以朋友希望我开公开班教技术造福大家。但是,我的教学方法只适合有技术基础的人学习。但我也想要把技术教给没有背景的人,于是我就去拜师学习教学技巧。如宪福讲私塾的职业讲师训练,MJ 的教具课与 TTT 讲师训练,甚至最后还去上了刘功甫老师的游戏设计课,关于课程设计的大师课,我全上了个全。钻研课程设计,学习动机,人类如何学习,认知心里学,游戏化与上瘾。这些课题我全钻了遍。突然间,我就打开了一大片世界。
而且我还突然发现,这些领域是可以连成一片的。也就是当我学会认知心里学,游戏化,上瘾这些主题时。我发现这些领域底层的道理,我是可以带回产品设计的。
这简直是太爽了。很多人都误以为我现在技术能力这么高,学习能力这么高,是因为时间管理很好,精力旺盛,所以可以挤出时间学习。其实真不是,我是真正做到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我一天 24 小时,有 18 小时,都在玩这些领域。既学习,又工作,更可以赚钱。一鱼多吃。
其实,我真认为工作是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所谓学习,就是把你不知道的变成你知道的,内化成自己的经验。每天既然都要花八小时在公司上班,不如把这个时间去学工作上需要的技能。而不是做一份你不喜欢的工作,然后你再抱怨老板很傻逼,同事很傻逼,我在这间公司成长很慢。
成长很慢真不是公司的问题,而是你自己的问题。
有的时候,你要攻克的领域,不仅找不到老师,甚至是也没有书。这要怎么办呢?这种状况不是没有。特别是跨界学习的时候,常会遇到混合性领域的挑战,前无古人,目前后无来者。
「自学」这个字很妙。中文来看,我们会认为是「自我学习」。但这个字在英文里面却是 "Self Taught",「自教」。「自学」本质上等于「自教」。
自教这件事,跟虚线框架法很不一样。因为你要挑战的领域,是根本没有树的。
所以我们要采取另外一种方式,也就是「攀岩学习法」。攀岩的方法,就是预先打钉子打挂勾吧。然后我们再一条路一条路串起来。
那你会问,既然是新领域,路都不知道在哪,钉子要怎么打呢?
其实,这还真有方法的。只是一般人想不到而已。
这个方法,是反过来设计。
写下自己当前的状态:
比如说这本书吧:打造超人一等的大脑。这其实是过去两年来我的「自教」主题。
- 起点是:不懂任何超频技巧
- 终点是:看书轻松,学得快,记得牢,高效成长
然后再写下这条路线下,我或其他人会遇到的挫折。我发现走在这一条路上,大家常见的挫折是:
- 书看得不快不轻松
- 学得慢又容易忘
- 学习新东西没有方向
- 对于一门技能不容易持续学习
那反过来,我需要攻克的方向主题就是:
- 如何看得快又轻松
- 如何学得快又记得牢
- 在学习时找到正确的方向
- 非常有热情的持续学习
再来,我针对「如何看得快又轻松」继续进行拆解。
这个大问题又可以拆分成
- 如何看得快
- 如何看的轻松
然后我就去研究为什么人类看书看得慢,而且看得很累。结果发现问题出在「声音编码」的上限速度,「输入」与「吸收」的耗能不同。那么解决的方向就变得容易很多。我只要找到方法办法突破「输入」的速度。这个大问题就解了一半了。
一般人看书脑袋里面塞不了这么多东西进暂存区,那么如果我让这些东西,写到纸上,但不即时吸收,而是30分钟之后再总结吸收呢?那这个问题也解了。
为什么反过来有这么大的效果呢?
假设,我们把学习当作是过一条河,而方法论就是那条桥。「一般人掉下去」的地方,其实就是可以打桩的支撑点,只要把这些问题都解了,那么桥就容易扑了。
而且,原本的问题看起来是一个相当大的开放性问题。反过来一分析,瞬间就变成了许多固定的中小型封闭性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个方式,基本上就是创立自己的虚线框架。把几个支点解一下,就找到研究究方向了。接下来剩下的,就是把线慢慢连起来。
而我在把线连起来之后,还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习惯。就是会把这些线重组成一个新框架。这就是上一章提到的「极速读书法」的创造背景。
这样,我下次再做同样一件事的时候,就可以节省极大的力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