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过一册连环画,讲一个探险小队航行历险,书名已模糊不可考,但那在未知世界的惊奇丰饶,时至今日,记忆犹新。长大后,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瑰丽的英雄历险罕有照面。一个更壮阔的空间,静静等在远方。航海,登山,星空下独涉荒漠。在提倡「理性思考」的学习旅程中,感怀于人类理性难以抵御的冲动,似乎不合时宜。但诚如登山家乔恩•克拉考尔所说:
会当凌绝顶的体验是真实的,永恒的且具体的。不容忽视的危险性赋予了这项运动严肃的目的,而这恰恰是我平凡生活中所缺少的。我因这种看待生活的新视角而兴奋激动,它颠覆了按部就班的平淡生活。
进入未知智识世界的探索之旅,不也是如此?
2016年10月28日,中国航海家郭川漂散在海洋。我于是想起小时候引发无限遐想的那册连环画来。从前,远征探险意味着在大海上看见肥腴的鱼群飞过船舷、火山爆裂迸出大颗璀璨的宝石、丛林深处隐匿着石破天惊的秘密……如今,我知晓,踏上人迹罕至之境,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有另外一种乐趣。
我愿做自己的史官,记下这一旅途中的故事。
一年将尽。开始以「准学徒」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学习,思考作为「给自己设计的教育」所秉承的课程哲学、课程编织、学习目标、同侪互动、导师乃至书友会之可供性。
昨天刚做完广州同学聚会,突然想起这片小小自留地……已许久未耕。连连读书,卡片断续,八月又被产品部落的「复杂」主题吸引了去。聚会上有人说开智是「知识引擎」,这个比喻深得我心。但发动机转速(动机)、润滑油(执行)、轮胎耐力度(习惯)……乃是无人能替代的个人课业。
感谢开智填补我工作忙碌之余的时光。追随「无事则安,有事则磨」的大儒之风,不从「无事昏冥,有事奔逸」的庸人之姿!
推出「自修计划」。
整理问答卡片:「如何评价自修计划是否适合自己?」
这段时间感觉到自己有些「下流」,乱读书、无章法,特别是掉入「复杂-系统-混沌」的坑里不能自拔,也因此回头去看认知写作课讲「网络科学」的内容, 砸吧砸吧出些味道。
- 20170420 见到阳老师。聊「教育设计」主题书稿
- [ 20170420-Meetup_With_Yang_About_The_Book]
- [ 20170419-给阳志平看的书稿大纲_MyCanvas]
- 20170424 信息闭环
夜读《如何解题》
早上醒来,收到一休发来的信息获知:1 月份的直播获「紫牛奖」。应要求写下「感言」如下:
在我冒着腾腾热烟(偶尔带股烧焦味儿~)的日常生活中,开智是彷如「极地冰川」一般的存在:在人烟罕至地带,静默生长、积蓄力量。如果足够耐心,还会看见上空的星辉极光。
谢谢开智,引领我窥见智识之美、拥抱未知通途。
回归卡片任务。检视自己对开智通识部落的「可供性」开发尚缺之处:
-
在App 上提交卡片,至今我还未尝试。
-
@Oliver Ding 发起的「学思历程」梳理号召。我想对「教育设计学」做一次全盘整合。慨叹于其学思面向的延展和深入!
-
月度总结
-
在 issue 上提问。
一月份的阅读任务搁浅。《如何解题》开读时间糊里糊涂的。原因一是筹备直播花去了大多分配给开智的时间、直播后还有后续的卡包内容设计——13号上午去星爸爸研磨雯子从西雅图带回的豆子,在咖啡店里躲避寒风并完成此项任务。
原因二,是为一个看重的工作项目做筹备,20号结项。其间陆续其实在读《脑的阅读》,加上偶遇而又很喜欢《当呼吸化为空气》,作者是一位神经外科医生,谈及两三个与语言区相关的脑区受损案例,形成有趣的映照。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看过,不过那时没有按「开智卡片法」来读。我陷入了认知假象。工作项目结束后,21~22日三天都奔忙于年底的家庭走访,感到学思时间被架空了;好像一根在风中飘荡的丝线,分分钟就断掉了。怎么保持那种延续性呢?这是我要认真思考跟处理的问题。
有开智群友加我微信,表示直播分享内容带来启发。开心。虽然我在镜头前的表现一般,跟现场演讲一样气场不够…但是,我投入实打实的时间智力准备了内容,就算是完成了80%的工作吧;其余20% 的气场修炼等等,留待练习。不要跟自己太过不去了,一步一步来~
人生第一次直播,达成!虽然中间有些波折(内容的调校),但收获颇丰……开智里的人都很nice~开播前的气氛组好可爱。
尽管不可避免地要变成大家口中的「大姐」了,还是要勇敢地迎接挑战啊!
一个非典型的跨年……老公孩子熟睡之际,本想打开电脑来一个人在开智世界收看阳老师直播。一边在豆瓣上标记「想读」忙忙忙…丹尼特的《心灵种种》、学习网络科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将人类线性的因果逻辑进行了各种变形(涌现、自组织…);还有「721原则」——用70%时间来专研领域,20%时间学习其他领域感兴趣的、10%时间任由好奇随机打开任一学科——深得我心!!
已经大大超过平时回家的时间了!在今年就快结束的当口,我在图书馆憋着一口气撰写直播稿件……转眼就新年啦。没有一种「重大节点」的感觉,原因一是平日里通过「日记-周记」已经把仪式感渗透到日常里去了;二嘛,是因为刚刚过完圣诞节啦啦!
然而写完发出,在地铁上琢磨着还得改改……
第二次收到邀请做Liveshow(第一次是部落刚开锣@一休 联系我;这次是副族长@ 徐迅)。想给周记增添素材,于是答应了——所以写周记还有鞭策自己之效用!今天开始准备了,发现会有三周的时间,实则给自己一个框架和deadline 去整合信息、考量 presetation 的技巧。想来,这阵子其实已经写过三篇分享大纲了(DT_For_Mesume、Visual_Thinking),但最看重的社群果然还是开智。因为应允下来的那晚我睡得不安稳……
读加里 · 克莱因《如何作出正确决策》,输出卡片。从斯坦诺维奇、西蒙、卡尼曼到吉仁泽和克莱因,对「理性」多维度、不同方向的理解,感受到了阳老师选书背后隐藏的「招式」。独立思考的基础,是广度搜索、择优纵深。这是老师的「结构」,我自己的呢?
《马奇论管理》读来虽觉艰深,但隐约觉察其中魅力。博学、诗性、谦逊、不按套路出牌(用文学作品领读领导力课程!)、纯粹……还是令我心心念念,渴望着、能走进那个优雅的智识疆界。告别烦乱的周末,一周伊始的晨读时光,我还是重新打开了这本书。
12月4日(周日)陪小孩上早教课的间隙,在午后困顿的精神状态下、嘈杂的环境中,勉力泛读了第二部分的「马奇论变革与创新」。虽不深入,亦折服于其论证逻辑的缜密,试举一隅:
组织是如何学习的?提高组织学习的速度和精度是否能培育组织智慧?在人人都谈学习型组织的当下,马奇指出:这股热潮背后存在一个假定,那就是:学习过程必然会带来改善。 但是,这个前提本身,需不需要论证呢?
《理解组织适应》的小论文围绕 6 个命题展开,思考「学习,作为智慧工具」,究竟是怎么样的。
via 马奇论变革与创新—5. 理解组织适应
开篇就用短片小说《余烬》「起兴」,从内涵丰富的故事里,用研究者的视角提炼出「自毁式适应」模型,同时闪烁着思维和感受的光芒,优雅唯美。光是这点,足以叫我甘做 Uncle Mar 的迷妹。这场2003年在布达佩斯大学所做的演讲,金句频迸:
……作为读者却能看到,伟大的激情和伟大痴迷,是平日里为了理解那些不能理解的经验所做努力的不幸残余。平凡的人用平凡的方式适应平凡的事件,创作着痛苦和炫耀的戏剧。(P62)
第一遍读《马奇论管理》在一个露天咖啡座,阴天,空气有点凉。
按偏好挑选的是「论组织学习」这一章:好多不懂的术语名词!最致命的是,我没去搞清马奇大神是研究什么领域的,只知道他和西蒙大少联手杀敌很彪悍……但对经济学组织学毫无储备的我,彼时连个想象的「靶心」都没找着,无从联系其先前「经验」。加上家事较多(周四到周日)、身体抱恙,这周进度落、下、了…
- 一则改进的想法:虽然之前的网络上搜索了刘澜的访问,觉得单读一章可能无法理解……结果就是,后面几天都「不死心」地去看其他篇章,导致「最小行动」迟迟未出炉……
来到休息周。跟写作课一样,「复盘」的机会其实是关键,因为我从头爬梳了这一路泥泞路上艰难跋涉的感觉。
- 一个小打通和启发:今天复听黄扬名博士关于「工作记忆」的直播,再看回莱考夫的认知语言十讲,有个很好玩的连接点:认知,强调「人」对世界的体验(embodied)。1974年,艾伦 · 巴德利提出工作记忆模型,声明「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中间地带,存在着人对其进行加工的「情景模拟器」;莱考夫1975年参加伯克利大学的语言学夏令营,期间听到的四个讲座,让他发端了「语义是体验性的」之想法,从而创立了认知语言学。不管是记忆还是语言,都不是机械地存储或映射而已;发现并凸显「人」的体验和参与,算不算得上是人对于自身(乃至大脑)的再发现呢?
-
又是一周直播时,但我依然没有打开。在白色卡片上列举了迄今的「错过清单」,追赶不上的速度、特别是不甚顺手的APP 及直播视频,让我感到有些沮丧。前几日构思的「发起社群能量观察 Issue」的构想,至少在明天来实施下去吧!
-
行为记录。赶在Issuse关闭之前提交卡片!此前已经读过两三遍,以为只需要很短时间就就能完成,岂知周末晚上(小孩睡下了)花了约 4 hours,依然「留下了行动卡的尾巴」——主要想通过自己对阅读策略的尝试、调整,学会怎么「读难书」。
-
心态记录。觉得进展缓慢、输出的东西形态不成形,有点小抓狂。但毕竟完成了最小的输出;高阶模型的理解消化可能没有那么快吧——这样高速自己。
-
Think Alouds|整体浏览——组合信息模块——列出、可见化——梳理作者的论述逻辑:从而「潜入作者的脑袋」**
-
Tools Design|
-
week 1 输出卡片的deadline在即,但适逢周末!需要挤出完整的两小时来……
- 一个实验。选读《这才是心理学》的第八章,读第一遍、6小时后Review,复现率约30%,且后半部分明显注意力涣散,所以痕迹浅而凌乱。
- 一个小坑。中间跑去读第 6 章,导致卡片输出受阻
- 一个(值得跳进去的)大坑。读后复现实验,暨「复现要诀」费曼法?《发现的乐趣》到货了。参考ISSUE 17
-
关于学习内容。看到@00 的笔记,被吸引到了。本选读第八章的我也去看了第六章,再因循阳老师Slideshare《产品设计的本质》的线索,又回到00的演绎,观察到:「阐述—提炼模型—移用—演绎验证」之路径。
进一步,如果「自变量—因变量—添加剂」模型了移用到产品设计与分析,那么一定也可以移用至教育教学领域?答案是肯定的。
-
关于技术应用。今日摆弄GitHub Desktop,费时颇久,但期望能实现「稳定后台、累积可见、批量生成(本地MD文件—库—GitBook)」的目标,还是继续投入时间破解“小白障碍”:
- web online edit?
已解决
- deskpot 直接拉md文件入文件夹即可同步到库?
已解决
- 进一步修复GitBook,写作课程补充「最小故事」
已解决
- 建设Othello、儿童文学俩仓库+个人博客
- 关于学习动力。必须剖析我自己,大部分时候还是被外部动力推着走。从受到夸赞、到同侪压力,最后才体味到深潜之乐趣……这是一个逐渐加强、而非从无到有的过程。动机不是没有,而是由弱到强的过程,是需要浇灌的、有一双为它寻找养料的眼睛。
参加线下聚会,迟开场、但我必须早走。没有实现刷脸,就像要在直播上出现自己的脸有些羞赧一样。
心理术语轰炸下,起初有「皇帝新衣」之感,但慢慢听出来「学习方法」的内核来。回来整理信息,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ISSUE 23
希望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输出形式。对直播感觉接受无能。
启发最深:
方法或者 Critical Thinking 无法独立于专业学科领域而存活。所以更加要注重高阶模型的联结、移用、演绎。
通识部落报到,ISSUE 5。居然看到我前两天正在读的博主@Xdite!立马跟随回复,此为「同侪动能」又一例证。
在诺亚方舟群里看到小白鼠计划。看着微店的名额逐减,犹豫片刻后下单。
下单后,又发现微店的名额余量又有所爬升……这……2333
2016-11-03 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