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OP Toolkits for Educators
- 回顾每年关键词、日记。
- 放慢节奏,放大去感知自己的人生里程碑;
- 在得意/被肯定的时候分享出去,正向联结同好。
愚人才追求完美。
尼采:不加选择的只是冲动就像不分对象的性冲动一样,都是下流的标志。
出处:[德]尼采.哲學與真理[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尼采的確寫道:「知識為人類展示了一條美妙的窮途末路」,因而「不加選擇的知識衝動,正如不分對象的性衝動,都是下流的標誌」。在尼采看來,對知識貪得無厭的結果是荒涼與醜陋,能有效地扼止這種危險的唯一途徑是審美化。為此大聲疾呼:「讓我們滿足於世界的美學觀點!」他強調:「為了反對中世紀,歷史和自然科學曾是必不可少的:知識反對信仰。我們現在用藝術來反對知識:回到生命!控制知識衝動!加強道德和美學本能!」
“感觉懂了呢”
如何验证? 问问题,论证推敲。
碎片阅读,看过了——知道了——记住了——学会了
“学会”意味着自主心智、形成了肌肉记忆、内隐模块
学习,同时在三个层面发生。
读第一遍感觉略混乱: 做什么、如何做、期盼or想要什么(行动、路径、产出;意义)-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 经过梳理的集成效果如下:
需要在输出端增加难度
“必要难度现象”是在说甚?
厘清概念,统一称谓,指向行动~~~WOOP
Plan——学习做什么 | 寻找好技术、好战略(应是战术?)、好伙伴→Theme Learning | 广度优先:模式,人>信息,一手>二手,经典>碎片
Plan——学习如何做 | 精进技术、战术、伙伴→Deep Learning | 深度优先:深度,偏见>平庸
战术
Outcome、Obstacle——思考可行性 | 调整绩效目标和产出结果
Wish——学习期盼什么 | 思考意义、战略→Action:输出>输入,实践>围观
战略
阳志平是如何学习“社会网络分析”的?
- 广度搜索:通过在国家图书馆找资源,浏览 2000 篇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感觉到未来的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 深度学习:进一步深入研究,发表 10 篇论文
- 行动学习:借助研究成果,开发了一款心理测量软件
小结:自主学习的要点:
- 追溯到知识源头,寻找领域中的高阶模型——不依赖他人
- 建立树形结构的知识体系——以写书的方式
- 高阶模型内化成内隐知识——不贪多,发挥时间复利的作用需要足够多实践的机会
「两个实例解释元学习法」 这部分的 「网络心理学」补上当时直播时示范的那两个链接:
+## 参考 +- 读书卡片撰写指南 +- 纳博科夫的卡片 +- 心智黑客豆列
161020 许豆浆创建
161104 增补元认知学习示例:阳志平是如何学习“社会网络分析”的?来自[2wd1]20161031深圳开智沙龙阳志平老师分享答疑汇总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