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47 lines (64 loc) · 8.61 KB

Week7-Sources_of_Power_How_People_Make_Decisions.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47 lines (64 loc) · 8.61 KB

如何作出正确决策

原名:Sources of Power: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作者:加里 · 克莱因(Gary A. Klein)

选读 :第1~3章

术语卡1 :自然决策

  • 术语:自然决策(Naturalistic Decision-making,NDM)

自然决策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人们利用体验在自然状态决策的方式。专门研究人们如何在自然环境或仿真环境下实际进行决策。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康德,但正式概念是在1989年美国军方研究机构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的,1993年由Klein、Orasanu、Calderwood、Zsambok将会议结果结集出版。在Caroline E. Zsambok, Gary A. Klein编著的《自然决策》一书中,特别指出这是一种与抽象、理性决策不同的决策。

  • 印象:前几周读过的斯坦诺维奇、赫伯特 · 西蒙乃至卡尼曼,分别从认知心理、组织行为、决策角度,提出人类在理性决策上的局限性。而吉仁泽、还有本书的作者加里 · 克莱因,则将目光集中到人所处于的真实世界中、集中到自然主义决策视角上来。他们通过探讨人类在真实情境下所运用的「决策范式」发现:人们在面对高风险、目标模糊、时间有限、充满不确定性等困难和压力时,仍能做出有别于古典经济学视角下的「效用最大化」、但正确的选择。加里 · 克莱因和研究团队走出实验室、投身于鲜活「现场」:长住消防站和重症监护室、乘坐 M-1坦克和巡航舰……近距离观察消防员、医生、军人的决策过程,提炼出人类在自然情境下所使用的多种能力——「力量之源」,建构了「识别启动决策」RPD模型(Recognition-Primed Decision-Making Model),拓宽了人们对人类决策行为了解的边界。

力量之源.jpg

几种决策理论的特征比较.png

人物卡1:Gary A. Klein

  • 人物:Gary A. Klein(1944年2月5日— )

  • 印象:自然决策理论先驱。1978年创办 R&D 公司,最后卖给了ARA——学术和商业的完美结合。

    **理论成就**:
    
    • Recognition-Primed Decision (RPD) model,1985.models of cognitive processes
    • Data/Frame model of sensemaking.
    • Management by Discovery model of planning to handle wicked problems.
    • Triple Path model of insight,2011
    • Critical Decision method(关键决策方法) and Knowledge Audit 认知任务分析
    • PreMortem method of risk assessment, ShadowBox method for training cognitive skills. 影响领域:消防、军事、航空。
  • 出处:维基百科Edge Page

人物卡2

  • 人物:皮尔 · 索尔伯格
  • 印象:

术语卡2:RPD模型

  • 术语:RPD模型(Recognition-Primed Decision-Making Model)。译为「再认-启动」模型,或是:「识别启动决策」。

RPD模型.jpg

反常识卡:双选项假设的破灭

Gary Klein 回想1985年开展的决策研究设计,坦诚地表明*「甚是粗鄙」「当年计划中基本上每个重大关节都有错误」*,其中一个「错误」便是双选项假设的预期。基于皮尔 · 索尔伯格的「理性选择策略」,Gary Klein 假设消防指挥官在面临抉择时,至少会有两个备择方案,对比择优而行之。但在实际研究中没有找到支持该假设的证据。

不过, 正是这一开始「粗鄙」的设计,将预设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化」放大了,科学家由此才洞察到消防指挥官做决策的「真正」过程。

技巧卡:研究方法

维基百科介绍:Gary带领团队发展了一套卓有成效的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知识工程学项目」?。

He has led teams that developed several methods of cognitive task analysis for uncovering the tacit knowledge that goes into decision making and for studying cognition in complex settings, including the Critical Decision Method and the Knowledge Audit. 

在本书中,Gary Klein也频频会提到研究团队在开展工作时用到的方法、策略(在实地的现场研究中,访谈法被大量的使用)。也可以看到是如何一步步精进研究方法的。综述如下:

认知策略清单

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归纳出若干策略:个体如何理解瞬息万变的情境?决策意志发生动摇的情况有哪些?专业知识会在哪些工作阶段发挥作用?……等等。罗伯塔 · 卡尔德伍德, R&D 科研团队的一员,带头制定了「访谈工作指导纲要」,将访谈工作标准化,引导故事述说的方式走向成熟。

阳老师:「产品故事」方法论最核心的用途,就是帮助产品经理提高决策、判断和品位。决策大拿Gary Klein 是如此重视「故事」!并且早就有一套故事决策方法论,值得深入学习、引用。

讲述故事,分享经历

为了更好地分析故事,以表单形式预设若干策略。如果受访者没有提及这些策略,研究人员会主动询问他们。采访工作 人员通常要有两个:一个负责重点采访、另一个做笔记,审阅表单中的策略是否有被提及。

找到决策关键点

在宏观理解故事之后,需要确定「决策关键点」——面临多种选项的时间点,在哪里?研究人员会问受访者:是否考虑过其他方案?如果有有,那最终决策是如何做出的;如果没有,原因何在?为什么当时的选项会只有一个?……

在第二章里进一步提及「决策点」的分类。在收集到156个决策点之后,根据决策者是否会比较不同选项的优劣,Gary 团队将其归结为两类:比较性评价、识别启动决策。

还特别提到:

如果存有疑问,则会将其归结为「比较性评价」。为什么?避免研究团队急于验证新提出来的「识别决策理论」,而对其有所偏好。

金句卡

  • 句子:我们发现,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最为有力的工具就是运用「故事」。
  • 出处:《如何作出正确决策》,第十一章:故事的力量

技巧卡:「探查式访谈」的策略

  • 开展访谈的策略,四重途径来审视一个优秀故事(包含大量专业知识、知觉技巧和判断)

    • 第一重途径:在梗概版本中找到重要部分,不在琐碎问题上浪费时间

    • 第二重途径:完整地叙述故事。将各种细节锁定在Timeline 上,清晰了解发生了什么,发现「不一致」的情况;可视化处理、展现状态的转换、每个阶段注明情境知觉。

    • 第三重途径:探查思维过程。这里提到两种探测方法,即针对决策点进行「有or 无」的假想提问。 PS.马文 · 柯恩在探查关键事件方面拥有读到的方法。

    • 第四重途径:询问专家:「如果一个新手,我会犯下哪些错误?为什么会犯错呢?」 ​

  • 印象:在访谈中,如果你得到的总是泛泛而谈的答案,那么有必要反思:是不是我没有找对开展访谈的策略?是不是我提出的问题不对?使用的引导语有问题?Gary Klein的实地研究方法大量采用「访谈法」,因此,他也需要不断进化「运用故事累积知识」的策略。请专家讲述一些极端的、非常规的任务以及他们是如何运用自身经验力挽狂澜的。通过故事的分析可以一探「专家的视角」,了解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我们之所以称其为「关键决策方法」(Critical Decision Method),原因在于:关注重点就是在事件发生过程中所做的关键判断与决策。

  • 出处:《如何作出正确决策》,第十一章:故事的力量


CHANGLOG

161214 许豆浆创建

161215 补充阳老师对于克莱因「故事决策方法论」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