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 6 年回來看,雖然還沒有人嘴我,但我真的不知道這篇文章當初在寫什麼,例如:文章末端的 Interface 範例其實那樣根本跑不動。畢竟是當初邊學邊寫的文章(對不起啦——)。
我決定擁抱我的錯誤,所以就讓這篇留在這裡。但我也不打算花時間修正一些錯誤了。要是有什麼範例編譯不過的話,額——放心,也許你沒有問題。不過我會建議你稍微瞄過這篇文章之後去看看更好的教學。
PHP 和模塊之間的關係令人感到煩躁,假設你要讀取 yaml
檔案,你需要有一個 yaml
的模塊,為此,你還需要將其編譯然後將編譯後的模塊擺放至指定位置,之後換了一台伺服器你還要重新編譯,這點到現在還是沒有改善;順帶一提之後出了 PHP 7 效能確實提升了許多(比 Python 3 快了些),但 PHP 仍令我感到臃腫,我覺得是時候
(轉行)了。
PHP 和 Golang 的效能我想毋庸置疑是後者比較快(而且是以倍數來算),也許有的人會認為兩種不應該被放在一起比較,但 Golang 本身就是偏向 Web 開發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考慮轉用 Golang 的原因,起初我的考慮有幾個:Node.js 和 Rust 還有最終被選定的 Golang;先談談 Node.js 吧。
Node.js 的效能可以說是快上 PHP 3.5倍至6倍左右,而且撰寫的語言還是 JavaScript,蒸蚌,如此一來就不需要學習新語言了!搭配 Babel 更可以說是萬能,不過那跟「跳跳虎」一樣的 Async 邏輯還有那恐怖的 Callback Hell,有人認為前者是種優點,這點我不否認,但是對學習 PHP 的我來說太過於 "Mind Fuck",至於後者的 Callback Hell 雖然有 Promise,但是那又是另一個「Then Hell」的故事了。相較於 Golang 之下,Node.js 似乎就沒有那麼吸引我了。你確實可以用 Node.js 寫出很多東西,不過那 V8 引擎的效能仍然有限,而且要學習新的事物,不就應該是「全新」的嗎 ;)?
在拋棄改用 Node.js 之後我曾經花了一天的時間嘗試 Rust 和 Iron 框架,嗯⋯⋯Rust 太強大了,強大到讓我覺得 Rust 不應該用在這裡,這想法也許很蠢,但 Rust 讓我覺得適合更應該拿來用在系統或者是部分底層的地方,而不應該是網路服務。
Golang 是我最終的選擇,主要在於我花了一天的時間來研究的時候意外地發現 Golang 夭壽簡潔(關鍵字只有25個),相較之下 Rust 太過於「強大」令我怯步;而且 Golang 帶有許多工具,例如 go fmt
會自動幫你整理程式碼、go doc
會自動幫你生產文件、go test
可以自動單元測試並生產覆蓋率報表、也有 go get
套件管理工具(雖然沒有版本功能),不過都很實用,而且也不需要加上分號(;
),真要說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強迫你花括號不能換行放吧(沒錯,我就是花括號會換行放的人)。
- 定義變數-Variables
- 輸出-Echo
- 函式-Function
- 匿名函式-Anonymous Function
- 多資料儲存型態-Stores
- 不定值-Mixed Type
- 逆向處理-Defer
- 跳往-Goto
- 迴圈-Loops
- 日期-Date
- 切割字串-Split
- 關聯陣列-Associative Array
- 是否存在-Isset
- 指針-Pointer
- 錯誤處理-Error Exception
- 套件/匯入/匯出-Package / Import / Export
- 類別-Class
當我在撰寫這份文件的時候我會先假設你有一定的基礎,你可以先閱讀下列的手冊,他們都很不錯。
你能夠在 PHP 裡面想建立一個變數的時候就直接建立,夭壽讚,是嗎?
$a = "foo";
$b = "bar";
蒸蚌!那麼 Golang 呢?在 Golang 中變數分為幾類:「新定義」、「預先定義」、「自動新定義」、「覆蓋」。讓我們來看看範例:
// 新定義:定義新的 a 變數為字串型別,而且值是「foo」
var a string = "foo"
// 預先定義:先定義一個新的 b 變數為字串型別但是不賦予值
var b string
// 自動新定義:讓 Golang 依照值的內容自己定義新變數的資料型態
c := "bar"
// 覆蓋:先前已經定義過 a 了,所以可以像這樣直接覆蓋其值
a = "fooooooo"
在 PHP 中你會很常用到 echo
來顯示文字,像這樣。
echo "Foo"; // 輸出:Foo
$A = "Bar"
echo $A; // 輸出:Bar
$B = "Hello"
echo $B . ", world!"; // 輸出:Hello, world!
$C = [1, 2, 3];
echo var_dump($C); // 輸出:array(3) {[0]=>int(1) [1]=>int(2) [2]=>int(3)}
然而在 Golang 中你會需要 fmt
套件,關於「什麼是套件」的說明你可以在文章下述了解。
fmt.Println("Foo") // 輸出:Foo
A := "Bar"
fmt.Println(A) // 輸出:Bar
B := "Hello"
fmt.Printf("%s, world!", B) // 輸出:Hello, world!
C := []int{1, 2, 3}
fmt.Println(C) // 輸出:[1 2 3]
這很簡單,而且兩個語言的用法相差甚少,下面這是 PHP:
function test() {
return "Hello, world!";
}
echo test(); // 輸出:Hello, world!
只是 Golang 稍微聒噪了一點,你必須在函式後面宣告他最後會回傳什麼資料型別。
func test() string {
return "Hello, world!"
}
fmt.Println(test()) // 輸出:Hello, world!
在 PHP 中你要回傳多個資料你就會用上陣列,然後將資料放入陣列裡面,像這樣。
function test() {
return ['username' => 'YamiOdymel',
'time' => 123456];
}
$data = test();
echo $data['username'], $data['time']; // 輸出:YamiOdymel 123456
然而在 Golang 中你可以不必用到一個陣列,函式可以一次回傳多個值:
func test() (string, int) {
return "YamiOdymel", 123456
}
username, time := test()
fmt.Println(username, time) // 輸出:YamiOdymel 123456
兩個語言的撰寫方式不盡相同。
$a = function() {
echo "Hello, world!";
};
$a(); // 輸出:Hello, world!
a := func() {
fmt.Println("Hello, world!")
}
a() // 輸出:Hello, world!
主要是 PHP 的陣列能做太多事情了,所以在 PHP 裡面要儲存什麼用陣列就好了。
$array = [1, 2, 3, 4, 5];
$array2 = ['username' => 'YamiOdymel',
'password' => '2016 Spring'];
在 Golang 裡⋯⋯沒有這麼萬能的東西,首先要先了解 Golang 中有這些型態:array
, slice
, map
, interface
,
你他媽的我到底看了三洨,首先你要知道 Golang 是個強型別語言,意思是你的陣列中只能有一種型態,什麼意思?當你決定這個陣列是用來擺放字串資料的時候,你就只能在裡面放字串。沒有數值、沒有布林值,就像你沒有女朋友一樣。
一個存放固定長度的陣列。
先撇開 PHP 的「萬能陣列」不管,Golang 中的陣列既單純卻又十分腦殘,在定義一個陣列的時候,你必須給他一個長度還有其內容存放的資料型態,你的陣列內容不一定要填滿其長度,但是你的陣列內容不能超過你當初定義的長度。
$a = ["foo", "bar"];
echo $a[0]; // 輸出:foo
var a [2]string
a[0] = "foo"
a[1] = "bar"
fmt.Println(a[0]) // 輸出:foo
可供「裁切」而且供自由擴展的陣列。
切片⋯⋯這聽起來也許很奇怪,但是你確實可以「切」他,讓我們先談談「切片」比起「陣列」要好在哪裡:「你不用定義其最大長度,而且你可以直接賦予值」,沒了。
$a = ["foo", "bar"];
echo $a[0]; // 輸出:foo
a := []string{"foo", "bar"}
fmt.Println(a[0]) // 輸出:foo
我們剛才有提到你可以「切」他,記得嗎?這有點像是 PHP 中的 array_slice()
,但是 Golang 直接讓 Slice「內建」了這個用法,其用法是:slice[開始:結束]
。
p := []int{1, 2, 3, 4, 5, 6}
fmt.Println(p[0:1]) // 輸出:[1]
fmt.Println(p[1:1]) // 輸出:[] (!注意這跟 PHP 不一樣!)
fmt.Println(p[1:]) // 輸出:[2, 3, 4, 5, 6]
fmt.Println(p[:1]) // 輸出:[1]
在 PHP 中倒是沒有那麼方便,在下列 PHP 範例中你需要不斷地使用 array_slice()
。
$p = [1, 2, 3, 4, 5, 6];
echo array_slice($p, 0, 1); // 輸出:[1]
echo array_slice($p, 1, 1); // 輸出:[2]
echo array_slice($p, 1); // 輸出:[2, 3, 4, 5, 6]
echo array_slice($p, 0, 1); // 輸出:[1]
有鍵名和鍵值的陣列。
你可以把「映照」看成是一個有鍵名和鍵值的陣列,但是記住:「你需要事先定義其鍵名、鍵值的資料型態」,這仍限制你沒辦法在映照中存放多種不同型態的資料。
$data["username"] = "YamiOdymel";
$data["password"] = "2016 Spring";
echo $data["username"]; // 輸出:YamiOdymel
在 Golang 裡可就沒這麼簡單了,你需要先用 make()
宣告 map
。
data := make(map[string]string)
data["username"] = "YamiOdymel"
data["password"] = "2016 Spring"
fmt.Println(data["username"]) // 輸出:YamiOdymel
終於;一個可存放多種資料型態的陣列,但難以捉模(幹)。
也許你不喜歡「接口」這個詞,但用「介面」我怕會誤導大眾,所以,是的,接下來我會繼續稱其為「接口」。還記得你可以在 PHP 的關聯陣列裡面存放任何型態的資料嗎,像下面這樣?
$mixedData = ["foobar", 123456];
$mixedData2 = ['username' => 'YamiOdymel',
'time' => 123456];
現在你有福了!正因為 Golang 中的 interface{}
可以接受任何內容,所以你可以把它拿來存放任何型態的資料。
mixedData := []interface{}{"foobar", 123456}
mixedData2 := make(map[string]interface{})
mixedData2["username"] = "YamiOdymel"
mixedData2["time"] = 123456
有時候你也許會有個不定值的變數,在 PHP 裏你可以直接將一個變數定義成字串、數值、空值、就像你那變心的女友一樣隨時都在變。
$mixed = 123;
echo $mixed; // 輸出:123
$mixed = 'Moon, Dalan!';
echo $mixed; // 輸出:Moon, Dalan!
$mixed = ['A', 'B', 'C'];
echo $mixed; // 輸出:['A', 'B', 'C']
在 Golang 中你必須給予變數一個指定的資料型別,不過還記得剛才提到的:「Golang 中有個 interface{}
能夠存放任何事物」嗎(雖然也不是真的任何事物啦⋯⋯)?
var mixed interface{}
mixed = 123
fmt.Println(mixed) // 輸出:123
mixed = "Moon, Dalan!"
fmt.Println(mixed) // 輸出:Moon, Dalan!
mixed = []string{"A", "B", "C"}
fmt.Println(mixed) // 輸出:["A", "B", "C"]
當我們程式中不需要繼續使用到某個資源或是發生錯誤的時候,我們索性會將其關閉或是拋棄來節省資源開銷,例如 PHP 裡的讀取檔案:
$handle = fopen('example.txt', 'r');
if($errorA)
errorHandlerA();
if($errorB)
errorHandlerB();
fclose($handle); // 關閉檔案
在 Golang 中,你可以使用 defer
來在函式結束的時候自動執行某些程式(其執行方向為反向)。所以你就不需要在函式最後面結束最前面的資源。
defer
可以被稱為「推遲執行」,實際上就是在函式結束後會「反序」執行的東西,例如你按照了這樣的順序定義 defer
: A->B->C->D
,那麼執行的順序其實會是 D->C->B->A
,這用在程式結束時還蠻有用的,讓我們看看 Golang 如何改善上述範例。
handle := file.Open("example.txt")
defer file.Close() // 關閉檔案但「推遲執行」,所有程式結束後才會執行這裡
if errorA {
errorHandlerA()
}
if errorB {
errorHandlerB()
}
這東西很邪惡,不是嗎?又不是在寫 BASIC,不過也許有時候你會在 PHP 用上呢。但是拜託,不要。
goto a;
echo 'foo';
a:
echo 'bar'; // 輸出:bar
goto a
fmt.Println("foo")
a:
fmt.Println("bar") // 輸出:bar
Golang 中僅有 for
一種迴圈但卻能夠達成 foreach
、while
、for
多種用法。普通 for
迴圈寫法在兩個語言中都十分相近。
for($i = 0; $i < 3; $i++)
echo $i; // 輸出:012
$j = 0;
for($j; $j < 5; $j++)
echo $j; // 輸出:01234
在 Golang 請記得:如果你的 i
先前並不存在,那麼你就需要定義它,所以下面這個範例你會看見 i := 0
。
for i := 0; i < 3; i++ {
fmt.Println(i) // 輸出 012
}
j := 0
for ; j < 5 ; j++ {
fmt.Println(j) // 輸出:01234
}
在 PHP 裡,foreach()
能夠直接給你值和鍵名,用起來十分簡單。
$data = ['a', 'b', 'c'];
foreach($data as $index => $value)
echo $index . $value . '|' ; // 輸出:0a|1b|2c|
foreach($data as $index => $value)
echo $index . '|' ; // 輸出:0|1|2|
foreach($data as $value)
echo $value . '|' ; // 輸出:a|b|c|
Golang 裡面雖然僅有 for()
但卻可以使用 range
達成和 PHP 一樣的 foreach
方式。
data := []string{"a", "b", "c"}
for index, value := range data {
fmt.Printf("%d%s|", index, value) // 輸出:0a|1b|2c|
}
for index := range data {
fmt.Printf("%d|", index) // 輸出:0|1|2|
}
for _, value := range data {
fmt.Printf("%s|", value) // 輸出:a|b|c|
}
一個 while(條件)
迴圈在 PHP 裡面可以不斷地執行區塊中的程式,直到 條件
為 false
為止。
$i = 0;
while( $i < 3 ) {
$i++;
echo $i; // 輸出:123
}
while(true)
echo "WOW" // 輸出:WOWWOWWOWWOWWOW...
在 Golang 裡也有相同的做法,但仍是透過 for
迴圈,請注意這個 for
迴圈並沒有任何的分號(;
),而且一個沒有條件的 for
迴圈會一直被執行。
i := 0
for i < 3 {
i++
fmt.Println(i) // 輸出:123
}
for {
fmt.Println("WOW") // 輸出:WOWWOWWOWWOWWOW...
}
PHP 中有 do .. while()
迴圈可以先做區塊中的動作。
$i = 0;
do {
$i++;
echo $i; // 輸出:123
} while($i < 3);
在 Golang 中則沒有相關函式,但是你可以透過一個無止盡的 for
迴圈加上條件式來讓他結束迴圈。
i := 0
for {
i++
fmt.Println(i) // 輸出:123
// 注意這個條件式和 PHP 有所不同
if i > 2 {
break
}
}
要是你真的希望完全符合像是 PHP 那樣的設計方式,或者你可以在 Golang 中使用很邪惡的 goto
。
i := 0
LOOP:
i++
fmt.Println(i) // 輸出:123
if i < 3 {
goto LOOP
}
在 PHP 中我們可以透過 date()
像這樣取得目前的日期。
echo date("Y-m-d H:i:s"); // 輸出:2016-07-13 12:59:59
在 Golang 就稍微有趣點了,因為 Golang 中並不是以 Y-m-d
這種格式做為定義,而是 1
、2
、3
,這令你需要去翻閱文件,才能夠知道 1
的定義是代表什麼。
fmt.Println(time.Now().Format("2006-2-1 03:04:00")) // 輸出:2016-07-13 12:59:59
fmt.Println(time.Now().Format("Mon, Jan 2, 2006 at 3:04pm")) // 輸出: Mon, Jul 13, 2016 at 12:59pm
俗話說:「爆炸就是藝術」,可愛的 PHP 用詞真的很大膽,像是:explode()
(爆炸)、die()
(死掉),回歸正傳,如果你想在 PHP 裡面將字串切割成陣列,你可以這麼做。
$data = 'a, b, c, d';
$array = explode(', ', $data);
簡單的就讓一個字串給「爆炸」了,那麼 Golang 呢?
data := "a, b, c, d"
array := strings.Split(data, ", ")
對了,記得引用 strings
套件。
這真的是很常用到的功能,就像物件一樣有著鍵名和鍵值,在 PHP 裡面你很簡單的就能靠陣列(Array)辦到。
$data = ['username' => 'YamiOdymel',
'password' => '2016 Spring'];
echo $data["username"]; // 輸出:YamiOdymel
真是太棒了,那麼 Golang 呢?用 map
是差不多啦。如果有必要的話,你可以稍微複習一下先前提到的「多資料儲存型態-Stores」。
data := map[string]string{
"username": "YamiOdymel",
"password": "2016 Spring"}
fmt.Println(data["username"]) // 輸出:YamiOdymel
你很常會在 PHP 裡面用 isset()
檢查一個索引是否存在,不是嗎?
// 如果 $data['username'] 存在
if(isset($data['username'])) {
$username = $data['username'];
}
在 Golang 裡面很簡單的能夠這樣辦到(僅適用於 map
)。
username, exists := data["username"]
if !exists {
fmt.Printf("你要找的資料不存在。")
}
指針(有時也做參照)是一個像是「變數別名」的方法,這種方法讓你不用整天覆蓋舊的變數,讓我們假設 A = 1; B = A;
這個時候 B
會複製一份 A
且兩者不相干,倘若你希望修改 B
的時候實際上也會修改到 A
的值,就會需要指針。
指針比起複製一個變數,他會建立一個指向到某個變數的記憶體位置,這也就是為什麼你改變指針,實際上是在改變某個變數。
function zero(&$number) { // & 即是指針
$number = 0;
}
$A = 5;
zero($A);
echo $A; // 輸出:0
在 Golang 你需要用上 *
還有 &
符號。
func zero(number *int) {
number = 0
}
func main() {
A := 5;
zero(&A)
fmt.Printf("%d", A) // 輸出:0
}
有些時候你會回傳一個陣列,這個陣列裡面可能有資料還有錯誤代號,而你會用條件式判斷錯誤代號是否非空值。
function foo($number) {
if($number !== 1)
return ['number' => -1,
'error' => '$number is not 1'];
return ['number' => $number,
'error' => null];
}
$bar = foo(0);
if($bar['error'])
echo $bar['number'], $bar['error']; // 輸出:-1
// $number is not 1
在 Golang 中函式可以一次回傳多個值。為此,你不需要真的回傳一個陣列,不過要注意的是你將會回傳一個屬於 error
資料型態的錯誤,所以你需要引用 errors
套件來幫助你做這件事。
該注意的是 Golang 沒有 try .. catch
,因為 Golang 推薦這種錯誤處理方式,你應該在每一次執行可能會發生錯誤的程式時就處理錯誤,而非後來用 try
到處包覆你的程式。
import "errors"
func foo(number int) (int, error) {
if number != 1 {
return -1, errors.New("$number is not 1")
}
return number, nil
}
if bar, err := foo(0); err != nil {
fmt.Println(bar, err) // 輸出:-1
// $number is not 1
}
在 if
條件式裡宣告變數會讓你只能在 if
內部使用這個變數,而不會污染到全域範圍。
也許你在 PHP 中更常用的會是 try .. catch
,在大型商業邏輯時經常看見如此地用法,實際上這種用法令人感到聒噪(因為你會需要一堆 try
區塊):
- Too many try/catch block for PDO
- Too many try/catch blocks. Is this proper?
- Is this too many lines and too many nested blocks?
function foo($number) {
if($number < 10)
throw new Exception('$number is less than 10');
else if($number > 10)
throw new Exception('$number is greater than 10');
}
try {
foo(9);
} catch(Exception $e) {
echo $e->getMessage(); // 輸出:$number is less than 10
}
try {
foo(11);
} catch(Exception $e) {
echo $e->getMessage(); // 輸出:$number is greater than 10
}
Golang 中並沒有 try .. catch
,實際上 Golang 也不鼓勵這種行為(Golang 推薦逐一處理錯誤的方式),倘若你真想辦倒像是捕捉異常這樣的方式,你確實可以使用 Golang 中另類處理錯誤的方式(可以的話盡量避免使用這種方式):panic()
, recover()
, defer
。
你可以把 panic()
當作是 throw
(丟出錯誤),而這跟 PHP 的 exit()
有 87% 像,一但你執行了 panic()
你的程式就會宣告而終,但是別擔心,因為程式結束的時候會呼叫 defer
,所以我們接下來要在 defer
停止 panic()
。
關於 defer
上述已經有提到了,他是一個反向執行的宣告,會在函式結束後被執行,當你呼叫了 panic()
結束程式的時候,也就會開始執行 defer
,所以我們要在 defer
內使用 recover()
讓程式不再繼續進行結束動作,這就像是捕捉異常。
recover()
可以看作 catch
(捕捉),我們要在 defer
裡面用 recover()
解決 panic()
,如此一來程式就會回歸正常而不會被結束。
// 建立一個模仿 try&catch 的函式供稍後使用
func try(fn func(), handler func(interface{})) {
// 這不會馬上被執行,但當 panic 被執行就會結束程式,結束程式就必定會呼叫 defer
defer func() {
// 透過 recover 來從 panic 狀態中恢復,並呼叫捕捉函式
if err := recover(); err != nil {
handler(err)
}
}()
// 執行可能帶有 panic 的程式
fn()
}
func foo(number int) {
if number < 10 {
panic("number is less than 10")
}
if number > 10 {
panic("number is greater than 10")
}
}
func main() {
try(func() {
foo(9)
}, func(e interface{}) {
fmt.Println(e) // 輸出:number is less than 10
})
try(func() {
foo(11)
}, func(e interface{}) {
fmt.Println(e) // 輸出:number is greater than 10
})
}
還記得在 PHP 裡要引用一堆檔案的日子嗎?到處可見的 require()
或是 include()
?到了 Golang 這些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套件(Package)」。現在讓我們來用 PHP 解釋一下。
// a.php
<?php
$foo = "bar";
?>
// index.php
<?php
include "a.php";
echo $foo; // 輸出:bar
?>
這看起來很正常對吧?但假設你有一堆檔案,這馬上就成了 Include Hell
,讓我們看看 Golang 怎麼透過「套件」解決這個問題。
// a.go
package main
var foo string = "bar"
// main.go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fmt.Println(foo) // 輸出:bar
}
main.go
中除了引用 fmt
套件(為了要輸出結果用的套件)之外完全沒有引用到 a.go
。
既然沒有引用其他檔案,為什麼 main.go
可以輸出 foo
呢?注意到了嗎,兩者都是屬於 main
套件,因此他們共享同一個區域,所以接下來要介紹的是什麼叫做「套件」。
套件是每一個 .go
檔案都必須聲明在 Golang 原始碼中最開端的東西,像下面這樣:
package main
這意味著目前的檔案是屬於 main
套件(你也可以依照你的喜好命名),那麼要如何讓同個套件之間的函式溝通呢?
// a.php
<?php
function foo() {
// ...
}
?>
// index.php
<?php
include "a.php";
foo();
?>
接著是 Golang;注意!你不需要引用任何檔案,因為下列兩個檔案同屬一個套件。
// a.go
package main
func foo() {
// ...
}
// main.go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foo()
}
一個由「套件」所掌握的世界,比起 PHP 的 include()
和 require()
還要好太多了,對嗎?
在 Golang 中沒有引用單獨檔案的方式,你必須匯入一整個套件,而且你要記住:「一定你匯入了,你就一定要使用它」,像下面這樣。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引用底層套件
"time" // 這也是底層套件
"github.com/yamiodymel/teameow" // 來自 Github 的 "teameow" 套件
)
func main() {
// 然後像下面這樣使用你剛匯入的套件
fmt.XXX()
time.XXX()
teameow.XXX()
}
假如你不希望使用你匯入的套件,你只是為了要觸發那個套件的 main()
函式而引用的話⋯⋯,那麼你可以在前面加上一個底線(_
)。
import (
_ "fmt"
)
如果你的套件出現了名稱衝突,你可以在套件來源前面給他一個新的名稱。
import (
"github.com/karisu/teameow"
neko "github.com/yamiodymel/teameow"
)
func main() {
teameow.XXX()
neko.XXX()
}
現在你知道可以匯入套件了,那麼什麼是「匯出」?同個套件內的函式還有共享變數確實可以直接用,但那並不表示可以給其他套件使用,其方法取決於函式/變數的「開頭大小寫」。
是的。Golang 依照一個函式/變數的開頭大小寫決定這個東西是否可供「匯出」。
// a.go
package hello
// 注意:這裡的 Foo 的開頭字母是大寫!
var Foo string = "bar"
// 注意:這個 World 函式的開頭字母是大寫!
func World() {
// ...
}
// b.go
package test
import (
"hello"
"fmt"
)
func main() {
fmt.Println(hello.Foo) // 輸出:bar
hello.World()
}
這用在區別函式的時候格外有用,因為小寫開頭的任何事物都是不供匯出的,反之,大寫開頭的任何事物都是用來匯出供其他套件使用的。
一開始可能會覺得這是什麼奇異的規定,但寫久之後,你就能發現比起 JavaScript 和 Python 以「底線為開頭的命名方式」還要來得更好;比起成天宣告 public
、private
、protected
還要來得更快。
在 Golang 中沒有類別,但有所謂的「建構體(Struct)」和「接口(Interface)」,這就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的需求了,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 Golang 很簡潔卻又很強大的原因。
讓我們先用 PHP 建立一個類別,然後看看 Golang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class Foobar {
public $a = "hello, world";
public function test() {
echo $this->a;
}
}
$b = new Foobar();
$b->test(); // 輸出:hello, world!
雖然 Golang 沒有類別,但是「建構體(Struct)」就十分地堪用了,首先你要知道在 Golang 中「類別」的成員還有方法都是在「類別」外面所定義的,這跟 PHP 在類別內定義的方式有所不同,在 Golang 中還有一點,那就是他們沒有 public
、private
、protected
的種類。
// 先定義一個 Foobar 建構體,然後有個叫做 a 的字串成員
type Foobar struct {
a string
}
// 定義一個屬於 Foobar 的 test 方法
func (f *Foobar) test () {
// 接收來自 Foobar 的 a(等同於 PHP 的 `$this->a`)
fmt.Println(f.a)
}
b := &Foobar{a: "hello, world!"}
b.test() // 輸出:hello, world!
在 PHP 中,當有一個類別被 new
的時候會自動執行該類別內的建構子(__construct()
),通常你會用這個來初始化一些類別內部的值。
class Test{
public $a;
function __construct() {
$this->a = "foobar";
}
function show() {
echo $this->a;
}
}
$b = new Test();
$b->show(); // 輸出:foobar
但是在 Golang 裡因為沒有類別,也就沒有建構子,不巧的是建構體本身也不帶有建構子的特性,這個時候你只能自己在外部建立一個建構用函式。
type Test struct {
a string
}
func (t *Test) show() {
fmt.Println(t.a)
}
// 用來建構 Test 的假建構子
func newTest() (test *Test) {
test = &Test{a: "foobar"}
// 這裡會回傳一個型態是 *Test 建構體的 test 變數
return
}
b := newTest()
b.show() // 輸出:foobar
讓我們假設你有兩個類別,你會把其中一個類別傳入到另一個類別裡面使用,廢話不多說!先上個 PHP 範例(為了簡短篇幅我省去了換行)。
class Foo {
public $msg = "Hello, world!";
}
class Bar {
public $foo;
function __construct($foo){ $this->foo = $foo; }
function show() { echo $this->foo->msg; }
}
$a = new Foo();
$b = new Bar($a);
$b->show(); // 輸出:Hello, world!
在 Golang 中你也有相同的用法,但是請記得:「任何東西都是在「類別」外完成建構的」。
type Foo struct {
msg string
}
type Bar struct {
*Foo
}
func (b *Bar) show() {
// Foo 中的 msg 會直接暴露在 Bar 底下
// 所以你可以直接使用 b.msg
fmt.Println(b.msg)
}
a := &Foo{msg: "Hello, world!"}
b := &Bar{a}
b.show() // 輸出 Hello, world!
在 PHP 中沒有相關的範例,這部分會以剛才「嵌入」章節中的 Golang 範例作為解說對象。
你可以看見 Golang 在進行 Foo
嵌入 Bar
的時候,會自動將 Foo
的成員暴露在 Bar
底下,那麼假設「雙方之間有相同的成員名稱」呢?
這個時候被嵌入的成員就會被「遮蔽」,下面是個實際範例,還有你如何解決遮蔽問題:
type Foo struct {
msg string
}
type Bar struct {
*Foo
msg string // 遮蔽了 Foo 的 msg
}
a := &Foo{msg: "Hello, world!"}
b := &Bar{Foo: a, msg: "Moon, Dalan!"}
fmt.Println(b.msg) // 輸出:Moon, Dalan!
fmt.Println(b.Foo.msg) // 輸出:Hello, world!
雖然都是呼叫同一個函式,但是這個函式可以針對不同的資料來源做出不同的舉動,這就是多形。你也能夠把這看作是:「訊息的意義由接收者定義,而不是傳送者」。
目前 PHP 中沒有真正的「多形」,不過你仍可以做出同樣的東西。
class Foo{ public $msg = "hello"; }
class Bar{ public $msg = "world!"; }
class Handler {
public function process($class) {
switch(get_class($class)) {
// 依照不同的資料類型做出不同的舉動
case 'Foo':
echo '處理 Foo | ' . $class->msg . ', world!';
break;
case 'Bar':
echo '處理 Bar | ' . 'hello, ' . $class->msg;
break;
}
}
}
$foo = new Foo();
$bar = new Bar();
$handler = new Handler();
// 雖然都是同個函式,但是可以處理不同資料
$handler->process($foo); // 輸出:處理 Foo | hello, world!
$handler->process($bar); // 輸出:處理 Bar | hello, world!
嗯⋯⋯那麼 Golang 呢?實際上更簡單而且更有條理了,在 Golang 中有 interface
可以幫忙完成這個工作。
type Foo struct {
msg string
}
type Bar struct {
msg string
}
// 透過 Handler 實作 process
type Handler interface {
process()
}
// 處理 Foo 資料的 process
func (f Foo) process() {
fmt.Printf("處理 Foo | %s, world!", f.msg)
}
// 處理 Bar 資料的 process
func (b Bar) process() {
fmt.Printf("處理 Bar | hello, %s", b.msg)
}
foo := Foo{msg: "hello"}
bar := Bar{msg: "world!"}
// 雖然都是同個函式,但是可以處理不同資料
Handler.process(foo) // 輸出:處理 Foo | hello, world!
Handler.process(bar) // 輸出:處理 Bar | hello, world!
如果你對 Interface 還不熟悉,可以試著查看「解釋 Golang 中的 Interface 到底是什麼」文章。
謝謝你看到這裡,可惜這篇文章卻沒有說出 Golang 最重要的賣點:「Goroutine」和「Channel」。簡單說就是讓你一秒變成多執行緒的超好用功能,這部分就⋯⋯改天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