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1
翟东升教授基于2014年中国人口年龄分布图的相关分析预测。每个国家在历史上都出现过几次婴儿潮或者与之相关的回声潮,这些时间段内的人口高峰时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某方面的社会竞争进行预测,比如房地产趋势。
- 中国第一次人口高峰 1946-1958(1953趋势明显) 10年出生人口2亿3千万人;
- 中国第二次人口高峰 1962-1972 婴儿潮,规模大 10年出生人口2亿8千万人;
- 中国第三次人口高峰 1986-1990 传代的回声潮 5年出生人口1亿1千万人。
在统计学层面上,可以对社会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行消费类型的区分
一个人在低端劳动力市场50岁左右会退出,2012年往后,60年代婴儿潮的人口陆续退出,加上人口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低端劳动力市场会出现供不应求,进而会提高待遇水平,因此压力就来到了大学生就业。
消费曲线:42岁,置换大房子;46-52左右,消费高峰;60岁往后,医药消费高峰
2005-2012:全国会有房地产的牛市,即使金融危机也不会打断;
2016-2021:小牛市,偏重大城市郊区小户型房产,回声潮的婚房;
2027-2030:最后一次疯狂,集中在大户型,回声潮的置换和婴儿潮的养老。
在考虑人口流动的情况下,横向分析,在同一时间段中,不同城市的趋势和年轻人聚集的程度有关,这需要和城市中的产业类型联系在一起分析。
2022-09-05
up: 蒙克 关于工作的意义
工作没有动力有以下几个原因:
-
- 现代化的企业模式不同于之前个人小作坊,从为自己工作转变成为**(老板、领导、体质、资本)工作,缺少内驱力;
-
- 企业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生产效率,内部分工细化,劳动者只能做到管中窥豹,缺少工作意义支撑
-
- 人一天的精力在加班和高强度工作中耗尽,下班后仅有的时间没有可调动的精力探索生活,只能通过短期pleasure恢复状态。
p.s. 这也就是为什么face-to-face的交流让人如此留恋
- 人一天的精力在加班和高强度工作中耗尽,下班后仅有的时间没有可调动的精力探索生活,只能通过短期pleasure恢复状态。
想想你为了工作交换了自己多少东西,劳动力、时间、活力、甚至还有健康。如果说“不要等到40岁赚够钱才过自己生活,买想买的东西”是一种消费主义的蛊惑的话,那么透支自己年轻时才有的资本,来换取一生中绝大部分时候都可以挣到的钱,这种行为不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超前消费”吗?
值得玩味的是,上面翟教授那番对消费人群的统计结果,往往到40-50岁才是大多数人的消费巅峰。
我们当然不是只活在今天,但也不能活在未来。
2022-09-07
up: 岱川博士
从工作中恢复精力的方式
-
- 加班工作并不等同于运动员破纪录,根本算不上是挑战个人极限,只会损耗健康;
-
- 关键在于从工作中脱离,将自己的注意力关注在其他领域,而不是简单的大脑shutdown;
-
- 从工作转向那些只要你投入精力就可以有提高的活动,还是要舍得用脑子的。
如果白天沉迷工作,下班回家后大脑shutdown,那么工作对自己生活意义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可能会逐渐陷入单一维度的评价模式中。那么当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或者承受压力,就没那么容易通过其他方面找补回来,比较容易引起心理上upset。
那么再看上面 蒙克 第3点的讨论,我们在经历一天的工作之后,是可以选择自己的休息方式的,并且沉浸那些能让自己有提高的非工作领域的活动,能够得到更好的休息和恢复。
p.s. 看完这篇发表文章的原文后,再做补充。
2022-10-29
up:蒙克
整合下来看,其实讲得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逻辑:
- 打破社会抽象逻辑
鉴于信息爆炸、专家盛行,很多人把自己的认知体系纳入到一种社会标签化的规范中,以此代替自己的思考,追逐多数人所追逐的,热爱多数人所热爱的,这样对于个体来说或许至少是一个下限不会太低的选项,并且以一种颗粒度较大的思维逻辑,能够让我们面对具体事物时快速区分,但最后获得的东西可能不是自己内心真正需求的。
- 从具体中建立个人抽象逻辑
要留心观察生活和工作中那些,做完之后回想起来并不会觉得辛苦和疲惫,但又能从其中得到一些正反馈的事;挖掘出具体是这件事的哪方面能够让自己获得成就感,这个方面换到其他事情上是否也能起到同样作用。最重要的还是勤于思考和总结,不要在这个单一价值体系中选择“拿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