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archlinux.org/download/
打开链接找到 China , 下面有很多国内的镜像
所谓的 "启动盘烧录" 其实就是将 Archlinux 系统写进 U盘。
如果你是 mac 电脑,可以参考我写的这篇文章去烧制
如果你是Linux 操作系统,可以参考这一下这一篇文章
不同型号的电脑如何设置从U盘启动, 百度一下
如果是UEFI启动方式的话可能还需要设置 boot security 选项为 为 false
我用来装archlinux 的电脑是 Tinkpad S2 启动键进入 uefi 是通过 F12
如果你使用虚拟机安装可以跳过这一步
首先要保证你电脑要联网,因为安装系统需要从互联网获取数据
插上网线, U盘启动会自动启动 dhcpch服务, 所以会自动联网, 需要拨号上网的自行找资料
如果插上了网线没有网络,可以手动启动 dhcpcd 服务
systemctl start dhcpcd.service
# wifi-menu 会打开一个弹出框,让你选择wifi
# 选择wifi 输入密码 (如果有的话)
wifi-menu
测试是否联网
ping www.sina.com.cn
PING spool.grid.sinaedge.com (111.62.64.152)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11.62.64.152 (111.62.64.152): icmp_seq=1 ttl=55 time=42.1 ms
64 bytes from 111.62.64.152 (111.62.64.152): icmp_seq=2 ttl=55 time=39.9 ms
64 bytes from 111.62.64.152 (111.62.64.152): icmp_seq=3 ttl=55 time=39.6 ms
请参照 磁盘分区策略
efivar -l
执行命令后如果刷了满满的一屏,说明电脑时 UEFI启动,如果返回一行错误信息,说明电脑由传统的BIOS模式启动。
由于我的笔记本是 UEFI启动的方式,所以以下内容时针对UEFI模式启动的机器。
对于BIOS模式启动的机器有几点不同
请参照 安装archlinux BIOS 启动 和 UEFI 启动有哪些不同 ?
# 查看磁盘 fdisk 或者 lsblk
lsblk
# 设置 分区格式为 gpt ,一般都是 sda 如果有你有多块盘,可能有 sdb, sdc
parted /dev/sda # 进入交互命令行
mktable # create a new disklabel
# 提示你 disk label type
gpt
# 执行完毕
quit # 退出
# 使用 fdisk 或者 cfdisk 分区, 后者对新手更友好
cfdisk /dev/sda
# 设置完成后 write
quit # 选中 quit 退出
打印一下目前的磁盘状态
# 格式化根目录
mkfs.ext4 /dev/sda1
# 格式化 home
mkfs.ext4 /dev/sda2
# 格式化引导分区
mkfs.vfat /dev/sda3
# 格式化交换分区
mkswap /dev/sda4
swapon /dev/sda4 # 打开交换分区
# 先从跟分区开发挂载
mount /dev/sda1 /mnt
# 挂载 home 分区
mkdir /mnt/home
mount /dev/sda2 /mnt/home
# 挂载 uefi 分区
mkdir -p /mnt/boot/EFI
mount /dev/sda3 /mnt/boot/EFI
vim /etc/pacman.d/mirrorlist
# 在文件顶部加入
Server =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rchlinux/$repo/os/$arch
# 保存后 执行同步
pacman -Syy
pacstrap /mnt base base-devel
fstab是一个关于文件系统的文件。在开机时就这个文件告诉引导程序文件系统的挂载情况
genfstab -U -p /mnt >> /mnt/etc/fstab
# 验证一下是否成功, 检查 /mnt/etc/fstab 文件
cat /mnt/etc/fstab
目前一直是在U盘上操作,切换到操系统环境上操作
arch-chroot /mnt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 设置时间
hwclock --systohc # set the RTC from the system time
vim /etc/locale.gen
# 如果没有装vim
pacman -S vim
# 搜索 en_US
# 解除 en_US.UTF-8 UTF-8 注释
locale-gen # 执行这条命令去生成 locale
vim /etc/locale.conf
# 写入
LANG=en_US.UTF-8
LANG=zh_CN.UTF-8
echo archlinux > /etc/hostname
# 这里的archlinux 你可以替换成别的名字
passwd
pacman -S grub efibootmgr
grub-install --recheck /dev/sda
# 生成引导配置文件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useradd mikefeng -m -g wheel -G audio,video,storage
# 修改密码
passwd mikefeng
# 设置可以提升root权限
vim /etc/sudoers
# 找到 wheel ALL=(ALL) ALL 后,取消这一行的注释, 保存退出
systemctl enable dhcpcd.service
exit
umount -R /mnt
reboot
一个基本的archlinux 系统就安装完成了
拔掉U盘
https://github.com/xiaozefeng/archlinux-guide/blob/master/install_xorg_gnome.md
- 遇到重启后连不上网请参考 #19
建议多逛逛issues, 平时我遇到的问题都会记录在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