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Permalink
Update 2024-05-11-consciousness_ontology.md
Browse files Browse the repository at this point in the history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zjcqn authored May 11, 2024
1 parent 4e720ad commit 3cce92d
Showing 1 changed file with 5 additions and 1 deletion.
6 changes: 5 additions & 1 deletion _posts/2024-05-11-consciousness_ontology.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13,6 +13,8 @@ typora-root-url: ..

如何自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暂且不谈。但在与W的探讨中,我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思辨性问题:在个人行动决策的过程中,人的意识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们真的能够“强迫”自己做一件事情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在什么情况下又不可以?如果我们不能“强迫”自己,但又认为必须这么做,那又该怎么办?

---

真是莫名其妙的问题,控制自己怎么成了“强迫”,难道我还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我自己的身体吗?还真不一定。我们通常认为自己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为了讲清楚这件事情,我需要先定义和辨析两个相对直观但容易混淆的概念,即我们脑子里经常听到的那个被我们认为是“我”的声音,即`自我意识`,与我们的客观实体(或肉体),即`真实自我`。`自我意识`和`真实自我`之间可能存在分歧的。举例来说,我可能在脑海中想象自己喝水,但实际上并不采取行动去喝水。其实我完全可能想一件事情,但实际上去做的是另一件事情。类似的, 在很多日常活动中我们可以意识到很多行为其实并没有`自我意识`参与,如走路、进食、抓取,甚至说话唱歌等。仔细想想,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让身体行动的信号似乎并不是由`自我意识`发出的。有点细思极恐的感觉。因此,我倾向于认为所谓的`自我意识`实际上是一种由`真实自我`产生的生理性功能,它帮助我们形成“自我”这个意识,以更好地理解世界,但它本身并不能直接操控`真实自我`,相反,它是`真实自我`的解释者。
Expand All @@ -21,10 +23,12 @@ typora-root-url: ..
有了`自我意识``真实自我`的区分之后,“强迫自己做一件事情”就很好理解了。当`自我意识`想产生的想法与`真实自我`的状态不一致时,就可能导致我们脱离`真实自我`想要“强迫”自己去执行并不真正想做的事情。W所谓的“不自律”,就是`自我意识`认为自己应该去学习,而`真实自我`却想要去玩,并不想去学习,就形成了严重的内耗,即强迫失败。

这解释了为什么知行合一中的“知”与“行”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所谓的“知”,仅仅是`自我意识`对某件事情的认识,而“行”则是`真实自我`通过实际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后并在特定的处境下所表现出来的行动。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知道很多事情,但是真正要做到确实需要付出不小的成本的**也就是说,能不能做到做成一件事情,最终不是由`自我意识`说了算的,而是由`真实自我`决定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常说 **“聆听内心的声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解释了为什么知行合一中的“知”与“行”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所谓的“知”,仅仅是`自我意识`对某件事情的认识,而“行”则是`真实自我`通过实际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后并在特定的处境下所表现出来的行动。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知道很多事情,但是真正要做到却是需要付出不小的成本的**也就是说,能不能做到做成一件事情,最终不是由`自我意识`说了算的,而是由`真实自我`决定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常说 **“聆听内心的声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我意识``真实自我`的不协调,往往是诸多痛苦的根源。这是一种极具启发意义的内在冲突。人们一方面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自我`是什么样的,盲目追求自我实现,却处处碰壁;另一方面,即使了解自己的`真实自我`,也可能会对其产生厌恶,进而与自己产生内耗。例如开头提到的W同学,他的`真实自我`在当下的处境下并不擅长自律地学习,但他的`自我意识`却反复强迫自己一定要学习,要进步,要找到更好的工作,结果导致`自我意识`发现结果不如预期后感到困惑和痛苦。因此,我们要重视`自我意识``真实自我`的协调,从而避免内在冲突带来的错误和痛苦。

---

最后为了解决`自我意识``真实自我`之间的不一致,我认为可以从矛盾的两个主体分别入手。
1. 调整`自我意识`。这要求我们深刻自我反省,明确自己的本质和定位,从而对齐自我认知,实现自我和解,不再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避免行动与愿望背道而驰。例如,当W同学意识到自己在自控力和学习能力上的限制时,他应该调整自己的期望,合理安排娱乐和社交活动,并从当前的状况出发,通过如工作经验的积累、广泛的社交活动等其他途径来提升自己。
2. 调整`真实自我`。这要求我们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来积极塑造和提升`真实自我`,使其与我们的内心志向和抱负保持一致。例如,W同学可以通过练习一些提高自控力的方法,利用积极的反馈机制来培养自己对自律学习的喜爱(而不是一味地强迫自己)。
Expand Down

0 comments on commit 3cce92d

Please sign in to comment.